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另一個解

(2014-04-16 10:12:50) 下一個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另一個解

剛剛看了<“女子無才便是德”之正解 (轉貼) >,長學問了,因為我從來都沒聽說過,“女子無才便是德”隻是下聯,還有上聯“男子有德便是才”!

有點感慨,感覺都是腦子西化,不思維,隻看字麵意思,而且沒有時間概念,不僅不追求全麵性,還滿足於隻言片語的就下結論,非黑即白,斷章取意,害己害人。

人在異鄉為異客說:“西化的非黑即白思維,是將人世間的善惡絕對化了-- 例如對同件事隻能接受,要麽全對要麽全錯的解釋,基督教的一神排他可能是這思維方式的最大的起因和影響。”

我同意!補充一點:凡事都放不下,凡事都要判定出個是非和對錯。

具體到男女問題,西方婦女解放和女權運動還有新中國早年的男女平等都是女人就要跟男人一樣。

首先,我們現代人不能沒有時間概念,不僅語言文字在變化,即便是同一個字,幾千年都沒變,那也很可能隻是這個字的寫法沒變,而這個字的內容和含義還是有變化的,當然也有不變的例子。

即便是有不變的例子,變化還是根本性的,因為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變化了,人使用的語言文字必然隨著變化,大家隻要看看這些年的中文變化就可以有個感覺了。

所以,今天人們看古文就更不應該咬文嚼字拘泥字麵意思了,因為現代人對古人的風俗和語境還有說那些話的整體氣氛都不了解,從幾句話就評判還下結論是根據不足的。

“男子有德便是才”和“女子無才便是德”是對古代老中說的,那時男人取功名,需要炫才,女人不取功名,也就不需要炫才。

所以,這話既有老祖宗的苦心,也有當時中國社會的現實,實事求是真不容易!

當然按今天的價值觀,那時的社會女人沒有取功名的人生選擇對女人也確實是不公平,叫貶抑女子也可以。

可是男人有取功名的人生選擇又何嚐不是人生重負呢?

現代人頭腦難免西化,結果就是非黑即白,凡事都要定個是非對錯,其實很多事情是沒有對錯的,特別是跟人有關的事情,往往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

古代中國社會女人沒有取功名的人生選擇,當然一般來說女人在經濟上不可能獨立,因此要求男人有德。

可是現在女人有取功名的人生選擇了,經濟上獨立同樣也是人生重負。

這就引出了我在這裏要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另一個解:

“女子無才便是德”裏的“才”指的是取功名的“才”,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古代女子不學四書五經一類的治國平天下的書,但是對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還是鼓勵的,特別是如果按今天的價值觀,做飯是烹飪,針線活兒也可以認為是藝術哪。

正宗的美國民主也不許女人投票,所以,女人不參與治國平天下不僅也很正常,還是普世的,美國女人直到1920年才可以投票。

現在女人有取功名的人生選擇了,一方麵解放了婦女,可是同時也解放了男人。

解放了婦女同時也解放了男人這一點,最明顯的就是解放了性生活,現在中國的年輕男女同居就比以往簡單多了,還有“閃婚”和“閃離”,簡單的說就是男人不必養女人了,就連中國的婚姻法的離婚部分,很多人都認為對女人不公平,因為給女人的財產似乎少了。

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恐怕隻有在自然科學裏適用,其實自然科學裏都未必,因為生物學就是個統計科學,藥管不管用也是個概率。

沒辦法,非黑即白真不是普遍規律,反而是對立統一是普遍規律,得失並存,有得必有失,有一利,必有一弊,隻不過人們往往隻能看見那得而看不見那失罷了。

這就引出了我想在這裏要說一下“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也是斷章取意,孔子的這句話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很久以前我寫過一個為孔子的這句話辯護的帖子,我試圖找,結果沒找到,唉,算啦,反正孔子的這句話的意思是顯然的,他反對的是“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就跟今天很多人動不動就說中國人這中國人那一樣,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白養的<醜陋的中國人>了。

有沒有醜陋的中國人呢?

當然有!

中國人是不是都是醜陋的呢?

當然不是!

我前麵已經說過了,生物學就是個統計科學,人也是生物,孔子的這句話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對於當時的“女子與小人”來說,還真有可能性在統計上是準確的呢。

可惜是我們不生活在孔子時的中國社會,更可惜的是現在婦女都解放很多年了,大家都不知道什麽是“養”女子了,因為不“養”女子了嘛。

解放了婦女同時也解放了男人,男人不“養”女子了,男人也就不知道什麽樣是“難養”了。

當然啦,還是有一些男人,他們的妻子是家庭婦女。

可是呢,現在認為家庭婦女不是不工作,而是家庭婦女在家工作!

但是,無論如何,這年頭在家工作的婦女不多見,統計上可以認為不存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紫萸香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autyYu' 的評論 :
我也常見古人書裏有“才可妨德”這句話;按他們的意思,女子有才,德行就差了點;很有德的女子,是不要有才的;李清照,蔡文姬除了有才,還都是嫁了超過一次的人,所以明清的冬烘腦袋們是很對她們有非議的,“德行有虧”。
BeautyYu 回複 悄悄話 同意'十五厘米' 的評論!
GOOGLE一下也就知道了。
“這句話雖在晚明才誕生,但早已根植。傳統的才德觀正是它的土壤。“德重於才”本來就是中國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國人對於男性總是主張要以“德”為本,寧舍“才”而有“德”,故謂“男子有德便是才”。至於女性,中國人向來就不重視她們的才學,而重視她們的“婦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現“女子無才便是德”這類話。”

- 見, http://baike.baidu.com/view/939581.htm#1_3

”腦子西化,不思維“?!問問自己,西方文化的精髓在那裏?
99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十五厘米' 的評論 : 中國古代讀書的女人有的是,還有有名的蔡文姬和李青照等等,所以,你說的不是事實而是你自己的意淫
99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紫萸香慢' 的評論 : 嘿嘿,謝謝!
99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angd103' 的評論 : 不隻是解釋,你沒看見還有別的內容
十五厘米 回複 悄悄話 兩個帖子都很爛,女人無才就是德是封建殘餘。 
才就是才,沒有什麽其他的意思。女子無才的意思就是不要女人去讀書,不是什麽有才不炫耀,那是為封建糟粕立新別傳。
紫萸香慢 回複 悄悄話 看完此篇,同意樓主女士非常有德。
wangd103 回複 悄悄話 好囉嗦的解釋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