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紅樓夢裏的四位奇女子之一;甄英蓮

(2014-04-14 03:50:41) 下一個

縱觀今古,描寫我族女子到極致的文學作品,沒有一部能超過《紅樓夢》的,其唯美,詩化,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怎麽形容都不為過。英蓮,可卿,妙玉,寶琴這四位女子,並非紅樓夢中的一線女子,除了寶琴,其餘三位都是出身甚為隱晦的紅樓女兒,而來曆清白的薛家千金寶琴,按照故事的情節來看,似乎又是個有她不多,沒她不少的角色,十二釵正冊中,甚至沒有她的位置。

讀書讀史吾家事,再讀義門父女翁婿元時姐弟共同完成的巨著《
紅樓夢》,不難看出,紅樓夢的作者,正是通過這些風情萬種美妙絕倫的女兒們,來寄托對人生的萬般感慨。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讓咱們一起走進《紅樓夢》,
按照四位奇女子的出場順序,透過脂硯齋的評語,來認識了解紅樓夢中這四位奇女子吧。

一. 英蓮
    英蓮(香菱)這個人物在《紅樓夢》的女兒中最早出場,
第一回就寫了她的家庭以及她家與賈雨村的關係,她是如何被拐子拐走的;接著第四回又交代了她被拐後的不幸遭遇,由於賈雨村的徇私枉法,徹底斷送了她與父母團聚的機會。她隨薛家進京後涉及她的故事很少,甚至一些與她有重要關係的事件,比如寶釵為她改名香菱,她成為薛蟠之妾,都是通過別人的嘴交代的,或者一帶而過。賈府不少重要活動都沒有她的表現,通常隻是提到她的名字表示有她在場而已,隻起了個符號作用,並沒有成為藝術形象,而且多數情況她連在場的機會都沒有。

英蓮(香菱)與許多比較重要的人物的主要區別在於,
她基本上沒有自己獨立的以她為主的戲。身份地位和她差不多的少女少婦,如鴛鴦、晴雯、襲人、平兒、紫鵑、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立的戲,但是英蓮(香菱)除了學詩以外,幾乎沒有以她為中心的故事,而且學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陪襯、突出寶釵和黛玉。

但是作者把香菱放在了金陵十二釵副冊之首。
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是黛玉和寶釵,又副冊之首是晴雯和襲人,都是作者著墨最多的少女,作者在她們身上寄托著某些理想或表達了某種遺憾,她們在小說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蓮)香菱自然也不會例外。

香菱有一個獨特作用,這是其他少女、少婦所沒有的,
那就是由於香菱和她父母命運的變化,帶動了許多其他重要人物的出場,使他們聚合在一起,並深化了其他藝術形象。

除了正冊的十二個女子外,出現在判詞中的隻有晴雯、襲人,
第三個就是英蓮(香菱)。也就是說,這十五個少女、少婦的命運是作者要在《紅樓夢》中著重描寫的。

從冊頁將英蓮(香菱)安排在副冊之首來看,
香菱形象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正冊中的某些少女,比如迎春、惜春、巧姐。

第一回在寫甄士隱“如今年已半百,膝下無兒。隻有一女,
乳名英蓮”時,有一條脂批,指出“英蓮”就是“應憐”,應該可憐,應該憐憫。香菱姓甄,全名是“甄英蓮”,諧音“真應憐”。

金陵十二釵都是以悲劇結束一生的,按說都“應憐”,
作者偏偏把這個名字給了甄士隱的女兒,強調、突出她“真應憐”,就是直接告訴讀者,這個少女“真應該值得人們特別可憐”。這在作者筆下所有被同情的少女、少婦中是罕見的。香菱確實命苦,不但幼年被人販子拐走,後來賣給了呆霸王薛蟠為妾,她甚至連自己的父母是誰,何處人士,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實際年齡都不知道。所以判詞說她“平生遭際實堪傷”,恰如其分。她確實值得人們深深地同情與憐憫。

問題是香菱最“應憐”的是什麽?
如果僅僅是指她從小被拐賣等事情,那別人也有類似情形。七十七回交代,晴雯也是被人(賴大家)用銀子買來的,當時剛剛十歲,可是“也不記得家鄉父母”了。看來賴大家買她之前,晴雯已經被拐或被賣過了,當時她一定很小,還不記事。如果十歲才被賣,那就不會連家鄉父母都不記得。晴雯是丫鬟,地位還不如作為妾的香菱,而且最後也被迫害致死。由此可見,作者突出香菱“真應憐”必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香菱有作者自己的幼女的影子。

