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
1937年,僅26歲的父親頭發已開始稀疏,躊躇滿誌的他學成歸國,前程應是如錦。然而說來迷信,命相先生曾說過:他的鼻子稱謂“懸膽鼻”,一生可以走“鼻運”。但是三十年好運一氣嗬成。未曾想到還真是有些懸乎。
就是這一年,日本軍國主義國家機器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對中國進行了政治、經濟、文化方麵致命的破壞和掠奪,並慘無人道地殺害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中國人民從此陷入了深重的災難和痛苦的深淵。
國和家本是海外學子夢牽魂繞的地方,而今雖踏上了故土,在幾乎可以呼吸到的戰爭硝煙裏,人人終日惶惶,還家亦少了往常的歡趣。
緊張忙亂中父親舉家撤退到了江西省,立刻學以致用,做了大量從計劃到實際的戰時經濟管理工作,包括糧食、燃料在內的省內外貿易。
而後,父親及家人隨同疏散的學校撤離到大後方四川重慶。除了繼續教書,作為經濟學者,發表了許多有關戰時經濟、物價、糧價的文章。包括如何利用金融手段來控製糧價,打擊操縱糧價、囤積糧食的奸商;如何利用控製在政府手中的鹽來換取散在地主富農手中的餘糧,進一步控製調節糧食市場。
為了養家他還在建設局兼職。更多地擔當起做父親的職責,辛勞自不必細述。
八年在人類曆史上隻是一瞬間,而在政局激蕩,物價不穩、缺醫少藥、人心焦慮中分分秒秒都是煎熬……更不必說天上轟響的飛機,身旁飛竄的流彈,籠罩在生命隨時會被奪走的陰影中,人心無不被撕裂、滴血……
爺爺終未能等到勝利的那一天,在他五十九歲的那年即病故。最後的時日裏,他不時地念叨著陸遊的詩句“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然而禍不單行,不久八歲的長子“智”因一般感冒發燒用錯了藥又不幸夭折。
麵對國破家亡,喪父失子的現實,父親是何等的悲痛!
在這國難當頭,人人命運顛沛之時,普天下的中國老百姓又均是何等的悲哀!
1945年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軍,從諾曼底登陸開始了全麵反攻;美國在日本本土投下的原子彈重創了日本;蘇聯出兵東北……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共同打擊了軸心國聯盟下的德、日、意、法西斯政權,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勝利。
持續了八年的抗戰勝利了!在喧天的爆竹聲中,父親喜極生悲,顫聲告慰爺爺:今天是九州同喜同樂的日子,即家父生前所願所盼。願家父在天之靈與我們同慶!安息吧…
父親將回浙江大學任教,行前匆忙中的母親仍不忘去“智”的墳上抓回一把土,一絲哀痛已被人們歡樂的海洋所淹沒。離開重慶回到杭州剛想在太平的天空下舒口氣,國共內戰的烽火又四起……
最終以共產黨取得大陸政權的勝利、國民黨政府不得不撤退至台灣,真正結束了戰爭。
人民終於盼來了期待之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