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2015大溪地 TAHITI 遊記三

(2015-07-18 17:52:24) 下一個
 




1.尋找步道


2015.7.7.晴天,23到28度。


6:00起床,在早睡早起的大溪地已經算很奢侈了,商店開門及酒店提供早餐都是5:30開使。這裏沒有夜生活:商店5點關門,法文電視看不懂,WIFI信號很弱且不穩定,隻有早早睡覺。原來擔心酒店靠近機場會吵,睡了兩天才知道,要刻意祈盼,才能聽到飛機起落的樂音。最大的噪音來自冰箱和半夜雞叫。巴思凱的加微信請求“接受”不了(隻能EMAIL聯係),現在的處境幾乎是與外界失聯。老伴兒身體抱恙,嗓子發炎,雖然吃了傳說對嗓子有幫助的諾麗果依然不見好轉,今天隻能休息,索性奢侈地睡個懶覺。


7:30下樓吃早餐,依舊是每人一個餐盤,盛著一個牛角麵包,一個小法棒,一小瓶果醬和一小盒奶油。餐台上有泡早餐、水果罐頭、橙汁和牛奶,旁邊有自動咖啡機。飯後老伴兒感覺不錯,我提議走地圖上PK5(公裏)標注的步道。詢問接待處服務員步道入口,小姑娘一臉愁容,說很遠,路況複雜且沒有任何標識,一定要有當地人陪著才可以。她哪裏知道站在她麵前的是走山路的瘋子!我決定不管怎樣都要去看看,走!


8:30出門,頂著烈日按圖索驥,走到公路盡頭,發現這是個上準高速路的入口,沒有任何接近山邊的跡象,老伴兒體力不佳,精神頭也不好,不敢折騰,回。


10:00回家,無所事事。老伴兒說:咱倆這次自助行是不是個錯誤?我堅信沒有錯,既然不喜歡旅遊團那種節奏,就享受隨心所欲的自在。我提議到公車站等BUS,去PK18浮潛,酒店的接待員說去那裏的BUS每半小時一趟(與舊信息相悖),寧可信其有吧。來到車站,等一個原本就不靠譜的夢遊車,有點傻乎乎的感覺,但坐在車站總比躲在屋子裏有希望。


10幾分鍾後來一輛車,老伴兒拿著地圖給司機看,司機大媽說:你要等下一班橘色的車,我的車是粉色的。汽車開走了,老伴兒滿臉疑惑:


“你能看出來這台車哪裏有粉色嗎?”


“沒看出來。”


“那橘色的能看出來嗎?”


我不置可否。汗水悄悄地滲出胸口,慢慢地流下額頭和防曬霜攙和到一起侵入眼睛,不得不經常摘下眼鏡擦拭。路對麵的樹蔭下酣睡著一條野狗,上麵的台階上有幾隻啄食的野雞,野雞上麵是一麵廣告牌子,法文下標注一行英文,老伴兒眼睛一亮:


“看!這是一家租車公司!”


“是又怎樣,我不想開車。”


“你看,門口那三台摩托車!”


順著老伴兒的吆喝,視線越過野雞、野狗,三台三輪(前麵雙輪)摩托車安然地擺放在一棟小屋的門口,心裏豁然開朗。


走進租車公司大院,前台兩位小姐正忙,問一位門口刷車的大哥,很幸運他的英語很好!他進屋問裏麵漂亮的胖妹子,出來告訴我們還有一台沒租出去。能不能操控,想都沒想,“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25年前咱有騎嘉陵摩托的功底,當場就租了5天。每天租金35美元,相當於10公裏的出租車錢。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打現在起,我們“有腿”了。


這是一台雅馬哈MW125
TRICITY三輪輕便摩托,幾近全新(隻跑了700多公裏)在院子裏試了一下,很靈活,也很難駕馭,但勉強可以開走。心裏嘀咕著:滿街的小姑娘都開摩托亂竄,咱大老爺們,試一下無妨。


 


