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2015走在秋天三,金礦峽穀 ATHENREE GORGE

(2015-03-27 21:36:52) 下一個
1. “101”必去的地方
        2015.3.22.晴,有時陰。今年的野外活動很隨性,沒有具體的計劃、確切的目標,走一次算一次。南劈哈歸來,二哥從友群獲得信息:奧克蘭西南134公裏,有一座著名的金礦峽穀,那裏有百年前煉金廠房;有新西蘭前50名的縱橫步道網;有嵌在石壁上的崖路、穿透山腹的巷道、清澈的小河及喧囂的瀑布。另外,到峽穀徒步,是101個新西蘭人必做的事情之一,那裏有我多年前留下的足跡,腦海裏有刻錄下的美好記憶。
我立馬給出積極回應,老伴兒即刻上網查詢,訂好出行計劃。誰知二哥得寸進尺,竟然要求到那邊住一宿。這有點難辦,出門過夜不是過家家,需要提前做好多準備,需要計劃好每一個細節。我以工作繁忙為由拒絕,二哥無奈,拉走幾個誌同道合的夥伴,順便把我曾贈予他的“老財”雅號,轉送於我。
21日下午,二哥、二嫂、阿香、茜及DANIS五人先行出發,住距離峽穀8公裏遠的懷希小鎮,約好了第二天上午9:00,在金礦峽穀會麵。
22日早7:30,從FRIDA位於市內的公寓出發,這是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公寓泊車場換車,因為公寓已經更換了主人。
上路不久,LANNY要上廁所,我問她能不能堅持一會兒,她說可以。10分鍾後,在1號高速公路上唯一的服務區停下車。孩子上廁所,老伴兒和FRIDA去買咖啡。上廁所的回來好久,買咖啡的卻遲遲不歸。後來得知,店主老太太把咖啡做錯了,不給重做還強詞奪理,竟然說:
“我重複過,你們是要這種咖啡。”
“我也重複過,我們要的是那種咖啡。”老伴兒有點不高興,老太太不情願地重做了咖啡,也為新西蘭服務業曆史,留下了一個墨點。在新西蘭生活了近20年,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走1號高速轉2號國道,9:00左右到達汽水小鎮派羅瓦,一走、一過、一查,對小鎮有了大致的了解。
派羅瓦(PAEROA),位於科羅曼多半島腳下,WAIHOU和OHINEMURI河畔,人口3900。
2012年,小鎮在全國70個參賽城鎮中脫穎而出,獲“新西蘭年度榮譽社區”稱號。沒深入了解,不知道小鎮天人合一、處世和諧的真實內涵,但以新西蘭人的特異感應,能嗅出空氣中漂浮著愛的味道;能讀出人們臉上蕩漾的溫情符號。
派羅瓦人,喜歡將自己稱作為“新西蘭古都”,所以這裏有許多古香古色的古玩商店。
派羅瓦人,喜歡將自己稱為“L&P之都”,誕生於1904年的新西蘭本土飲料,派羅瓦檸檬汁(L&P),就產自這裏。雖然它已是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品牌,雖然生產流水線已不在當地,但小鎮人仍然將L&P的標誌性廣告瓶子,永久地矗立在小鎮中心。 
 
2.暢遊金礦峽穀
