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2015走在秋天十二,半程馬拉鬆賽訓練

(2015-05-20 13:06:37) 下一個
1.起死複生的計劃
2015.5.17.陰,有時雨。今天的任務:從ST HELIERS BAY起點界石出發,沿海濱公路走到位於女王碼頭的新西蘭海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外的終點界碑。往返20公裏,為參加5.24號亨特利半程馬拉鬆賽做準備。
去年奧克蘭馬拉鬆賽結束後,我就計劃參加今年三月的“奧克蘭環海灣賽”、五月的“亨特利半程馬拉鬆賽”、九月“北岸馬拉鬆賽”及十一月“奧克蘭國際馬拉鬆賽”四項賽事。3月8日,和老伴兒、FRIDA及小馬哥一家,參加了奧克蘭環海灣賽後,我就準備報亨特利賽事。老伴兒斷然否定,說披星戴月趕到104公裏外的賽場,已經疲憊不堪,怎麽可能再參加比賽。自己雖然不敢冒然堅持,但心裏始終惦記著那個令人神往的盛事。
    始於1981年的亨特利半程馬拉鬆賽(HUNTLY HALF MARATHON ),是新西蘭最大的半程馬拉鬆賽事,甚至被譽為新西蘭的“英超”(有點過)。由當年的540人參賽,已發展到現在的幾千人(2010年3000人)參賽。
早已報了名且不甘寂寞的ANGELA,臨賽前兩周又一次在群裏發起呼籲,望大家與她一起參加。雖然夥伴們因各種緣由拒絕,但我的心開始萌動。善於和人溝通的銷售經理,ANGELA一下子抓住要點,解除了老伴兒的疑慮:開賽在上午10點,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趕到現場,不必披星戴月,天亮出發就來得及。老伴兒出人意料地轉變了態度,我當即拿出家長風度拍板定案。隨後FRIDA、ELAINE也決定同往,加之原已報名的大徐、KATHLEEN及三位小朋友,我們又組織了一支浩浩蕩蕩的參賽隊伍。
時間很緊,隻有一個周末可以集中訓練,對第一次參加半程馬拉鬆賽的夥伴來說,無疑是個大的考驗。
 
