差異是資本主義,平等是社會主義。差異引發嫉妒和競爭,所以萬事發展進步;平等使人安逸,喪失做事動力,所以發展停滯緩慢。嫉妒有時會變成仇恨,平等隻會促發關愛。各有利弊,所以要找平衡點。 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結構就是資產階級和勞動階級,前者有資產,不勞動;後者隻勞動,無資產。在社會生活這樣兩極分化的情況下,差異引發強烈的嫉妒和競爭,人們用盡渾身解數,在社會分化的階梯上往上爬,發明各種東西,改善生產效率,挖空心思把事情辦得更好,少花錢,多辦事,掙了小錢還要掙大錢。而社會的各個領域就在無數個人的競爭心和競爭活動中飛速地向前發展,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
社會主義社會的結構是沒有什麽階級,最多隻能算是階層,每個人都沒有資產(有點消費資本,但是沒有生產資本),每個人都要勞動,即使企業領導也不是資本家,資本不是他的,他也要勞動,隻不過一般人是體力勞動,他們是腦力勞動,經營管理類勞動。在中國,人們分為幹部、工人、農民三個階層,但是幹部也都是腦力勞動者,而不是無所事事的資本家。由於沒有競爭,也沒有什麽能夠通過個人努力獲得(最多是一個勞動模範的稱號),所以人們的生活動力不足,社會和技術的發展處於緩慢停滯狀態。
從社會的和諧程度來說,過於強烈的差異對比容易引發羨慕嫉妒恨,引發社會動蕩,相對的平等才能使人情緒平穩,促進社會人群之間的相互關愛而不是仇恨。
正是由於兩種主義各有利弊,所以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在引進社會主義因素,比如全民福利和社會救濟;而經典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在引進資本主義因素,比如私有製和競爭機製。一個合理的社會應當是在兩種製度和兩種因素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正如直覺天才鄧小平所說的: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社會主義成分和資本主義成分之間的區別,也就像黑貓和白貓一樣,而非一個天使,一個魔鬼。而到底哪個好些,哪個壞些,哪個多些,哪個少些,衡量標準還是抓住老鼠,也就是老百姓得到實惠,吃到肉。
原文題目:嫉妒與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