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與文學好友的對話

(2016-10-20 03:17:54) 下一個

一,萬裏覓故知

微信群:我通過了你的朋友驗證要求,現在我們可以聊天了。

我:亦輝你好,

張亦輝:陶老師好,是新寧老師吧?

我: 是的,就是那個與你一起談文學作品的無奈“文人”。

張亦輝:很高興。

我:85年至今,多少年了。前幾天偶然讀到弟弟的大作感觸頗深。

張亦輝:謝謝鼓勵。

我:費了很多周折才找到你,很高興。我在新西蘭奧克蘭生活了20年,教幾個學生糊口,間或出門 

        走走,捎帶著寫幾個字。

張亦輝:我回杭州也快15年了。教物理嗎?

我:教物理、數學。我在新浪網有博客,老弟抽空看看,給哥哥一點批評。

張亦輝:哪裏,我去拜讀學習

我:博客代號5072687152,請賜教。

我:(門鈴響)學生來了,有空聊。

二,拋磚引玉

張亦輝:(幾小時後)讀了新寧兄的博文,印象最深的是你的生活狀態和熱情。透過那些       活潑有趣的文字,能夠感受到一顆依然年輕的心。

我:最近幾年才有心思遊山瀝水寫遊記,基本處於原生態水準。我不滿足於此,不甘心於    此。以後請老弟多多賜教,就像當年我們在一起時那樣。

張亦輝:新寧兄太客氣,多交流,互相鼓勵。

我:一定如此,但今天我倆的文學水平不在同一檔次,真心希望老弟能從文學上給予指    導,不但讀出好心情,更多的、更深層次感覺,望老弟幫我發掘出來。

張亦輝:(握手卡通)

我:兒子大了,馬上要去澳洲。這個月底我將參加奧克蘭馬拉鬆賽,假期將去國家公園走    大步道。

張亦輝:(大拇指卡通)孩子比我們重要,生活比文學重要。

我:文學可以滋潤生活、營養精神,讓路遇的每塊石頭、每株小草都生出靈氣。

張亦輝:活著,寫著,快樂著。

我:文學也可以讓我鬱悶,容我發泄隻是手法不太高明。讀自己以前的文字,有諸多浮   躁。我在學著曆練,下筆穩一點,實在一點,更生活化一點,更靈性一點。

張亦輝:(一枝卡通玫瑰)馬上開車回良渚,有空聊

我:OK,注意安全。

三,有感而發

我:(幾天以後)好想找個完整的時間,無幹擾的世界,和老弟好好聊聊。無意間讀      到“敘述的味道”。一下子被罕見的閱讀量,博古通今的“敘述”鎮住。讀了幾      遍,努力品味著其中的“味道”,挖空心思地想象著,此張亦輝是我認識的張亦輝    乎,是那個與我在足球場上流汗,在三尺單身宿舍品文章的幹瘦小夥。

張亦輝:哈哈,謝陶兄肯定。我現在是個胖老頭了。文章原發《人民文學》時就叫《敘      述》,轉來轉去有味道了。

我:努力尋找發現了照片,故斷定這個才華橫溢的家夥,正是我別過30多年的兄弟。我窮    盡辦法尋找,發出幾封EMAIL皆無回音,終於通過官方渠道找到了你。

張亦輝:兄的深情有可視感。

我:很少這麽認真地去找一個人,因為我已經走出孤獨的“味道”。是天意,是機緣,在    我需要幾滴水的時候,嘴唇觸到珍貴的露珠。別擾我,寫完了再評論。

我:2014年開始寫字,想把走過的山山水水記下來。沒有任何企圖,隻想寫,寫給明天的    自己。我堅信自己是個寫手,是個能把每次走過的草地寫出不同味道的天生之才。    未曾想一發不可收,2014年寫出108篇(平均3000字)文章,2015年66篇,2016年26    篇。伴隨著文字,不知不覺地走過了奧克蘭周邊的幾十座地區公園,幾百公裏步      道,爬上了北島的四座2000米以上雪山,驅車上萬公裏,遊曆了新西蘭南北島各個    角落。走著寫著突然發現自己膨脹、茫然、不知所措了,不再滿足簡單地敘述,幻    想著上一個台階,寫出點文化的味道。突然感到一個原生態寫手的尷尬,窮其所      能,仍擺脫不了中學生寫作文的水準,寫不出交心的山水真麵目,少了許多現場感    悟出的味道。於是乎我開始閱讀,開始吃補藥,努力地營養自己,想一夜間還原這    些味道。

我:(處理完瑣事)生活上遇到點麻煩,心境有了變化,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我:(接了保險公司的電話)餘秋雨曾經評論過趙本山,說他不該去進修,不該被學院派    束縛,他是被研究的對象,萬不能失去自己。秋雨是有道理的,本山學了別人就沒    有任何價值了,讓一個草民扮貴族,舉手投足破綻百出。秋雨是虛偽的,難道本山    就不該學一些標點符號的用法,文章段落的擇取等一些不被文人恥笑的基本功嗎,    君不見金庸也去戴博士帽了。

我:(回答了幾個學生的問題)我將有計劃的把老弟的文章讀一下,不為學習(因為學不    來),隻是欣賞。考試季過後我將開始新西蘭九大步道的行程,走進深山野林,采    幾株“藍瘦、香菇”回來煲湯,屆時請老弟嚐嚐。或許有點奢望,當下需要老弟品    鑒的文化大餐很多,不屑一碗清湯,但我還是希望老弟能讀我後續的文章,哪怕是    為了了解異域風情,為大餐後的消化。順便告知,新西蘭的林子裏真有藍色的精靈    草菇,珍稀(印在新西蘭鈔票上)、無人采摘(它屬於密林),有心人才得一見。

我:(接律師電話,房屋交割時間確定)我不想做土掉渣的“原生態”,也不可能寫出博    古通今的“味道”我要寫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老哥希望你來點實在的,最起碼把把    關,讓我不至於丟人現眼。也許有點過分,但兄弟情,來日一杯酒。

張亦輝:(幾小時後)陶兄,下午開會。會後到圖書館扛了些書回來。我以為陶兄熱愛生      活也衷情於文字寫下去當有所成。

我:但底子太薄,寫不出喜歡的效果。

張亦輝:其實寫作沒有什麽老師,更談不上什麽指點。從閱讀到寫作是唯一的路,必由之      路。

我:遇到一處坎兒,我渴望著能越過去,但不要灰頭土臉。我需要更大的進步,希望老弟    挑毛病。

張亦輝:我沒學過文學,研究生讀的是經濟專業。如果說現在能寫點東西,隻是因為喜愛      文學,迷戀文學近四十載的結果。

我:我也愛好文學,但沒有執著,最大的遺憾是閱讀量小。

張亦輝:我走到哪兒經常吹的牛是:生活中沒遇到比我讀書多的人。靜讀、細讀一些書會      有效果。

我:佩服你們這些家夥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還記得化學小魏嗎,他曾為我們背誦過林道靜    的情書。

張亦輝:沒有聯係,據說在美國。

我:弟妹哪裏高就。

張亦輝:一間保險公司中層領導,比我能幹,所以我才可能奢侈地喜愛文學。

我:那就好,讓你去討米,何以安心文學。

 

2016.10.19.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