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6000公裏環島遊:第十三天,瓦納卡到弗朗茲﹒約瑟夫冰河 WANAKA-FRANZ JOSEF

(2015-01-23 13:18:11) 下一個
1.山湖頌
2014.12.26.晴天。9:00離開瓦納卡小鎮,沿6號公路北上。今天要經過瑪卡羅拉,哈斯特關,沿當年毛利人西行找綠玉的路線,穿過阿斯伯林山國家公園到西海岸,然後繼續北上進入西部泰普提尼國家公園,最後經福克斯冰川到弗朗茲﹒約瑟夫冰河。全程約300公裏,均為無人區。
9:50,遇到一個大湖,10年前經過這一帶的印象就是湖多、湖美,今年更是如此,每每經過大湖,都是興奮不已,景色依舊,重走仍然震撼。
南島西南部海拔200多米的峽穀高原,分布著平均麵積200多平方公裏,平均深度300多米的五個大湖,西行北上500多公裏,我們幾乎天天玩在大湖邊,睡在大湖畔。
今天遇到的大湖是哈威亞湖(LAKE HAWEA),麵積141平方公裏,湖麵海拔高度為348米,最深處達392米。原為峽穀,因出口被塌方堵住而成堰塞湖。由納亨特(HUNTER)等河流注入,由克盧薩(CLUTHA)河、哈韋 (HAWEA) 河流出,1958年修建大壩發電,將湖麵提升20米。
在大湖的幾個瞭望點徘徊了許久,依依不舍的離開,轉過山腳爬上一座高坡,站在製高點岬口,看到腳下又出現一座湛藍的大湖。後來得知,我們看到的是瓦納卡北湖,與哈威亞湖毗鄰,被一塊名為頸項(NECK)的銀白色山坡分隔,兩湖水麵高差48米。
我站在岬口,俯瞰大湖,浮想聯翩:
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覆蓋整個南島西南部的冰山,那是個極為寒冷的冰河代,巨冰肆意成長,覆蓋了高原,凍住了海岸。它肆意地漲啊漲,高原被漲開無數個深穀;它肆意地長啊長,渾然一體海岸,被撕成一道道深淵。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開始變暖,冰山慢慢消融,漫天的水填就了一座座湛藍大湖,撕裂的海岸出現了一條條魅力峽灣。
在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個保持著綠色和藍色,富庶的新西蘭,富庶的可以和美國大哥比肩。
今天,她依然是那個保持著綠色和藍色,富庶的新西蘭,但已不能和集全人類智慧發展的美國比財富,不能和沙漠下挖出褐色金子的海灣比金錢,甚至於落在了不惜一切代價求發展的亞洲國家後麵。
在很久以後,她還是那個保持著綠色和藍色,富庶的新西蘭,但地球的石油資源枯竭,沙漠再次幹涸,亞洲人口爆滿,所有強權的目光,都緊盯著水資源。
在很久、很久以後,她還是那個保持著綠色和藍色,富庶的新西蘭,沙哈拉沙漠被煉成了金子,非洲草原的角馬,在幹涸的河道裏,搶食著最後的河馬幹,霧霾下的亞洲迷失了白天。
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後,霧霾籠罩著整個地球,南極上空會有那麽一個空洞?她還能是那個保持著綠色和藍色,富庶的新西蘭?
我是個學理的人,依傳統不該有詩人般的多愁善感,但此時此刻,麵對此情此景,誰都不會無動於衷。
據說這一帶有一個著名的“乳罩刪欄” (BRA FENCE),係惡作劇的女士們,將內衣褪下係在路邊農場的刪欄上。先前不知道,當時沒見到,後來也沒特意去找。
   