脂評甲戌本第一回寫甄士隱家被燒。原文是這樣寫的:"不想這日三 月十五,葫蘆廟炸供,那些和尚不小心,致使油鍋火逸,
便燒著窗紙。此方人家多,用竹籬木壁者多,大抵也因劫數,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 山一般。"在"接二連三牽五掛四"這句話上有段眉批:"寫出南直召禍之實病"。

所謂:"南直召禍",
是指何焯受康熙之召到京入直南書房為皇八子之師,不 幸引來入獄和抄家之禍。書中所謂"那些小和尚不小心,致使油鍋火逸……,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其實是隱寫皇八子及其黨羽謀 取皇位事機不密,東窗事發,致使諸多官員接二連三受到牽累的一段史實。不了解這段史實,當然就無法理解脂硯齋的上述批語。

南直之禍直接導致了何家的家道衰落,導致了脂硯的身遭離亂。
對這段痛史,何焯父女耿耿於懷,在紅樓夢中有多處流露。

再如甲戌本第 一回寫英蓮,在"有命無運,累及爹娘"八個字上,有一段眉批:"
八個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誌士,屈死多少詞客騷人!……"何焯入獄主要是因為他在返鄉守製期間,將自己的幼女留在八皇子家托養,為皇四子所參奏,加之何焯回鄉守製期間,曾四處活動,為八皇子拉攏官員穿針引線,此事 也被他人密奏康熙,引起康熙的反感與震怒。龍顏大怒的康熙一麵將皇八子怒斥一通,一麵將何焯關進大獄,一大批與皇八子、何焯關係親密的官員受到罷免和牽 連。何焯眾多有才華的門生弟子從此失去進身之階。正是有感於此,脂硯才會在"有命無運,累及爹娘"八個字下寫出這樣沉痛的長段批語。不了解這其中的隱情, 是無法理解脂批這段話的真實涵義的。

英蓮再出現時是在第七回,這時她已經被改名為香菱。
甲戌本脂批說:“二字仍從蓮上起來,蓋英蓮者應憐也,香菱者亦相憐之意。此是改名之英蓮也。”菱與蓮雖然都生於水中,但是蓮的根莖紮於泥裏為藕,莖伸出水麵開出荷花。所以判詞說“根並荷花一莖香”,暗示她就是英蓮。在有父母(泥中之藕——偶)的情況下,她可以開出荷花(青春少女),結出蓮子(結婚生子),過上正常女人的生活。而菱雖然也是水生植物,卻並不紮根於泥,暗示香菱已經失去父母。不過這“菱”與“蓮”一樣仍然是美好的,所以叫做“香菱”。

《紅樓夢》第七回不僅提到英蓮改名香菱這件事,同時,
也將香菱與另一位奇女子秦可卿做了一番比較:

周瑞家的送宮花在路上遇到香菱,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
細細的看了一回,因向金釧兒笑道:“到好個模樣兒,竟有些像咱們東府裏蓉大奶奶的品格。”金釧兒笑道:“我也是這麽說呢。”

周瑞家的又問香菱:“你幾歲投身到這裏?"又問:
“你父母今在何處?今年十幾歲了?本處是那裏人?”香菱聽問,
都搖頭說不記得了。周瑞家的和金釧聽了,到反為他歎息傷感了一回。

從周瑞家的話可以看出香菱與秦可卿兩人容貌長相相似,性情相似,
出身相似。

按照何焯本來的構思,英蓮是被夏金桂迫害而死的。
從八十回的文字看,既然醫藥無效,隻能"香魂返故鄉",亦即所謂"蓮枯(偶)藕敗"。

隻不過,何焯去世後,何焯幼女脂硯齋不忍香菱“蓮枯藕敗”,續寫後四十回,不但回目另擬,
還讓香菱一直活下去,在一百零三回中,夏金桂在酒裏下毒,要謀害香菱,結果反倒毒死了自己。

夏金桂死後,香菱被扶了正夫人,
這既符合脂硯的心意,也符合文學中懲惡揚善的創做原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唐乾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ring_lau' 的評論 : 不是何本,是脂批甲戌本《石頭記》,《紅樓夢》的前身。
string_lau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按“何本”《紅樓夢》推演下去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