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介意自己的口音嗎?

(2014-05-01 05:09:48) 下一個

新的大項目開始了,預計要幹上好幾個月, 項目的開始往往伴隨著無數大大小小的會議。

一大早我端著咖啡來到會議室。這間會議室是我的最愛,整個一大麵窗正對著海灣和悉尼歌劇院,海水像是藍天的鏡子,藍得讓人心曠神怡。

今天的會議是一法國哥們主持,他的衣著一貫是品味不俗,但也不顯山顯水的,隻是襯衣袖口上繡的他名字的第一個字母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在衣著上不馬虎的人。說實話,法國男人在衣著和舉止上有種說不出的優雅,時尚,孤傲,帶點憂鬱,讓你很容易將他們和其他國家的男人區別開來。

 

會議進行十幾分鍾了,會議室中法國哥們在慷慨激昂地侃侃而談,後麵記事板上也寫了不少的東西, 我一邊喝著手上的咖啡,一邊在費力的緊跟著那哥們帶有濃重法國口音的英語,他的語速又是那樣的急促, 20分鍾下來我已經覺得難以集中注意力, 思緒就像脫韁的野馬在草原上狂奔。

人們常說帶有法國口音的英語是最性感的,可眼前這哥們說話如同機關槍,並且還常伴有點誇張的手勢,砰砰砰不停的在衝擊我的聽覺神經。我盯著他快速變化的嘴型,努力的想將我那奔馳在千裏之外的思緒拉回到這個小小的會議室。

一般我是很喜歡聽帶點歐洲口音的英語,特別是帶法國口音的英語,非常性感和有型,要是女孩說的話,那更是讓你心醉神迷了。

公司裏新來的法國女孩長相甜美,說話的聲音柔和帶點磁性,她的英文說起來呢喃婉轉,如同蘇州的吳儂軟語,溫潤如玉,配上法國女人的精致和時尚, 再生硬的要求從她口裏說出來都覺得不太過分,真讓你無法拒絕她。

江湖上傳說法語是世界上最好聽的語言,我雖聽不懂法語,不過在巴黎旅遊時,火車上,商場裏,博物館內,餐館裏,他們輕輕交談中那種抑揚頓挫,不緩不急的語調給我留下很深印象。

話說回來,眼前的法國哥們已經在這都講了半小時,我費盡心思的想從這他的疾言快語中找出點性感迷人的成分。也許是他的語速太快了,手勢尺度太大了,讓我一點都沒有體驗到著迷的感覺。

澳洲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家庭逾三成, 假如澳洲被濃縮成一條隻有100戶家庭居住的街道,那麽這街上有多達46%的家庭至少有一方父母是移民。可想而知,在悉尼我會聽到帶有各色口音的英語。至今為止最為難聽懂的一次對話是我和一個韓國人聊天,他的英文應該說韓國語中夾著一些英文單詞和一些英文語調,整個對話我基本都是在連猜帶蒙的狀態下進行的,太費力了。

前幾天吃中飯時和一同事聊天,他說他的中國妻子的英文其實很好了,但是她每天依然還在家苦練英文,很想去掉她的中國口音。我回答說, 這是不大可能的,這中國口音如同她的黃皮膚和黑眼睛,已是她的IDENTITY,這輩子恐怕是很難改變的,相反 我倒以為她應該以此為自豪。

在澳洲生活多年,結識了從各個國家來的朋友,有法國人,德國人,比利時人,日本人,越南人,韓國人,波蘭人,德國人,瑞典人,加拿大人,新加坡人,秘魯人,真的是來自五湖四海,基本上他們都不會對自己的口音感到不自信,哪怕就是英語超蹩腳的俄國人都以自己的口音為自豪, 為什麽中國人要對此耿耿入懷呢?這是我一直很納悶的一件事。

