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了,想寫一寫芬蘭音樂家Jean Sibelius(讓·西貝柳斯),因為自從第一次聽了他的音樂會後,就心有戚戚焉。
Sibelius(1865-1957)與馬勒、卡爾·尼爾森並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交響樂作曲家。年輕的時候,他先在赫爾辛基學習法律一段時間,決定改去赫爾辛基音樂學院(現在的西貝柳斯學院)學音樂,然後又去柏林和維也納深造兩年。
(圖片來自網絡)
1892年,回到母校任教,同年創作了大型交響詩《Kullervo, Op.7》(庫勒沃),贏得很大聲望。
Op.7是一部規模宏大的作品,作品取材於芬蘭史詩《卡列瓦拉》(the Kalevala)。the Kalevala這部芬蘭神話是Sibelius的主要創作源泉。Kullervo是這個神話裏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仇敵名叫Untamo。Untamo 殺光了部落裏所有的人,隻留下懷孕3月的Untamala,留作自己的女人。Untamala生下兒子,就是Kullervo。
(圖片來自網絡)
Kullervo出生3個月,口中就發出報仇雪恨的誓言。Untamo嚐試殺他3次不果。於是就把他賣作奴隸。Kullervo曆經苦難,獲得神劍,最終殺了仇敵。然後因為自己無意中誘惑了自己的姐姐因而投劍自殺。
Sibelius另一部代表作品《Tapiola》(塔皮奧拉)同樣取材於the Kalevala。Tapiola是the Kalevala中的森林之神。這部交響詩描述森林之神陰暗的魔幻世界,絕大部分的素材都是直接從陰暗、晦澀的開場主題發展而來。它被稱為 Sibelius“有機理論”與創作相結合的典範。
1897年,芬蘭當局肯定了Sibelius的成就,開始提供津貼,使他能夠專心作曲。1899年,Sibelius另一首代表作 《Finlandia》(芬蘭頌)上演了。其時正值芬蘭人如火如荼獨立運動,極大鼓舞了愛國熱情。後因沙俄禁演,不得不改名為《即興曲》。1917年芬蘭 獨立後才以Finlandia命名。
Finlandia以銅管樂器製造出的戲劇性喧鬧效果,以及轟鳴的定音鼓鼓聲作為開場,芬蘭優美的風景便很快出現在聽眾腦海裏。小號短奏引入一個源 自開場主題的更為歡快活潑的樂段,在此之前,音樂由弦樂器和管樂器展開。在加進的音樂反轉、將作品帶往一個激動人心的結尾之前,便是著名的 Finlandia,首先由管樂器演奏,隨後換用弦樂器,音樂節奏再一次加快,將作品引向激動人心的結尾。
Sibelius之前,芬蘭缺乏重要的音樂藝術傳統,因此他早期受到柴可夫斯基的影響,比如他的《小提琴協奏曲》(1903年)之前的大多數作品帶 有明顯的俄羅斯風格。1904年Sibelius在鄉間建造了一棟別墅並在那裏度過餘生。也正是這一時期,他的成熟風格開始出現,接下來的20年是他最多 產的階段。
這是他1911年完成的代表作《第四交響曲》(Op.63)。這部交響曲包含了一些他創作的難度最大的、最刻板的音樂,自己把它形容為一部心理作品。
《第五交響曲》(Op.82)完成於1915年,是他50歲慶祝生日活動的一部分。這是Sibelius最受歡迎也最易於理解的交響樂作品。其整體風格較溫和,與上麵刻板、鬱悶的《第四交響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真正優秀的音樂家,享有另一位同樣優秀的音樂家之崇高讚美,可能才足以證明其優秀。理查德·斯特勞斯曾經評價Sibelius說:“我精於技藝,但是他更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