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6000公裏環島遊:第六天,阿什博頓到奧瑪魯 ASHBUOTON-OMARU

(2015-01-16 00:47:06) 下一個
1.“河裏的石頭”餐廳
    2014.12.20.晴,轉陰,有時小雨。7:00起床,一個人到小鎮走走,平原地區小鎮,路修的規規矩矩,十分寬敞,一個個幹淨的院落,一片片打理整齊的草地,精心修剪的花叢,房子雖然老舊,但一點不顯得破敗,反而襯托出一種高貴,一種氣質。
9:30動身,沿著1號公路繼續南下。在新西蘭旅遊,除了準備好的目的地,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意外的驚喜,都會被咖啡色的景點標示牌引入“歧途”,因此裏程表計數,比預計的要多出許多。每一個小鎮,都會有一個博物館,詳盡地介紹小鎮的曆史。所以到一個地方,總是先到信息中心,他們會給你提供建議、資料,預訂旅遊項目。每一個小鎮,都有一份當地的詳圖,你可以按圖索驥,經濟實惠地完成旅遊。
10:30,路過小鎮蒂瑪魯(TIMARU),事先對她一無所知,隻是被一些漂亮建築所吸引,進入博物館,才了解了一些詳情。博物館都是免費的,工作人員特別熱情,介紹起來滔滔不絕。門口有個捐款箱,老伴放了兩塊錢硬幣。
蒂瑪魯是南島東海岸的一個重要港口城市,屬坎特伯雷地區,轄區內居住人口近五萬,是坎特伯雷地區僅次於基督城的第二大城市,由於它位於物產豐富的坎特伯雷平原,又有方便的港口提供貨物進出,所以她一直是新西蘭一個重要的農產品、畜牧產品基地。雖然坎特伯雷平原地勢平緩,但是蒂瑪魯還是有些“高高低低”,因為它是由數千年前噴發的火山熔岩流冷卻而成。
12:00,該吃午飯了,被一塊橘色牌子吸引,拐進一處名為“河裏的石頭”餐廳,我們為就餐而來,但遇到的確是一個綜合娛樂場所,五彩的花卉,美麗的孔雀,湖心城堡,木質遊樂場,玲琅滿目的禮品店,當然還有餐廳。我們轉了一圈,參觀小動物,拍照花卉,老伴沒有忘記玩她喜歡的滑索。
她們逛禮品店時,我被轟轟的聲音吸引,開進來三輛重型摩托,前兩輛瀟灑地停下車,下來一老一少貌似父子的男子,第三輛車好像停車有點問題,在男人們的幫助下停好車,摘下帽子才看出,騎手是一位體態臃腫的老太太。
午餐是該餐廳有名的白魚,餐後繼續行程。
 
2.奧瑪魯小鎮
下午1:30,來到今天的目的地,僅有12000人的觀企鵝小鎮奧瑪魯(OAMARU),這是一座兼有自然風光和曆史文化的海港小鎮,曾在十九世紀末的淘金時代繁榮一時。站在遊客信息中心廣場遠眺,肅穆的教堂、銀行大夏、古色古香的羅馬柱、恍若隔世的老磚牆、獨具特色的店鋪及刻著百年歲月痕跡的店招牌,幾乎把維多利亞時代的特色,一股腦地翻拍下來。
這些獨具風格的建築大都是在1870年到1880年間建造起來的,有紀錄說,在1880年奧瑪魯小鎮建好的時候,和當時美國洛杉磯一樣大。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洛杉磯早已無法找到過去的影子,而奧瑪魯,仍然保持著一百多年前的風貌。
每年11月中旬,奧瑪魯維多利亞遺址區(OAMARU’S VICTORIAN PRECINCT),都會舉行“維多利亞文化節,”這是南島乃至全新西蘭最盛大、著名的節日之一。文化節一般會持續一周,每年慶典的主題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其中肯定有一天(一般是周日)會有盛大的街頭集市,人們穿上19世紀的服飾走在複古的街道和建築之間,會讓你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2014年維多利亞文化節的主題是交通運輸,古老的蒸汽機汽車、三輪奔馳汽車、前輪大後輪小的腳踏車,各種19世紀盛行的交通工具匯聚街頭,讓這個城市充滿濃濃的維多利亞風。
    信息中心的大媽給了我們許多幫助,半天的小鎮遊計劃已經誕生。我們首先訪問了對麵的大教堂,三姐煞有介事地在禮拜堂禱告一番。出門後逛了幾家尚開門營業的小店,欣賞著百年前的小玩意兒,恍惚有讀狄更斯小說的感覺,遠眺泰晤士大街上一座挨著一座的,沉澱著曆史和文化的典型建築,心裏泛起一種說不出滋味的厚重感。
 
