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從紅樓夢“假語存“的邏輯悖論說起

(2015-01-22 12:51:25) 下一個
         古今中外有兩本書讓人們為作者是誰,爭論不休,一是《聖經》,一是《紅樓夢》,並因此有了兩門學問:一曰神學,一曰紅學。

          這兩部巨著的作者,都是應用邏輯悖論的天才,邏輯的目的是發現真相,邏輯悖論的目的是隱藏真相,聖經作者說:將事隱藏是神的榮耀,所以著名的苦難悖論,慣穿聖經約伯記的始終。
  
        紅樓夢作者說:書係真氏隱假語存,此悖論慣穿紅樓夢的始終,有效地保護了作者及其家人免受文字獄的迫害。
  

      關於聖經的作者,有說是神的,有說是人的;但參與聖經寫作的40多個人,則異口同聲地說我不是作者,是神藉我手,天上榮耀歸神。


  紅樓夢的作者是人不是神,他說紅樓夢是神嬰的故事,我藉神力刻在石頭上的,這個"我"子虛烏有。那些想靠檢舉揭發我到皇上那邀寵的文字恐怖分子,根本不具備破解“假語存”邏輯悖論的能力。地下平安歸於敢於為悲劇英雄樹碑立傳的人!

       著名的謊言(假語)悖論,來自於公元前六世紀,哲學家克利特人艾皮米尼地斯(Epimenides):“所有克利特人都說謊,他們中間的一個詩人這麽說。”克地有個詩人叫小艾,小艾說克地人都說謊。
  這句話出現了邏輯上的自相矛盾,小艾也是克地人,若相信小艾,這句話就不是謊話;若不相信小艾,這句話就是真話。《聖經》也引用了小艾的話,可見這句邏輯悖論很有名,不過把小艾的詩人身份改變為先知身份:“有克利特人中的一個本地中先知說:‘克利特人常說謊話,乃是惡獸,又饞又懶’”(《提多書》第一章)。
       後來的人,將這個悖論稱之為"假語(謊言)悖論",如果一個人說:"我說的是假語。",必然產生互相矛盾的兩個結果:這句話若為真,這句話就是假話,這句話若為假,這句話就是真話,“假語”悖論的一個標準形式是:如果事件A發生,則推導出非A,非A發生則推導出A,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無限邏輯循環。

       苦難悖論是這樣的:約伯是神所重用的一位猶太長者,按照善有善報的邏輯做人,因此深受猶太人民的愛戴,無論是精神層麵,還是物質層麵,約伯都是富有者。沒想到善無善報,傾刻之間約伯所有的一切在天災人禍的打擊下,化為烏有,家族上下除了約伯,都死於非命,活著的約伯更是生不如死,頭頂升瘡,腳底流膿,於是約伯發出了千古疑問:上帝是全能全愛的嗎?上帝如果是全愛的,就不能讓苦難發生,上帝如是全能的,就可以製止苦難的發生。苦難的發生說明全能全愛的上帝是互相矛盾的!
  
       不管約伯如何捶胸頓足地發問,上帝就是不回答,直到約伯完全絕望訖求速死時,上帝在旋風中顯現,上帝沒有給約伯答案,反過來又問了約伯很多與悖論無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全是關於自然現象的:為什麽河馬生長在河裏?為什麽女人的子宮是用來孕育嬰兒的而男人就沒有子宮?為什麽太陽不能從西邊出來從東邊落下?約伯一句也回答不出來,於是約伯心服口服地對神說:神啊,我服了,你所做的是你知道的,我所問的是我不能知道的。
        
     將事隱藏,天上榮耀歸神,地下保護作者免遭文字獄的迫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