 9:35,抵達金礦峽穀停車場,這裏是奧希尼穆裏河(OHINEMURI RIVER)、維塔惠塔河(WEITAWHETA RIVER)的相遇點,也是懷希峽穀和卡朗格哈克峽穀的交匯處。我們是16人隊伍中的最後一車。稍事休整,集體合影後,一行人沿吊橋走過奧希尼穆裏河,在舊金礦遺址廣場玩了一陣,小夥伴們紛紛在礦工模型的肩膀上,探出自己的腦袋照相。經過另一座吊橋過了維塔惠塔河。遇到一個岔路口,一條路是上山,沿山腰金礦鐵路,走廢棄巷道,沿卡朗格哈克峽穀左翼前行,在一公裏處沿吊橋回到峽穀右翼。另一條路是沿奧希尼穆裏河向上遊走,在1000米處走鐵路橋,經過千米長隧道沿河轉回來。兩個環路都在今天的計劃內,老伴兒征求我的意見,我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幾年前沒有走過的大隧道環路。
溯河而上,也是索峽穀而行,我們爬著陡坡,伴著原生林向前走;峽穀彼岸2號國道援千仞峭壁,攜湍湍溪流,蜿蜒隱入峽穀深處。不時有汽車駛過,呼嘯伴著流水、風濤、人聲,在群山腹中中震蕩、回響。
知道今天的路沒有什麽挑戰,我一身輕裝,隻穿了溯溪鞋。很顯然,今天的運動量不夠,我又盯上了FRANK,上一次帶他下懸崖,他對自己的表現十分滿意,今天他也希望我給他再來點刺激。我倆開始跑步,到隊伍前給每個經過的夥伴拍照,落到隊尾再跑到隊前。號稱是“隨隊記者”,號稱是“海豹突擊隊員”訓練,一切借口都是為了消耗體能,“折磨”FRANK。
走到鐵路橋,又是一個岔道:過橋可以直接進隧道,沿河道繼續走就是看瀑布。我們把看瀑布留在了最後。
1979年,鐵路線關閉,橋和隧道都演變成旅遊資源。借著我給FRANK戴上的頭燈,看著洞壁上留下的鑿痕,我仿佛完成了穿越,看到了百年前頗具規模的“采金”壯景。我給FRANK解釋,這裏的金礦不是找金塊,也不是淘沙金,而是挖含金量大的石頭,然後粉碎、析取。當時粉碎的工作由蒸汽動力的巨型粉碎機完成,震耳欲聾的聲響能傳至10公裏外。火車把礦石源源運到粉碎工場,然後經過選礦、粉碎、水洗、析取等手段,才能得到純金。
10:30,走完成隧道環路,回到兩河交匯處,開始第二個環路。沿著奧希尼穆裏河右岸,向卡朗格哈克峽穀深處走,我依然帶著FRANK跑步,小家夥已經跑不動了,我拖著他,以海豹突擊隊訓練為由鼓勵他。所謂的路,是在懸崖上摳出來的凹槽,要知道含金量高的石英石,比一般石頭要硬許多,依當時的手段鑿出這樣的路,其難度可想而知。
沿著石壁前行五六百米,往前走的路被封死了,隻能過吊橋到河對岸走窗口隧道。所謂窗口隧道,就是在山腰隧道中,開出幾個觀景窗口,站在窗口平台倚欄憑眺,對岸的石槽小路、鋼索吊橋、潺潺小溪、幽深峽穀,仿佛在你麵前打開一幅塵封的畫卷。沿著隧道向前,出現兩條岔道,二嫂問我走哪條,我隨意說左邊,結果走不多遠到了盡頭。二嫂說我刻意領錯路,結果第二條岔路也不通,根本就是兩條死巷。無奈何,隻能回轉,幾年時間,這裏也是麵目全非,原來的環路不在,現在隻能分開各走各路了。
11:20,再次回到峽穀口,重走一段河畔小路,在鐵路橋處分岔,走向3.5公裏外的瀑布。 
LANNY和她的小夥伴ULRICA累了,不想再走,找了好多理由,最後被媽媽狠狠地訓斥了一頓,才不情願地繼續向前。過了鐵路橋不遠,出現一條小岔路,指出600米外有一個瀑布,老伴兒說這是贈送的,不看白不看,於是乎大家轉向岔路。LANNY和ULRICA得到媽媽允許,可以不看贈品,繼續前行。我們走到贈品近前,發現20多米高的懸崖上,小孩撒尿似的噴出幾個水滴,夥伴們一笑了之,這樣的窘境以前也遇到過。
我惦記著LANNY她們,出了小路,領著FRANK就跑,小家夥累了,不想動了,我說海豹突擊隊應該去保護姐姐,他才來了勁,但跑了一會兒真跑不動了,隻好讓他停下來等媽媽。