3.藍眼企鵝歸巢
今天依然住在TOP10度假營地,緊挨著營地就是一座公園。6:00,在裏麵轉了一圈,除了占地麵積大,維護得體,有花園、森林、湖泊、小溪等特點外,這裏還有供觀賞的各種鳥類,當我們離開鸚鵡家時,對我們到訪無動於衷的家夥,突然冒出一句:“BYE BYE”,著實嚇人一跳。
公園裏有一種奇特的大樹,它的樹杈不是向上,不是平伸,而是向下長,圍成屋子一樣的空間。還有一處中國特色的拱門及門後的彩色龍壁,中國朱紅欄杆及荷花塘上的曲徑橋。
7:30,來到一處海灘看名貴的黃眼企鵝。據說這種企鵝新西蘭獨有,這裏常住12隻。它們的巢穴就在近千米長的懸崖草叢裏,能不能看到它們,完全看你的運氣。
這是一處懸崖上的牧場,沿著峭壁修了一條棧道,遊人可以站在這裏觀看腳下的海灘。黃眼企鵝並不大,身高在30-40厘米,常駐此地但每年新建居所。這裏的企鵝都是野生的,很少人工幹預,能偷偷一睹實在是榮幸至極。10年前在但尼丁奧塔歌半島,近距離觀看過黃眼企鵝,那裏有專人照顧保護它們,遊客要買票經隱藏的地道轉到它們窩邊。記得當時進入地道前就在路上遭遇了幾隻,大家都站立不動,緘默無聲。小企鵝們停下來左顧右盼,斷定這些家夥應該是某種樹木類的東西,就放心的沿大路走過。其中一隻還掉頭返回海邊,事後管理人員說它是回去找它的配偶去了。
剛到地方,靠近出口的一個車位就空了出來,我心想是個好兆頭。下到棧道,見遠處聚著一夥人,大家屏住呼吸,專注地瞄著一個點。我們悄悄地湊了過去,有人挪了一下位置示意我們過來,並指了指百米懸崖上,距離棧道僅幾米遠的樹叢,一隻黃眼企鵝,靜靜地立在那裏,雕塑般緊閉雙目,幾分鍾後,竟然讓我拍到一個打哈欠的鏡頭。運氣太好了!人品太好了!但我仍然有疑問,它們不是一對對在一起生活嗎? 在這個季節,它們每天隨著太陽早起,交配後雙雙下海覓食,再跟著太陽歸巢,站著或臥著睡覺。今天這老哥(姐),怎麽耍起了光棍。他(她)也許串門去了,也許去酒吧了?棧道上舉著相機的人們,似乎都在等著。10分鍾,20分鍾,我們的耐心到極限了。走吧,等不到那浪子回家,我們看成群結隊歸巢的藍眼小精靈去。
8:30,到藍眼企鵝棲息地(PLUE PENGGUIN COLONY),買票後進入看台,在歸巢企鵝的必經之處耐心等待。藍眼企鵝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企鵝,盡管澳州南部和新西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影,但奧瑪魯的企鵝是最親近人類的,棲息區內人造的土丘上下,修築了許多小洞穴,和霍比特人居住的“霍比屯”異曲同工。
9:00,工作人員報告,第一縱隊離岸邊約500米,借著暮色,可以看到隨著湧浪起伏的一群黑點,慢慢地,它們到了靠近海岸的懸崖下麵,離開了我們的視線。
9:20,暗黃的燈光下,出現了一隻,兩隻鴨子大小的家夥,機靈、警惕地環顧四周(想必已熟悉這樣的場麵),然後搖搖擺擺地向前衝去,緊跟著,一大堆黑乎乎的小肉肉,滾滾流進了棲息地入口,湧過了我們對麵的小橋,做鳥獸散,但仍有三五隻停在橋下邊不回家。工作人員報告,第一縱隊歸巢44隻,第二縱隊馬上登岸。
我緊盯著小橋邊的一個洞口,想看看洞主人能給我提供些怎樣的素材。搖搖擺擺,一大一小兩隻企鵝鑽了進去。老伴說:“體形大的是公,”話音未落,大家夥就晃了出來,穿過小橋他去。過了一會兒,另外一隻進洞,瞬間滾了出來。老伴說:“花心者,逐之!”話音落,小企鵝出,扭扭擺擺地穿過小橋他去。老伴說:“酒吧尋夫。”
10:00,第二縱隊41隻歸巢,橋下麵,又多了三五知己。
老伴請教管理人員得知,藍眼企鵝一生配偶基本固定,一方夭折,另一個會續弦。它們的住所也基本固定,不用門牌號,各回自家。
離開看台,去停車場取車。先蹲下來檢查車下是否有企鵝,起車上路還沒出停車場就見路上有小影子晃動。老伴躡手躡腳下了車躲在電杆後細看,7、8隻藍眼企鵝正在猶豫過馬路,小心翼翼。最後,3、4個膽大的過了馬路還上了鐵路,還有3、4個躲了起來。介紹說藍眼企鵝很容易緊張,小心髒一旦砰砰跳起來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恢複。誰也惹不起!
    裏程表讀數:1552公裏。
 
2015.1.16.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