2.三輪摩托車


人哆哆嗦嗦,車晃晃悠悠地上路了,酒店的大坡路不敢兩人騎行,老伴兒先行走小路下山,在路邊等著,我一拱一拱地爬上坡,一頓一頓地放下山,默念著右側行駛、安全第一、遇車躲車、遇狗躲狗的口訣,從機場轉個大彎上了公路。第一個目標就是PK18海灘。


大溪地多了一景,兩個穿著醒目橘黃帶反光條馬甲的人(同修路工人一樣),騎著一輛標識著“RENT ME”的新款摩托(和奔馳、寶馬一樣罕見),以每小時20到30公裏的時速,帶著一個車隊前行。好在這裏的司機友善,知道你是遊客,是新手,超你時盡量躲遠遠的。趕上堵車更慘,開慢車是需要技巧的,實在控製不住就伸開兩腿,不時地用腳點地維持平衡。


自己長腿的好處馬上兌現,遇到想看的地方就進去轉一圈。路邊一家海濱度假村,門口的欄杆擋得住汽車擋不住我們,進去招搖一圈,感覺比我們的酒店好多了。出了渡假村下一個大坡,眼前出現大轉盤,這是個上準高速的樞紐。從地圖上看隻有一條簡單的環島公路,沒想到路況這麽複雜。我蒙頭蒙腦,老伴兒眼神不濟,兩個人都很緊張,稀裏糊塗地上了去帕皮提方向的高速。一看限速80公裏,當時就傻了,硬著頭皮加油門,車子跑到每小時60公裏,一個車齡不到20分鍾的莽漢,馱著一個不知道害怕,隻知道亂喊“慢點!慢點!”的傻婆娘,在高速路上跑了10分鍾,熬到下一個路口趕快溜下來。下了高速,鑽進了居民區,所看到的景象是實實在在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態,又有體查民情、深入敵後的感覺。


再次路過轉盤終於走上正路,可還是限速70公裏的高速。記得昨天坐巴思凱的車走的是小路,我就以為還有一條並行小路,遇到交流口再次下來,車子岔進一條進山的路,發現方向不對馬上下車打聽,得知正確方向馬上回頭,剛啟動就發現是單行線,轉身看見幾位路人正焦急地衝我們擺手。


回到高速路到下一個出口,如法炮製再次下來,路邊現一中餐館。老伴兒進去打聽,過了一會兒,一位台灣口音的哥們陪著老伴兒出來,寒暄後得知,這哥們是個比我資格還老的移民,來大溪地30年了。他很欣賞我們的小摩托,讚賞我們的膽量,告訴我們這種高速就這麽一段,最後都並到小路上。準確地說這是條“準高速公路。”


“不要怕,盡管開,這裏的警察很客氣,知道遊客什麽也不懂,不會找你們的麻煩。你們的車很好,可以跑任何路。”


他鄉遇同胞,恰似暑天痛飲酸梅湯,聽君一席話,勝讀30分鍾說明書。我擁抱了這哥們並盛情邀請他合影。


經過30分鍾魔鬼訓練,喝了一碗哥們的心靈雞湯,我像是換了個人,舵把子穩了,每小時30公裏成為常態,偶爾加速到60公裏也不再緊張,老伴兒也不大驚小怪,兩個人都踏實了。


車子穩當了,目標還要自己找。這裏是沒有地址的,不但景點沒有地址,住家也沒有門牌號,找人都是說在什麽油站、超市附近。所謂的PK18沒有任何標識,即使有也找不到。我們蒙登地闖進一處海灘(入口都是相似的院落),幾位大哥在樹蔭下喝酒,幾隻野狗四仰八叉地在睡覺,大公雞耷拉著翅膀,隨時準備進攻。到水邊看了一眼,有幾位戲水的小童,顯然不是我們要找的地方。我笨手笨腳地啟動車,一位閑坐的老哥主動搭訕,問我們去哪兒。老伴兒指著地圖上的位置,他看了看圖然後戴上頭盔,對我做了個“FOLLOW
ME”手勢。於是乎我緊隨老哥摩托跑了5分鍾,到達本次行程目的地。老哥的幫助並沒有止於泊車場,而是領著我們直奔海灘,指著眼前這片水域比劃,意思是這裏是最好的浮潛地。老伴兒非常感動,伸手欲拿手機給我倆照相,老哥誤以為掏錢,義正詞嚴地喊了一嗓子:“NO!”揚長而去。


