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用了15分鍾(正常情況5分鍾),才上了高速公路。
汽車像蝸牛一樣在高速公路慢慢行駛,過了港灣大橋才算順暢,時間已是八點十分。正常情況下,這段路也就是十分鍾左右。慶幸自己不必天天上下班而受堵車之累,也理解了兒子為什麽上班後要搬到市中心住。每天耗在路上兩個小時,再加上工作時間,上班族真的很辛苦。
下了高速,沿著著名的TAMAKI DRIVE行駛。左邊是大海,右邊是山崖,路邊有專門的自行車路和行人步道。身著各色運動衣的騎行者、滑行者、步行者,吹著海風,罩著綠茵,穿梭於堤壩,美景、美色,真是美哉。老伴情不自禁地說,找時間咱們也走走這條路。是的,是該走走,該好好走走、細細品味,以旅遊者的心態,探索者的精神,認真研究我們居住的這塊風水寶地。有多少他國遊人,專程探訪這條路,我們守在家門口,卻每次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總有些遺憾。
8點30分,我們準時到達SAINT HELIERS BAY,船家尼克已在海邊等候。他是個很典型的KIWI(新西蘭人的自我稱謂),很幹練的年輕人。據權威旅遊雜誌LONELY PLANET介紹,他是個超一流的世界級皮劃艇導遊。
我們的夥伴WENDY倆口還沒到,閑聊中向尼克請教了幾個皮劃艇的操作問題。首先尼克不讚成我們劃單人艇,因為單人艇易傾覆,對初劃者不安全。其次他也不想劃雙人艇帶我們的夥伴WENDY,因為這樣做有背於他的職業精神,他“要照顧的是全隊人,而不是某個人。”
我看看海麵上的風浪,有點擔心地問:
“今天能出海嗎?”
“等人到齊了再商量。”
8點40分,WENDY倆口趕到。尼克對我們說:
“今天風大, 尤其那裏(他指著遠處的燈塔),浪會非常大。”
“那我們怎麽辦?還出海嗎?”
“如果你們想去,我就陪你們。但在這種條件下出海會有許多麻煩,我覺得沒有理由冒險。這樣對你們更好,雖然我今天沒錢賺了。”
沒什麽好商量的了,尼克這麽老道的家夥都說不行,誰也不可能堅持出海。於是,大家一致同意改在下星期一。
“那我們走海濱步道吧?”老伴的建議馬上得到大家的響應。細心的WENDY發現停車的位置限時120分鍾,於是我們把車開到小巷子深處,四個人沿海濱步道向MISSION BAY方向走去。
MISSION BAY海濱,因由火山石(1859年)建造的MISSION HOUSE而得名,意思是“使命灣”,因背景為“上帝的使命”,又有人把它譯作“教會灣”。剛來的時候,在這附近住了兩年多,對周邊的環境還算了解。這裏是奧克蘭首屈一指的好區,很多房子的地產權都是教會的。
TAMAKI DRIVE由市中心開始,沿著海岸蜿蜒十幾公裏,由幾個海灣組成,MISSION BAY是最有名氣的。站在這裏看RANGITOTO島,和在我家窗口看到的正好是兩個方向。這裏風景優美,各國口味餐廳雲集,而且還有很多人性化的便民設施,很多媽媽喜歡帶孩子來這裏的兒童樂園,好友親朋喜歡在此歡聚。海濱步道、自行車路、輪滑路,吸引了很多喜歡鍛煉的人。
你可以沿著十幾公裏的堤壩慢跑、騎腳踏車或溜輪滑;海濱岩石或入海棧橋可以隨意垂釣;每個海灣的沙灘上都可以打海灘板球或沙灘排球;海濱草地上有固定的野餐桌和燒烤爐;海灣裏可以遊泳、玩帆船、帆板、皮劃艇及駕駛自家遊艇出海遠行……。兒子小時候最喜歡穿著輪滑鞋,牽著TOBY或TOBY拽著他在這條路上滑行。
今天風很大,走步道的人不是很多,WENDY和老伴走在前麵,我和林先生走在後麵。WENDY很健談,她的話題永遠圍繞著兩個中心,“孩子、美食”。她是三胞胎的母親,從三個寶貝孕育在身起,她的全部身心就無償地奉獻給了孩子。從幼時的吃喝拉撒到長大後的學前、學後教育;從幼時興趣愛好的培養到長大後事業誌向的選擇,她都麵麵俱到,事必躬親。
三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學生。如今,老大是工程師;老二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三在澳大利亞做牙醫,個個都有出息,個個都知道感恩於母親。
