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阿富汗寶物展覽在悉尼州立藝術館舉行,我們趁著長周末趕去看展覽。阿富汗在我印象中是個多年戰火紛飛的不幸國家,它的古文化和民俗一直讓我覺得神秘和充滿異國情調。
停好車後,時間充裕,我們也不急著趕去藝術館。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裏,邊看邊走,一路興趣盎然地拍下不少街景。
悉尼塔首先映入眼簾。它位於市中心,高304.8米,是澳大利亞最高建築,也是南半球最高供遊人參觀的平台。塔身外表金黃色,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它的塔樓呈九層園椎體,一、二層設計成旋轉式餐廳,吃飯需提前訂位。三、四層為瞭望層,四周圍者大塊透明玻璃。憑窗遠眺,整個悉尼盡收眼底。樓房、綠草地、繁忙的高速公路、遠處的碧海藍天和海灣裏點點白帆。。。。。。一切如同一幅鋪開眼前的山水畫,讓人心曠神怡。
從瞭望台上巨幅屏幕,遊客們可以看到遠處機場上起落的飛機和碼頭上裝卸的貨輪。
漂亮時尚的街頭廣告下,街頭藝人在專注拉琴。對這些為自己理想不顧一切去奮鬥的人,我總是心存敬佩。同時,也為他選擇這個地點而感到心中有點戚戚然,是不是絢麗奢華後麵都會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悲哀或無奈呢?
悉尼QVB——維多利亞女王大廈,皮爾.卡丹稱為全球最漂亮購物中心。外麵那座是維多利亞女王雕塑,為了紀念英女王執政五十周年,在1898年落成。
這座富麗堂皇圓頂羅馬式建築是悉尼人心中的驕傲。華麗的穹頂,精美的拱門,絢麗的七彩玻璃窗和漂亮的地磚,再加上琳琅滿目的名牌店,使這座購物中心既古典又時尚。很遺憾今天沒時間進去好好拍照,留出時間去美術館。
市中心海德公園對麵,有一座悉尼天主教社區的精神家園,那就是聖瑪麗天主教堂。它是悉尼天主教大主教所在地,氣勢雄偉恢弘,內部優雅華麗。特別喜歡它那些色彩斑斕的五彩玻璃。大教堂由砂岩建成, 顯得莊重樸實,有著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
教堂地下墓穴的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以創世紀為主題,由彩色碎石鑲嵌而成,手工十分精巧。不過,這個地下墓穴除了幾個特殊的日子外,一般不對外開放。
在繁華熱鬧的市中心保留一片空曠幽靜的公園是件很奢侈的事情。海德公園就在悉尼繁華市區,這裏有大片平整潔淨的草地,花團錦簇的園林,百年的參天古樹,倦怠歇息的遊人,和孩子們追逐嬉鬧的笑聲。
建於1810年,已有200多年曆史的海德公園是倫敦園林式樣的典範,當時的海德公園要比現在的要大好幾倍,這片綠地在那時用作軍隊的操練場,日後也作過賽馬場和板球場。
公園裏的亞齊柏德噴泉(Archibald Foutain) 也是遊人、特別是孩子們愛聚集嬉鬧的地方,這個噴水泉由幾組青銅像組成。噴泉的中央是太陽神阿波羅。阿波羅是光、美和藝術的象征,是生命的賜予者,他象征著充滿陽光和抱負的年輕澳大利亞。
下麵圍繞他的三組雕像分別代表了希臘神話中的三個神話人物:希望英雄提修斯,狩獵女神戴安娜,也是阿波羅的妹妹(Artemis)和管理農作物和山林的年輕神祗潘(Pan)。
這個處於鬧市的世外桃源是街頭藝術家喜愛的場所,每天都會有街頭藝人們在這表演獻唱,還有國際象棋博弈者專心致誌的鏖戰外加不少圍觀遊客。
鬱鬱蔥蔥的古樹林蔭,如地毯般平整的綠草地,是悉尼都市人‘大隱隱於世’的好去處。不少附近白領和在鬧市逛街的情侶們會選擇來到這個靜謐的地方來個看似平凡去很浪漫的 picnic午餐。
四處覓食的鹮鳥(ibis)在溫煦如春的陽光下旁若無人地閑庭信步.
終於走到了離悉尼歌劇院不遠的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它建於1874年,是澳洲三大美術館之一,每年澳大利亞美術界的三大獎都是在這裏評選,獲獎展品也在這展出。
它的外形是由淺桔黃色石材建成,入口處有幾個廊柱,頗具古羅馬神廟的遺韻, 狹長的方窗和環繞在外牆的石柱給這個並不高大的建築添了幾分古典和莊重,窗框與窗楣處都是典型的文藝複興時期雕刻做法,做工精美。
走進展廳,立即被頂上的這些花花綠綠的彩色紙條給吸引住,感覺非常歡快和溫暖,和莊重的外部裝飾形成強烈的反差。地麵是淺色大理石,空曠的展廳內沒 有任何多餘裝飾,從展廳頂上射下的柔和燈光和窗外植物園鬱鬱蔥蔥的自然風光非常和諧的融合一體,使遊人在寬鬆怡然的心境下欣賞懸掛在白牆上一幅幅傳世名 作。
這個博物館中有著有很多19世紀歐洲美術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惠斯特勒的《銀灰的夜景》和莫奈、畢加索、以及勞特雷克的作品。19世紀澳大利亞美術展室內陳列著代表澳大利亞最高水平的藝術作品。其中E.格朗勒的《春天的霜凍》曾獲1919年度懷恩杯大獎。
三樓是亞洲和大洋州美術品展館,其中還有唐代的兵馬俑,漢代的瓷塔,佛像等中國珍貴文物。四樓是澳洲土著藝術品展廳,五樓是攝影展廳。
這是二千多年前在阿富汗的一個古墓中出土的純金項鏈,做工和設計都精湛得很讓人吃驚,那是的黃金加工技術好像一點都不比現在差多少。
離開之前,貼上這張照片,我很喜歡藝術館門前的這行字:You will what you imagine!
人生確實如此,如果足夠堅持,足夠努力,就可以成為自己所想象的人。希望那個在絢爛廣告畫下拉小提琴的小夥子成為他所想象的人。
畫的是早期英國移民的生活,一家窮人住在破茅屋裏,妻子死了。絕望的男人,抱著病孩······畫麵非常震撼。但凡注意到這幅油畫的人,相信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