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6000公裏環島遊:第二十天,羅托魯阿到陶朗加 ROTORUA-TAURANGA

(2015-01-29 15:07:48) 下一個
1.再訪紅樹林
2015.1.2.晴天。早晨8:00離開旅店,再訪羅托魯阿紅樹林,這是我每次必到的地方,每次來都有新的感受。
一大早幾乎沒有遊客,隻有當地晨練的人在林子裏出沒。沒有太多時間,我們選擇了半小時的紅色線路。林子裏有些陰冷,陽光努力地透過密密的葉,灑成一縷縷的線。空氣有點濕潤,聞起來似乎有些甜,這正是森林的味道我的摯愛。
在原生態森林裏,各種植物混雜,各取自己的生存空間。茅草、灌木、蕨類、貝殼杉,按高矮分布,縱向把空間切割成一層層台階。不分層次隨意生長的,是那些喜歡潮濕的苔蘚,地麵、岩石、樹枝、樹幹,都寄生著厚厚的白綠色的、表麵幹涸但生命力極強的苔蘚。把各個層次鏈接在一起的,是那見杆就爬的藤蔓,從地麵開始,纏繞到大樹的頂端。
在人工培育的紅樹林裏,這些來自加利福尼亞的杉樹,帶來了外埠的霸氣,兄弟間等間距隔離,橫向很少支岔,隻是一個勁的往高裏長,在最高處攜手言歡。深入土裏十幾米,盤根錯節,須根相連,地麵也用腐枝落葉覆蓋,形成一層厚厚的紅植被,足以窒息它樹的生存。所以林子裏很寬敞,很幹淨,沒有雜草雜樹,走在紅樹皮鋪就的空蕩蕩的路上,猶如大明星走紅地毯。
新西蘭很少為名人樹碑立傳,但一些小人物卻往往獲得殊榮,我發現一棵96歲的大樹,名叫MARY,為紀念世界上第一個拿到林學專業畢業,在這個林區工作了10年的女性。所有記載,都刻在大樹前的一塊小石碑上。
林子裏有一片小濕地,小溪似靜靜水灣,看不出它在流淌,溪水的透射率、反射率相當,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溪底長滿白毛的樹枝、石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樹的影子,剪裁好的照片,物象難辨,我自己都糊塗了。
我徘徊在林子裏,努力尋找更好的角度,想拍一棵完整的樹,但很難。樹太高,仰角不夠,光線太暗,拍不出效果,更重要的是,我著急如廁,匆匆跑了出來。
 
2.小鎮深度遊
   9:50,在5號公路拐上岔道,再往前走3公裏,來到一處藍莓園。這是藍莓收獲的季節,我們想自己去樹上摘果子。接待處隻有一位奶奶,她說這裏沒有采摘的業務,隻能買鮮果或果汁。老奶奶介紹說這裏的果汁是最純的,有特殊功效。老伴兒說最純的果汁應該是冷軋的,奶奶機智幽默地回答:這是我們的商業機密。
買了藍莓到外麵農場參觀,緊挨著藍莓園是一片牧場,成群的羊正在轉場,頭一回發現,這些家夥在沒有牧羊犬驅使的情況下,自己從一個場地跑到另一個場地。一隻調皮的家夥把腦袋卡在刪欄的縫隙裏,進退不得,夥伴們也幫不上忙,在它旁邊‘咩、咩’幾聲以示聲援後,紛紛離去。隻留下它,孤單單地‘咩、咩’。老伴兒急忙跑到屋裏告訴奶奶,奶奶穿著高跟鞋,繞到很遠的刪欄門前,一邊朝這邊走,一邊嘮嘮叨叨:
“就你本事大,有點空就想往外鑽。”
奶奶剛剛靠近前還沒施以援手,這家夥似乎見到親人勇氣倍增,一個機靈自己拔出了腦袋。
“去那邊,去那邊。”奶奶比劃著、喊著,那家夥蒙頭蒙腦,原地轉了兩圈找自己的夥伴去了。
10:30,由5號公路轉28號再轉24公路,到馬塔馬塔(MATAMATA),三姐、四姐要去參觀霍比屯。我們在咖啡館喝了咖啡,然後,按著信息中心大姐的指引,拿著聯絡圖,走上了小鎮的腹地,‘百年紀念大街’(CENTENNIAL DRIVE)。這是一條百年前穿過小鎮的主幹線,後來修了新路,小鎮人別出心裁,沿著老路修了一個花園,在花園裏走走,除了感覺百年建築的滄桑,更多的是各種花草樹木帶來的清新。園子裏有打盹的老人,有推嬰兒車遛彎的媽媽,有茫然不知,拿著聯絡圖亂跑的遊客。
走著走著,路被新街區隔斷了,我們對著聯絡圖挨街尋找,無意間發現一棟哥特式建築,在奧克蘭也許不起眼,但在這荒郊小鎮,百年前有如此大手筆,絕不是一般人家。從新找到老路,沿著它把小鎮走了一圈。我喜歡這個因魔戒和霍比特人而名揚世界的小鎮。
提到魔戒和霍比特人,人們自然會聯想到新西蘭。而這一切又都仰賴大導演皮特·傑克遜。皮特成就了新西蘭電影產業,成就了霍比特小鎮。但小鎮人沒有張揚,沒有沿街擺起各種小攤,兜售廉價的紀念品。人們始終那麽安閑,此刻的小鎮仍是一灣靜水,清澈見底,無波無瀾。
2:30,三姐、四姐回來,我們啟程,走24號傳9號,再轉2號公路,奔今天的目的地,陶朗加。
  