2.藍水謠
   沿著瓦納卡湖邊公路北上,然後離開大湖,來到了瑪卡羅拉河穀(MAKARORA VALLEY)。路過瑪卡羅拉(MAKARORA)小鎮時沒有停車,按照四姐的說法,幾棟房子的小街,隻能算做小村子。但這裏的象征意義頗深,它是穿越阿斯伯林山國家公園(MT ASPIRING NATIONAL PARK)西行路段的起點,從現在開始,我們將哼唱一曲來自雪山冰河的藍水謠。
    11:00,來到藍灣(BLUE POOL)起點的泊車場。一進步道就遭到飛蟲的襲擊,趕緊往裸露的腿上、胳膊上噴了防蚊藥水,繼續向原始森林走去。
  從起點到藍灣的步道長1.5公裏,來回30分鍾。我們一路走過了兩座吊橋,兩條小河,瑪卡羅拉河(MAKARORA RIVER),和她的支流藍河(BLUE RIVER)。
在藍河的吊橋上,可以看到橋下麵由小河灣構成的藍灣。顧名思義,藍灣的水是藍色的,隻是這裏的藍像水晶一樣剔透。這些來自雪山冰河的溪水,保持著分子水平的純淨,透射率之高,反射層之深,都是一般淨水所達不到的,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藍。
在清澈湛藍的池水邊,滋生著一種黑色的小蟲,東北林區也有這種東西,俗稱“小咬”。看不清它的嬌容,落到皮膚上就是一個芝麻大小的黑點,驅不走趕不散,比蚊子賴皮如跳蚤般貪婪,衝破防蚊藥水,黏在皮膚上。唯一的辦法就是拍,但黑點拂去之後,腿肚上留下了幾十個紅點,不足10平方厘米的手背,按伯努利分布泛起了7個紅斑。
風景雖然美妙可小咬的攻擊實在抵擋不住,匆匆照了幾張照片落荒而逃,穿戴整齊嚴實的三姐和四姐就從容不迫,還走到橋下水邊擺著各種姿勢照相。
11:30開始進山,天也變了臉。大片的烏雲彌漫山穀,高山上的雪帶,在雲隙間時隱時現。車子開始爬坡,彎路很多很急,有近乎180度,限速低於20公裏的急彎。
“開慢點,開慢點,”
老伴兒的嘮叨不足為奇,但汽車沒有備胎(皇後鎮爆胎後,找不到上班的修車廠),確實讓我手心出汗,在大山裏,在無人區出了事,可真不是開玩笑的。
12:00,為參觀扇尾鴿(FANTAIL FALLS)雪山瀑布,來到一塊很大的鵝卵石灘。吸取教訓,我已經穿上了長褲長衣,與其挨咬,不如忍熱。河灘上有很多用鵝卵石塊疊起的石堆,老伴兒耐心地把一個金字塔又增高了幾層。
河對麵山崖上,一股雪水呈扇麵傾泄而下,坦率地說,也許這不算瀑布,但即使是一股急水,因為他的清澈湛藍,也值得駐步。我們沿著雪水河向下遊走了好遠,想象著駕獨木舟破激流沿河而下,在綠水白浪間遨遊的場麵。
  爬過了阿斯伯林山的製高點岬口,車子開始下山。經常有衝下峽穀,無路可行的感覺,但公路隨山勢馬上回轉,限速有時為15公裏,要萬分小心拐彎處的對麵來車。
12:30 來到著名的哈斯特閘道(WILLS HUT),領略一下雪山溪水順山勢下泄的壯觀,如果陶波湖峽口被稱為胡卡瀑布,那麽這裏被稱為哈斯特瀑布一點不過分。幾十米落差的河道上,湍急的大股水流,衝擊著阻礙河道的巨岩,隆隆水勢震撼峽穀,可歌可頌的是,透過層層水霧,依然可以看到那奔騰的藍。
12:50,來到落差28米的雷鳴溪(THUNDER GREEK) 瀑布,這是真正的飛流直下,而不是沿著峭壁的奔泄,水勢洶洶,磅礴大氣,同樣值得謳歌一曲的仍然是瀑布下的小溪,奔流著晶瑩,滲透著湛藍。同樣令人煩不勝煩,防不勝防的,依然是那前赴後繼的小咬,手背上又多了幾個紅點。
 
3.冰川調
    1:30,來到小鎮哈斯特(HAAST),她曾是建築工程部的營地,是一個充滿西部狂野風情的山口小鎮,是當今的狩獵基地,直升機可將獵鹿者送上險峻的山脈。我們在一家到處擺放著獵物標本的酒吧,喝了杯咖啡,吃了份炸魚薯條。
2:00,離開小鎮,意味著我們走出山區沿海岸北上,經過適合垂釣的摩拉基湖(LAKE MOERAKI)和養殖鮭魚的帕林加湖(LAKE PARINGA),經過世界上最長(703米)的單線跨河橋,進入西部泰普提尼國家公園(WESTLAND 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
 4:00,來到10年前曾經住過,並在此徒步爬上冰河的福克斯(FOX GLACIER)小鎮。我迫不及待的要去小鎮邊的鏡湖,因為當年我在那裏用佳能膠片相機,拍下了雪山晚霞的魅力倒影,以今天的水平及設備,再出幾張好片子應該是件很輕鬆的事。
但事與願違,沿森林步道走到鏡湖時,風吹漣漪,打破了鏡湖的沉靜,一池破碎的波紋,攪亂了池中的鏡像,隻是在湖深處的葦叢間隙,拍得一幀藍天白雲之倒影。沒有期待的景色,卻意外發現這裏居然是‘新西蘭101’必遊地之一。
6:30,來到今晚將要落宿的弗朗茲﹒約瑟夫(FRANZ JOSEF)小鎮。汽車旅館在小鎮入口傍著WAIHO RIVER河,這是一條直接來自冰河,翻騰著灰白色泥漿的大河,徹底顛覆了縈繞腦海一天的藍調。
    裏程表讀數:2946公裏。
 
2015.1.23.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