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評紅十字會三伏天賑棉被:慈善知冷暖(轉)

(2014-07-21 00:31:49) 下一個

超強台風“威馬遜”過境之後,瓊粵桂三省區數十萬受災群眾在高溫炎熱、水電中斷的情況下等待應急救助,紅十字會總會調撥2000床棉被運往災區引起 爭議。廣東紅會有關人員稱,救災物資的需求由災區工作人員層層上報。有人質疑其做法不專業,災區幹部也表示,棉被現在不需要。對此,紅會回應稱:基於地方 需求,棉被用處廣。

 棉被風波:慈善要知“冷暖”

 是不是每次應急救災除了預案以外,還應該根據當地實際需求做一些調整?災難之後,災區附近省市的紅十字會是不是應該第一時間協調聯動,總會如何發揮統一協調的作用?

 在緊急救災的時候,一定要把眼光放到當下,盡快滿足災區民眾的基本生活要求才是第一要義。生活有了著落,當地的社會秩序才能盡快恢複正常,民眾的情緒才會穩定。

 紅十字救災有預案展示的是其專業性,但從預案到實施,這期間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顯然,紅十字會在展開救助前,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網絡優勢,如果 下麵報上的請求可能存在不合常理之處,應進一步核實。救災也好,做好事也好,不僅要有心,還要用心,用心就是讓工作人員走到一線,了解受災民眾需求再作出 決定,隻有二者具備,才能真正達到救災的目的。

 如何讓救災物資的作用最大化,提高救災效率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就算美國,也出現過救災混亂的局麵。因為這樣的深層原因,從“汶川地震”以來,每一次災 難救助總會凸顯各種爭論,這種爭論的根源既不是地方官吏所言,刁民錙銖必究寸紗不讓;也不是坊間所傳,紅十字等公益組織救災不當且不力,有貪腐之嫌。這種 爭執的根源更多來自救災的人道主義原則和救災組織好大喜功,不考慮實際操作而產生的衝突。2005年“卡特裏娜”颶風之後,美國政府也因為救災引發媒體的 批評,為此他們專門進行係統的調查,改進救災程序。而這點,我們顯然做得不夠。

 棉被風波之後,紅十字會又需要思考哪些問題呢?是不是每次應急救災除了預案以外,還應該根據當地實際需求做一些調整?災難之後,災區附近省市的紅十字會 是不是應該第一時間協調聯動,總會如何發揮統一協調的作用?除此之外,紅十字會還要考慮救災物資發放“撒花椒麵”的做法,這樣的做法雖然讓報表看上去很漂 亮,很短的時間內,救災物資覆蓋了足夠的村落,但實際上這些救災物資不僅不能發到災民的手中,而且會給基層幹部救災帶來巨大的麻煩。

 救災的時候不僅僅是救災物資要對路,物資數量也要對路,看到報道,紅十字會共計向海南、廣東、廣西700多萬災民發送家庭包5000個,不知道這 5000個家庭包一個村能分多少個?什麽時候才能發到村民的手裏?而這些問題,恐怕真的需要紅十字會用時間、用心來調查、來研究才能一點點地解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