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家鄉的氣候變得比較炎熱,隻要穿上一件薄薄單衣就很舒服了。回來之前,老爸說湖南春天的氣候反複無常,一定得多帶點衣服回家。結果我帶了一件大衣,兩件毛衣就匆匆奔上了回家的路,於是我趁著這機會理直氣壯的給自己添了幾件時裝。
今天和風煦日,帶著父母來到長沙的太平街遊玩。記得6年前好朋友帶我來過一次,那天下著大雨,行程匆忙,都沒仔細看看就離開了。這次回來著意留下一天時間來好好逛逛。
長沙素有‘楚漢名城’之美譽,戰國時長沙城位置東起黃興路和蔡鍔路之間,南到坡子街一帶,西臨下河街,北在五一路與中山路之間,這一範圍東西長700餘米,南北寬約600米。到了西漢,長沙城的具體位置為:東起東牌樓、南陽街,西抵太平街、西長街,南達解放西路,北止中山西路、又一村,也就是現在五一廣場及周圍地區,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中國24座曆史古城。
太平街也是近代長沙辛亥起義的發源地。1909年8月,湖南革命黨人領袖焦達峰從漢口回到長沙,在太平街同福公棧設立共進會湖南總機關,開始策劃兩湖暴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日軍的進犯,國民黨為避免軍事物資遭日軍搶劫製立了焦土抗戰的策略以為積極防禦。結果由於‘焚燒計劃’實施不當,大火完全失控,結果一個有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在一場人為製造的大火中遭到了空前浩劫,最後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30000多人喪生。
火災後的整個長沙古城滿目蒼涼,也讓它與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一起成為第二 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太平街作為幸存的幾條曆史老街也是千瘡百孔。
跨過有著白色衝天柱和金色字牌’太平老街‘的牌坊,上千年之久的青色麻石路依然清爽,街道兩側全部是二三層老式建築,風火牆,牌坊,青磚青瓦,仿古木門窗,麻石路,純木古戲台,坡屋頂,這一切清末民初風貌街區讓你有著時空倒流的錯覺。
園古戲台與清末年間的著名戲園宜春園和同春園一脈相承,既是茶館又是戲園,據說清光緒年間曾風靡長沙城;想當初這裏一定聚集了不少名媛公子哥,當然少不了漂亮的戲子和紙醉金迷的花邊新聞。
利生鹽號是當年太平街上生意最好的商鋪。據史料記載,當時利生鹽號職員身上的衣服沒有口袋,每個職員都不能在生意場上得到任何商業的賄賂,不知這一招在當今能不能行得通。
利生鹽號要求極嚴,生意做得規規矩矩,自然也就紅紅火火。零售的各種鹽色質純淨,由專人篩出之泥屑雜物,用木桶裝陳於鹽桶之旁,以供顧客過目。
路過一個店麵,被它那扇有著曆史滄桑感的門麵和門麵上的那兩個銅質門環扣吸引,將半開的門輕輕掩上,為的是能留住這幅有年頭的記憶畫麵。
不知在某個雨夜,有沒有一個癡情郎穿過這條古街,叩響這副門環,屋內的妙齡女子會翩然啟門?