3.克服恐懼
    4:00,到陶朗加。陶朗加(TAURANGA),我把她戲稱為‘陶郎家’。她是豐盛灣最大的城市,是新西蘭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陶朗加有繁忙的港口,有吸引人的美麗的景點,麥克拉倫瀑布(MCLAREN FALLS)、凱麥馬馬庫森林公園(KAIMAI MAMAKU CONSERVATION PARK)、普基托基劇院遺址,更讓我動心的是納塔普瓦伊奧托步道(NGA TAPUWAE O TOI),這條起訖於法卡塔尼(WHAKATANE),全長 16 公裏的步道將帶你穿越山崖、古老毛利要塞遺址、鳥類棲息地、遙遠的海灣與波胡圖卡樹森林。
今天落宿退伍軍人俱樂部,說起來我還是奧克蘭區會員。先到購物中心,我買了電話流量,她們逛了許多店。
5:30,來到海邊,今天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再訪芒格努伊山(MOUNT MAUGANUI)。當年老伴兒腳受傷後,相當一段時間出現了恐高的症狀。當時在西區水庫大壩,不敢往下看,不敢往上爬,走到芒格努伊山的懸崖小路,不敢往前走。前兩個障礙在小夥伴們的陪伴下,重新走一遍,順利克服,為此我還寫了一個話劇本。今天再次訪問陶朗加,重走懸崖路,徹底解脫恐高魔咒。
在新西蘭,很少見到這麽多人的海灘,在離海灘很遠的地方停下車,沿著海岸向前走。木質的海濱走廊,遊人摩肩接踵,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映入眼簾。應該是個阿兵哥,一身迷彩裝扮,肩負一個大大的背包,長衣長褲再穿一雙軍用靴子。在夏日的烈陽下,急匆匆地向山上走去。老伴兒不認為他是阿兵哥,說軍人訓練不應該獨立活動,另外從著裝上看沒有軍人的風紀。說不清楚,反正他是如此不同,令人震撼。
沙灘上曬太陽、玩球的,海裏麵遊泳、滑水、玩帆板的,感覺好像不是人煙稀少的新西蘭。
三姐、四姐累了,不想爬山,她們在山下等,我們上了山,走在懸崖小路上,老伴兒沒有絲毫不適,在當初不敢走的地段,擺出許多POSS。
在山上又遇到阿兵哥,好像有兩個普通打扮的人陪著他,估計他的裝備不低於40公斤,自己訓練,確實有點不可思議。
在山頂360度鳥瞰陶朗加,規模宏大的港口,密密麻麻的小房子,綿延幾十公裏的金黃沙灘,深邃的海,透亮的天,蔥綠的山,忙於各種遊戲的人。
回來的路上,再走一次懸崖小路,這回不但不害怕,一個令人吃驚的畫麵,刺激的老伴兒從此不言恐高。20多米高的垂直石壁上,坐著一個頭戴貝雷帽,腰纏登山繩小夥子,一條垂繩的下麵,他的女友正躍躍欲試,準備攀登。
裏程表讀數:4552公裏。
 
2015.1.28.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