10分鍾後,終於追上了兩位小姐,她們目前的最大願望是不想再走回頭路,希望我能開車來接她們,我很幹脆的答應了。於是乎,有了如下的對白:
“年度最佳老師的稱號,就是您的了,”LANNY說;
“榮幸之至,看完瀑布,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回去取車。”我有點情不自禁。
“千萬別讓我們的媽媽得知這筆交易,否則,她們就不讓我倆來走路了。”LANNY機智地把自己和夥伴綁在一起。
“沒事,走路是我策劃的,她們若有異議,下次不帶她們。”我信誓旦旦地保證。
“尊敬的老師,現在我們為您頒發終身成就獎。”ULRICA更能忽悠。
“老師,您的許諾意義不大,因為我們的媽媽,一句話就可以把您否定。”LANNY說的輕描淡寫。
“不可能,我的威望,足以讓她們怯三分。”我又加上強調的手勢。
“老師,在生物界,隻有人類的雌性比雄性漂亮,所以男人可以管理世界,卻不能管理女人。”LANNY煞有介事地歎了口氣。
“豈有此理,漂亮和智慧不能同日而語。再說,你們不能曲解媽媽的用意,要理解媽媽的愛,我跑來陪你們,正是媽媽的意思。”我想替媽媽們開脫。
“間諜!”一個聲音說,
“拉出去砍了!”另一個聲音馬上附和。在兩個小姑娘麵前,我無言以對。
12:50,走到瀑布,一河溪水分成三股,沿10幾米寬,20幾米高的球麵型懸崖,奔瀉而下,磅礴之勢、朦朧之美,令人驚豔。懸崖的腳下,有一灣深潭,屬龍的二哥躍躍欲試,想下去探探秋水的溫暖。時間不夠,也沒得到響應,隻好作罷。這裏老伴兒該留下側平板支撐的靚影,但我忘記提醒,不知後來有沒有補上。
峰回路轉,小姑娘們不必煞費心機,二哥早有安排,他讓二嫂開了一台車過來,看完瀑布,幾位司機隨車返回,駕車載人,各奔東西。
 
3.參觀露天礦坑
1:30,與二哥一行分手,他們洗溫泉,我們去參觀懷希小鎮。
懷希(WAIHI)小鎮,坐落於克羅曼多半島(COROMANDEL PENINSULA)的最南端,豐盛灣最的西邊(BAY OF PLENTY),人口4503,因采金的曆史和現實而聞名遐邇。  
1878年,這裏發現了金礦,小鎮隨著采金活動的開展,當時成為全新西蘭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其城鎮規模一度超過了HAMILTON。與其它克羅曼多小鎮相比,這裏的金礦不僅僅是曆史,現在仍然有正在開采的金礦,金、銀生產業仍然支撐著小鎮經濟。
    1952年,MARTHA金礦宣布關閉,這家實力雄厚的企業,共計產出560萬盎司(174,160公斤)的黃金和3,840萬盎司(1,193,180公斤)的白銀,MARTHA的山體內挖掘了總長約160公裏的隧道。采礦停止的原因,不是因為礦脈枯竭,而是金價低迷、人力資源的缺乏以及不斷提高的成本。     
1987年,金礦得以重新開工,並保持著年產10萬盎司黃金和70萬盎司白銀的水準。年初繞行全島時曾經走過這裏,沒有停留,隻記下了匆匆幾筆。
1:40,來到小鎮著名的露天金礦坑,看著直徑約一公裏,深度近600米的天坑,與價值150萬美元,最大載重100頓,車輪比人還要高的礦石車合影,有點時空錯位的感覺。
6:00,FRIDA在奧克蘭一間中餐館,請大家吃喝一頓。
 
2015.3.27.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