看著老哥遠去的背影我若有所思:文明帶給人類物質進步的同時,是不是一定有人情的缺失?這般淳樸的民風,地球上還有多少地方可以不期而遇?但願這片土地永葆天堂般純潔,但願善良的人們得到更多地庇護。


 


3.神奇的水下世界


海灘上人很多,有組織的學生占了半個浴場。這裏沒有海灘救生員,學校老師用浮網欄出一片水域,孩子們盡情地在圈子裏戲耍。遠處草坪搭著一個臨時舞台,一群孩子聚在那裏,隨著DJ的煽動,不時發出陣陣刺耳的尖叫。隨著擴音器播出的歡快節奏,孩子們在不斷地蹦跳。這個島似乎被音樂浸著,每個人的細胞裏都有音符蟲子,隻要有機會,開口即唱,伸手、抬腳即舞。


今天的任務是試車試水。車子已經可以跑了,水下的情況又是如何?我裝扮整齊下了水。水至腹部,稍許感到涼,但一下子浸下去,內外暑氣全消,我舒展四臂,向久仰的珊瑚礁遊去。


好像是歡迎,又好像是為我引路,一條通身白色鎧甲且有黑色條紋的扁魚,與我若即若離,引我向深水處遊去。與想象的一樣,珊瑚都死了,雖然鈣化成了石頭,但仍然保持著生前的莊嚴:猶如一顆顆鹿角,輻射狀伸向四方;猶如開滿丁香花的樹冠,半圓形的冠頂點綴著星星一樣的白花;猶如噴湧而出的火山岩,形成一尊尊無棱角的石柱而且每棵柱子上都鬼斧神工地雕琢著許多立體的圖案;猶如沙漠中的仙人掌,一個個橢圓形巴掌圍繞著粗壯的底座。除了泡沫狀石柱呈硫磺般黃色外,其它的都是褐色、灰白色,加之長在上麵的一種硬硬的塔狀海草,有一種沙漠般的荒涼。自從斐濟小島見過活珊瑚後,多次去過南太平洋,再沒有見過活珊瑚的蹤跡,今天在珊瑚墓場憑吊,難免心中酸楚。


大大小小、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熱帶魚出現了,扁的、長的、藍的、黃的、白色帶條紋的、彩色的應有盡有。


回到岸上,我告訴老伴兒這是一個好地方,不次於LEFU ISLAND。老伴兒說:今天不早了,美味佳肴不該狼吞虎咽,好風光不能走馬觀花,明天早點來,於是乎,回程。


有了腿就可以得瑟,去超市買魚、買蛋、買啤酒、買水果。一種從未見過的,大姑姑鳥似地熱帶水果引起老伴兒注意,問旁邊的大媽,大媽說不了幾句英語,幹著急不知道說啥。她示意老伴兒嚐嚐再買,老伴兒很驚訝:還沒有買怎麽吃?她指著一個我們看不懂的牌子,告訴老伴兒可以嚐好了再買。盛情難卻,老伴兒掰開一隻允允果汁,又選幾隻放到籃子裏,一並拿到出口處稱量。但這種經營方式又讓我們眼界大開,這裏的東西價格不菲,但信譽標準更高!


晚餐不細敘,金槍魚片可勁吃,啤酒可勁造。


 


2015.7.18.於奧克蘭


 
 陽台遠眺
當地名花
租車公司的妹子
中餐館哥們
走錯了海灘
海灘怡情
白色鎧甲衛士
彩色鎧甲小王子
黃衣小生
試水歸來
生魚片
燒魚塊
大姑姑鳥
熱帶水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