清朝嘉慶年間,太平街就商客雲集,人來人往。街上布滿了很多清末民初的老字號商行,像利生鹽號,老通義,乾益升糧棧,美孚洋行,農民銀行……
老一代的人對美孚洋行一定不陌生,當年它幾乎壟斷了中國的“洋油”,聽說在橘子洲還有該公司的私人住宅舊址。
街上的這家傘店看上去有點歲月,陳舊木頭門麵和木頭招牌,店裏也是暗暗的,小小的,好像隻容得下一二個夥計,不由得讓我想起魯迅筆下的民國老鋪子。
這個老秤店頗有特色,門口一個巨大的像搖椅一樣的古秤吸引了我的眼球,估計澳洲那麽多的100公斤以上的肥婆肥爺是不可以使用這杆秤的。
花了兩元錢也把自己給磅了一回。
清末,太平街曾是長沙米市的極盛之地,其中乾益升糧棧是當中最紅火的一家,它的主人是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曾伯祖父朱昌琳,靠經營米起家,在太平街開設乾益升糧棧,後又轉販鹽茶,開設錢莊,投資近代工礦業,成為長沙首富。
今日的乾益升糧棧入口處抬頭便看到灰泥斑紋的風火牆,透出舊年的喧囂和輝煌。
太平街東側的太傅裏就是賈太傅——賈誼故居所在地。人們常說賈誼故居是湖湘文化的源頭,有著2000多年的悠悠曆史。
賈誼居住之處曾經也是屈原下榻之所,太傅裏原名濯錦坊。相傳屈原放逐沅湘時,曾在這一居民區內與百姓閑談,並在一口井旁洗滌染上灰塵的錦衣,濯錦坊於是得名,這口井如今望下去好像還有水哦。
街上還有不少門麵古色古香的現代吧,鱗次櫛比,讓這條古街透著時代氣息。紅男綠女們流連在這裏的各種名目繁多的酒吧裏,推杯換盞,揮霍著看似無盡的青春,癡男怨女們悄悄的守著一個迷蒙昏暗的角落在想著自己的心事。
慢慢倘徉在這條窄窄古街,長沙千年來的文化,在這裏揮灑得淋漓盡至。街的兩箱有著清末民初的特色民居,古色古香的商鋪,木製雕花的門窗,仔細瞧瞧各個店麵的招牌門聯,楷行草隸篆書顏柳歐虞趙體齊全,簡直就是一道中國書法盛宴。
進門時的牌坊上的隸書對聯“太傅引高雅,平民懷大和”帶給你的是撲麵而來的湖湘文化。
三緣堂、麒麟金玉堂,是太平街的書畫店,經營字畫、古玩、印章,生意好似清淡。 其中有一副對聯不得不提,那就是:“賈誼鄰裏,羲之門徒”,這是三緣堂主——著名的書法家陳羲明親自手書。
一路下來,不僅有翻修的美孚洋行,還有一些不太知名的有點年頭的小門麵,平板枋、鬥拱、兩坡屋頂,它們沁透了太平街的曆史,承載著前塵往事、舊夢塵煙?
這間太傅茶館,青色的老瓦片,飽經風霜的木牆,漂亮的黑底金字招牌(不知啥字體),讓我很有衝動要進去不急不慢的品品茶,讀讀書。
兩小時過去了,我還在慢慢悠悠的閑逛,春日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忽然看見一個臭豆腐店,雖然吃過午飯不久,但臭豆腐的香味還是吸引我不由自主的朝它走去。長沙臭豆腐真是我最最惦念的東西,記得好多年前悉尼還有臭豆腐,是上海版的,我還是趨之若鶩,後來悉尼市政府說臭豆腐沒有通過衛生檢驗標準就給禁了。
嗯,估計西方人看著這麽黑乎乎的,再加上那股奇特臭味的豆腐頭皮都發麻。啥東西不好吃,吃這個?
我站好隊,心裏琢磨著點一個大號的,忽然前麵傳來一陣爭執聲,原來一大概60歲的老太在和店主嚷嚷:
“這幾塊臭豆腐都沒蓬鬆,為什麽給我,我說過我不會要“
”這幾塊已經夠蓬鬆了,每一鍋裏都會有這麽幾塊,難道最好的都給你“
”你做生意就得要給顧客最好的。“
語調越來越高,為了這碗臭豆腐,大有僵持不下的局麵,我走上去說:‘這碗給我吧,我不太介意。’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對細小的事情太過於斤斤計較而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是一份開心的心情。
太平街上也有一些小小窄窄的老街,裏麵有不少特色小吃,這是一條吃街。這條街掛著一串長長的紅燈籠,感覺和相鄰的太平街太不協調,過於俗豔。剛吃過一大碗臭豆腐,下次再來這嚐嚐吧。
這條太平街,全長隻有375米,但卻承載2000年的湖湘文化曆史,這裏的書法,織錦,湘繡,剪紙,和戲劇可供你慢慢品嚐幾個時辰,最好是穿著一套淡雅的麻質衣裙,一雙圓口布鞋,款款在古街上漫步,品茶,欣賞古跡和書畫,忘記你所在的年代,讓自己漫不經心的走入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