2.熟悉的場地訓練
早晨7:30,三台車在ST HELIARS BAY海濱匯合,除了參賽訓練的六人外,不參賽的小姑娘ULRICA也來了。太熟悉這個地方了,起點是一塊不起眼的石頭,除了一座小橋及進入市區的一段不足百米的緩坡,全程都是平整的環海灣步道;除靠近市區,進入碼頭的幾處交通燈,全程10公裏幾乎暢通無阻。
7:35隊伍出發。參加完奧克蘭馬拉鬆賽,我就打譜拋棄比賽心態,心平氣和地玩馬拉鬆,所以我挎著重重的相機,與夥伴們邊走、邊聊、邊拍。
深秋的早晨,雖然太陽時不時的從雲縫裏露臉,但仍然感覺很冷(氣溫15度左右)。夥伴們加緊步伐,我把開車時挽的很高的袖管放下來,現在才意識到為什麽流行長袖口(按時髦的做法,此處應該放一個捂嘴樂的卡通小人)。海水很涼,遛狗的人都舍不得與愛寵玩水裏的追球遊戲。正值漲潮,微波蕩漾的海麵似一灣淨水,不足半尺高的海浪,象征性地拍撫著沙灘,沒有往日的低沉濤吼,隻有間歇的嘩嘩細水聲。遊向深海的泳者,在身後留下一圈圈橢圓水痕,皮劃艇蕩出的波紋足以讓海浪高長三分。
我走走停停,抓拍各種司空見慣卻細節不同的景色。不到一公裏,身體開始發熱,我把長袖衫脫下係在腰間,一隻手托著相機,一隻手自如地甩來甩去。秋高氣爽,精氣神十足,邁著每小時約六公裏步履,且行且忙不迭地迎和著路人送來的招呼。
兩公裏處的隊形:ANGELA、ELANIE在前,老伴兒、FRIDA隨後,KATHLEEN和ULRICA壓軸,我是隨隊記者,前前後後飄忽不定。正因為此,許多意外的信息不經意地飛到耳朵裏。孩子媽媽說教育是第一梯隊永遠的主題;參賽服裝的色澤搭配是第二梯隊某時段的焦點;商場上的智慧、生活中的為人、理想的定位……,K姨和ULRICA的對話,引起我極大的興趣。媽媽和青春期的女兒交流有困難,K姨卻能和青春期的ULRICA聊得如此熱絡,實在是讓她媽媽妒忌也讓她女兒妒忌。
四公裏處,水族館對麵有一段寬闊路麵,隊伍匯成一簇,討論的話題轉到對麵那家高檔海鮮餐廳,這個經營了30年的老字號,因稅務問題破產清盤。20年了,我們來過幾次,印象很深,兒子把這裏叫做“大鯊魚”。天空塔被濃雲裹住,市中心煙雨茫茫,港灣裏泊著一艘粉色的遊艇,或許它的主人正是大鯊魚的老板。
六公裏處的隊形:ANGELA、ELANIE在前;KATHLEEN、ULRICA的政治經濟的熱烈討論緊隨其後;老伴兒、FRIDA因整理內務而落在後麵。
八公裏處,天上飄下細雨,第一梯隊突然折回。ANGELA認為CITY下雨,我們不必過去湊熱鬧了。老伴兒問清楚緣由,告訴她們必需走到界碑。雨下大了,我用外衣把相機護住,看雨勢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隻好借ELAINE的背包把相機裝起。
十三公裏處隊形:ANGELA、老伴兒、ELANIE為第一梯隊;FRIDA和我在第二梯隊;KATHLEEN、ULRICA為第三梯隊。FRIDA因為喝咖啡掉隊,看著漫漫長途,她有些吃不住勁了,幾次和我商量能不能等在路邊讓車來接,我用對付FRANK的方法告訴她,堅持一下,轉過前麵海角就到了。
一個海角,又一個海角過去了,目的地還沒有到,FRIDA的臉色有些不對勁。為分散注意力,我和她討論這篇遊記該如何落筆,她說這鬼地方寫過多少遍了,還能寫出花樣來,“I服了U”。
的確如此,這地方太熟了,為了練馬拉鬆,在這裏留下了幾百公裏足跡,灑下了幾公斤的汗水,記錄了幾萬字的回憶。熟悉每一塊釘在路上的標牌,每一尊港灣海角的石頭,甚至於熟悉每個路人的微笑、每朵浪花的姿采。我不得不捫心自問,總是這麽寫究竟為了什麽?就文章本身的文學含量、知識含量及付出的心血而言,似乎早已超出“寫給明天的自己”這個最初擬定的目標,現在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一種慣性,每周用兩天時間整理照片,兩天時間寫遊記似乎已成定規,把文章發在朋友圈、QQ空間、FACEBOOK、文學城、新浪網,在相對固定的讀者氛圍裏,與夥伴們共享心得。寫字人不打誑語,但可以肯定的是,明天與我一起讀文章,回憶片段的,絕非孤家寡人。
想多了走神,忘了身邊疲憊不堪的夥伴,FRIDA已被我的情緒感染,不再堅持己見,而是電話“鼓勵”第三梯隊,讓她們走不動了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11:15回到終點,第一次走20公裏的老伴兒、FRIDA、KATHLEEN、ELAINE及12歲的URLICA,都表現的相當出色,比我們的第一次馬拉鬆訓練,好出許多。
   
3.四色餃子宴
下午5:00,夥伴們在我家聚餐,為彰顯特色,我用不同的蔬菜汁和出不同色彩的麵,以魚、肉、蛋、菜調出四種餡,夥伴們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喝酒、瘋鬧、吟詩、唱歌,不亦樂乎。
一時興起,把一首尚不成熟的歌詞端出,小馬哥深情吟誦,我被他感動了:
 
兒子
上輩子你是我的債主
你來了
小屋灑滿童子尿香、腐朽奶氣
夜半哭聲
斷我夢裏的酒局
 
兒子
上輩子你是我的玩伴
你來了
我們山坡撒野、雨天和泥
衣服髒了
一起被媽媽修理
 
兒子
上輩子你是我的對手
你來了
我多了許多粗暴、脾氣乖戾
教東教西
唯獨教不了你
 
兒子
上輩子你是我的師長
你來了
我不在事事先哲、處處明理
教會下棋
我卻贏不了你
 
兒子
上輩子你是我的摯友
你來了
看球賽不再孤獨、不再慪氣
每逢周末
都盼著能見到你
 
  2015.5.19.於奧克蘭
步道起點
海灣步道
清晨泳者
快樂小夥伴
步道彎彎
一灣淨水
海濱草坪
滑板剪影
滑板教練
粉色遊艇
碧波蕩漾
談心交友
烏雲遮日
魅力沙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