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園

言平,旅美華人,老知青。熱愛文學,酷愛舞蹈,喜愛美美的一切。願與文學城眾多的有誌,有知,有智,有靈者交通。
正文

“適者生存”------母親篇

(2014-08-25 20:52:21) 下一個
奶奶和三個兒子及孫輩們


少奶奶的生活想來應是閑散和漫不經心的,然而卻令母親窒息,尤其是在父親赴英國留學之後。這個雖念過‘洋學堂’卻不曾帶來‘彩禮’的媳婦,必須終日麵對一個從童養媳終於熬成的婆婆。一個是涉世未深,滿是溫情的優雅少婦,一個是飽受磨難,有著怨憤從社會底層滾爬上來的悍辣婦人。

鍋碗瓢盆的瑣碎,正壓縮著少婦剛剛開啟了生命科學的心智;而這奶奶呢,曾經的屈辱和辛勞,
 挽不回的青春,憤恨,妒嫉,扭曲了她的心胸。。。硬是將自己過去的不幸去懲罰別人,以平衡自己狹隘無知的心理。

鬥大字不識一升的奶奶
, 卻會簡單地以自己的人生經曆去衡量,以最實用的換算在心裏掂量,叨叨碎碎的蹦出一句“你也就是我化二鬥大米買來的丫頭”。。。她濺著飛沫的閑言碎語,象閃著寒光的利劍紮在母親的心上。。。在那樣一個弱女子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社會裏,奶奶其實是一個深受其害的悲劇人物,但她確是在母親的心裏留下了最抹不去的陰影。

事出有因,婆家曾送米接濟,是因娘家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漸漸拮據困頓。母親唯有垂頭啞然,隱忍著無法言敘的酸痛。。。惶惶中,從五歲模糊的記憶中尋找著自己的父親,這個扔下一句不負責任的話,心如鐵石的父親。
當年,外公和外婆斷絕了聯係,是因外婆執意帶著二個美國出生的舅舅回國後。為此外公大不悅,他無法理解一個母親為思念家鄉和親生女兒而止不住發痛的心;他不能體諒自己太太的辛勞:除了生育照料三個孩子們和伺侯‘一家之主’,還要管另外二位留學生起居飲食以換取免費居住,這種長期的身心疲備對外婆來說是一種煎熬,實在需要回中國得一喘息的機會。 
外公挽留不住後, 競然說出:回去可以,別想我寄錢寄信!

當時以為隻是一時意氣的過激話,起碼作為父親沒有理由對孩子們不管不顧的。可這位‘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硬是在之後的十幾年裏片紙不見分文未寄。致使可憐的外婆在家道中落後,僅靠學了點裁剪縫紉, 跛著小腳,以勞力和淚水擔起了養家的重任; 致使母親柔弱的心也在屈辱的陰影裏顫抖,以沉默艱難地承托著可憐的自尊。

俗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盡管穿麽衣吃麽飯有著階層的區分, 卻道出舊時代女人隸屬於男人的傳統生活模式,女人“拋頭露麵”實為萬不得已。可就是在那世道下,以奶奶的原話,不知天高地厚的母親競“瞎搗鼓”要去美國檀香山教書。這‘大孽不道’行徑在家中掀起的波瀾可想而知。。。一切皆因表舅在檀香山得知母親處境,甚為同情,為母親費心謀得這一難得的機會。
夜靜了,母親的心翻江倒海般難以平靜。。。女人生命中作為支柱的兩男人,父親,流落異鄉美國,沒有音訊; 丈夫,遠在天涯---英國,鞭長莫及。

四分五裂的家,剪不斷理不清的幽怨思念,正撕裂著她的心,萬般鑽心地疼痛。。。一邊是邁出眼下窘境的新天地,自己的宿夢,盡管遙遠,卻象一道
陽光織熱著心;一邊是卸不了掙不脫的親情,作為母親的責任,冰冰冷冷的現實。。。清涼的月光照著已進入夢鄉的女兒。
想到會有一天,女兒醒來見不到媽媽,或許女兒將經曆如自己一樣的惡夢,淚如泉湧止不住抽泣,後來索性放聲痛哭。。。淚水洗刷去積壓的委曲,渲瀉了沉澱的鬱悶。。。良久,激烈掙紮著的心慢慢平靜下來,化為一聲輕輕的歎息。就在這樣一個尋常的秋夜,她做了一個極不尋常的決定---放棄去檀香山。
又一次重大的人生選擇。從九歲單純女孩第一次的無意識,到尚未成熟少婦的有意識,是對是錯,天知道!這決擇能否經得起時間考驗,或時代的考量,更無人知曉。
                       青年時的舅舅
 那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整個世界正發狂,戰爭陰雲密布全球,有多少被大洋大海隔開了的親人,同時在苦難暗淡的歲月裏掙紮盼望,心中默默彼此呼喚!

母親不曾想外公在美國恰遇上美國
1931年罕見的‘經濟大蕭條’,幾乎失去了所有的積蓄,精神幾近崩潰。。。

也無法預知,抗戰期在重慶,即將從上海交通大學輪機係畢業的二舅,象眾多的熱血青年一樣,為響應蔣委員長的‘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穿上了灰色軍裝將開赴前線。

可憐的外婆得知消息,一路汗水淋漓,淚水漣漣,顛簸著趕到臨江門外的江順大輪停靠碼頭,顫危危地踏著三百多級石階下到江邊,淚眼模糊看著剛剛長高長大的兒子,想到他將隨這艘大輪開拔上前線,這一去何時能歸來?。。。一時悲從中來,泣不成聲:兒嗬,。。。別人多是父親賺錢養大的,可你卻是母代父職,二十年來吃苦受罪養大的。。。你弟弟既從軍在先,現你定要從軍報國,我怎麽忍心再讓你一人遠行。。。那我就隻好跟你走,到軍中替你們縫縫補補。。。

或是外婆的悲情眼淚感動了上天,命運之神突然為他開啟了另一扇大門。為接收美製軍艦,二舅因他學輪機專業,幸運地被派往美國學習訓練;還想不到的是,費盡周折竟找到依舊孓然一身,離散了的外公和大舅。

父子見麵相擁數分鍾默無一語,離異十九年的辛酸思緒,何從談起。。。從二十二個月即與父親分手的二舅,此時已是敦厚有禮著上軍裝的留美學生,對於豪無怨言的兒子,外公心裏自是欣慰,愧疚,百感交集,希望能給兒子一點補償,可二舅說的是,僅求父親給可憐的媽寫一封信。父子的會麵點燃了家人重聚的希望。

母親更不曾想到,在已轉換了的家庭的概念中‘重聚希望’並不屬於她,然而她的餘生卻必須背上這沉重的‘海外關係’家庭包袱。
世事升沉不定,命運變換莫測,一個小小的願望---讀書;一個美好的願望---給女兒一個完整家,其代價,是閱盡人間悲歡,嚐盡世態炎涼。令人唏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蘋果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紫檀吧主' 的評論 :
謝謝鼓勵!很開心得到誇獎。
紫檀吧主 回複 悄悄話 你的文字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