林先生是個企業家,待人特別周到,做事十分嚴謹。孩子們在我家學習的時候,他在國內工作,所以彼此不是很熟。但我們一見如故,話題很多。林先生得知我可能明年7月去台灣,就給我介紹台灣的風土人情。
他告訴我怎樣在免稅店買酒:台灣出名的高粱酒有瓷瓶、玻璃瓶兩種包裝。瓷瓶屬於精裝,自己喝沒必要破費,玻璃瓶分當年新釀和5年陳釀,最好買5年陳釀因為它和瓷瓶精裝的內容是一樣的。他還告訴我怎樣在台灣吃東西:台灣小吃天下聞名,但最好不要吃路邊攤,因為衛生條件不能保證,找那種幹淨的、有些名氣的小吃店比較安全。一路閑聊,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很遠。
風越來越大,海邊很多租船、租水上滑板的商家都收攤了,我暗自慶幸今天的英明決定。WENDY不失時機地給我們介紹附近的一家法國餐館,麵包有什麽特色;海鮮有什麽不同;鵝肝醬味道有什麽別樣,同時宣布,下星期一劃完船後,帶著孩子們一起來吃。那邊的意大利餐廳,比薩餅很好吃;意大利麵也口味細膩,旁邊的德國餐廳豬腳烤的很有味道……
走了一個多小時,來到“海底世界”附近的水上棧橋。這裏是個觀光景點,一輛大巴已經停在那裏,很多人在棧橋上走動。遠遠一看就知道,是我們的同胞。
近幾年國內遊客越來越多,給奧克蘭帶來許多商機和活力。雖然我們麵孔相似,但國內來的遊客一眼就能看出來,一般都是西服革履,或者穿名牌襯衣、體恤衫,通常都把衣服紮在褲腰裏,顯得腰帶很重要。走路的姿態,氣宇軒昂有餘,靈活矯健不足;聚在一起噴雲吐霧、話語慷慨激昂但麵部肌肉僵硬,很明顯地有別於我們這些穿著休閑、一臉傻笑、不善裝飾的當地“土著”。
在棧橋上,我發現一隻海鳥在海風中展開翅膀,襯托著遠處的紅房子煞是好看,連忙找好角度拍片,周圍馬上湊過來五六枝長槍短炮。長焦的、廣角的、加濾光的,各種手段肆意施展。我暗暗自得,這是我最先的創意。但願他們也能構出好圖,著上美色,不枉費美景。
下了棧橋,我們來到了毛利人的聖地,MJ SAVAGE MERIAL PARK,這裏有毛利人會堂(不對外開放),有一座為紀念新西蘭第一位工黨總理:邁克爾·約瑟·薩維奇而建的紀念碑。這裏的麵積不大,花花草草整理地非常養眼。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法輪功”成員把公園一角變成了展示他們受迫害打擊的平台。不知別人感覺如何,我總覺得他們很別扭,很煞風景。
上午10點多,我們又回到了MISSION BAY海濱。我建議大家去喝杯咖啡,WENDY卻說:“前邊有間小店,薯條炸魚很有特色。”我們來到小店,但還沒到開門的時間,店家為照顧我們提前開爐。我以前非常喜歡吃炸薯條、炸魚,因為買起來很方便,兒子小時候也經常吃,但這東西太油膩了,老伴不讓我多吃。好久沒吃了,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感覺。我忙不迭地把自己的體會告訴WENDY,我好像“真的不喜歡吃這些油炸食品了。”林先生在一旁意味深長地微笑著點點頭。因為以前我和WENDY交流減肥經驗時,林先生經常提及WENDY放不下自己的美食愛好。
可憐、可笑的英國佬,竟然把“炸魚、炸薯條”作為國菜。也許是我自己觀念上有了進步,味覺上產生了升華。大油、大料、大鹹、大甜造就的重口味,確實是人類在食品加工工藝上不該有的進化。
無意間,我和林先生聊到一個話題,使我十分振奮。也許困擾我多年的“糾結”,可以一下子從根本上解決。林先生在朋友的幫助下,竟然自己蒸餾、釀造出一鍋米酒。多少年了,我為自己喜歡喝中國式白酒而犯愁。從國內帶回來的幾瓶酒,總是舍不得喝。這回好了,林先生已經先行一步,成功出酒。“陶家米酒鋪”開張的日子也為期不遠了。
三小時後走完全程。臨別時約定,明天去他們家農場品酒取經。
2013.12.8. 於奧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