公司有一俄國哥們,我和他共事有十年了,這十年裏他的英文基本沒有太多長進,每次和他討論項目或聊天,你聽到的是一個個帶有濃重俄國口音的英文單詞從他嘴裏像鋼珠似的蹦出來,這些詞還都不太連成句子。說完後他就篤篤定定的望著你,等著你回複,好像如果你沒聽懂他的話,那一定是你的英文太差,根本就不關他的事。

就是在大家開會討論時他也是以這種單詞似的英文自信滿滿的發言,從不怯場,更談不上自卑了,我一直就很詫異,也很佩服他的這種自命不凡的良好感覺。俄國人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民族,男人們都有點普京的味道,硬朗正氣,女人們漂亮嚴肅,我喜歡這個民族。

可不是嗎,眼前這哥們有著如此濃重的法國口音,可絲毫不影響他的自信心,相反,法國人還居然自詡帶法國口音的英語最為性感, 估計英國人是絕對不會認同的。其實人要獲得別人的尊重,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自己,對自己有自信,自信會給你帶來一份優雅。

嗬嗬,說到自信我想起今天早上在電梯上的一件事。剛進電梯,就遇見一公司同事,因為根據他要去的樓層,我想這也許是我不認識的新同事。我主動給他打招呼,自我介紹,當然他也報上大名。

然後我問他:在哪個部門工作? 他回答說:在財務部。

寒暄幾句後走出電梯時,我說:認識你很高興。

他含笑回答:我也一樣, 你是不是新來的?

“不是”

我感覺有點不對,回到辦公桌前趕緊查了查他的身份,原來是半年前新來的財務總監。哈哈,難怪他要問我是不是新來的,原來我的自信是否也有點過頭,連公司的CFO都不認識,估計他會記住我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木杉 回複 悄悄話 女人講法語,讓人浮想聯翩。男人講法語,狠不能上去抽他,起碼幫他們把舌頭擼直了。
微風拂麵來 回複 悄悄話 路過路人說的對,不介意,介意也沒用,如果介意,我們就別開口了。我們第一代移民應努力減輕口音,把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在和同事交流時盡量注意模仿同一個意思人家是如何表達的,也就是地道的英語是如何說的,我們也這樣說,以方便我們的工作,尤其是每時每刻都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我覺得這問題應問和我們一起工作的沒有口音的人,他們介意不。其實不要在意他們介意不介意,做好自己就好了。否則活得累。不過不能同意法國人說英語好聽,因為身邊的法國同事男的女的說英語都不好聽。
路過路人 回複 悄悄話 不介意,介意也沒有用,就不介意了。你最後那個小故事好可愛 :)
hagerty 回複 悄悄話 無數三哥的成功經曆告訴你,口音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說話的內容。
SnowFallingOnWater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如果是第一代移民,有口音是難免的,重要的是講話時要把音發準並且用詞準確,有點口音沒有關係(隻要不是太重的口音)。 中國人對口音很看重是因為怕其他中國人judge.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口音重不重要要看環境。外國人太多(尤其是進入社會中上層的外國人多),本土口音就不重要了。但是在本地人占主流的社會,比如日本,美國多數城市,外國口音重會嚴重影響就業機會和與本地人的交往程度。如果一個公司的上層都是本地人(這裏的本地指母語是本國語言的人),那麽有口音的人要想向上爬會有更多問題。

畢竟語言是交流用的。如果一個人的口音影響了交流,或者增加了聽眾的信息接受障礙,那麽就不能不說是一個缺陷。還有很多外國人的問題不隻是口音,而是他們的英語水平有問題。比如中國人經常用錯單複數,不分過去時現在時(我自己也常犯這樣的錯誤),因為中文不是通過改變名詞動詞本身來體現這些狀態。還有即使受了高等教育的中國人英語詞匯量也可能很有限,除了日常用詞和專業用詞,基本不能運用更豐富或更生僻的詞匯。那麽在母語是英語的人眼裏,這些外國人的英語水平也還是有限的。
周老虎 回複 悄悄話 因為中國人從小聽著“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閉眼!!”長大,深受"標準普通話"的影響,你要不把中文說得字正腔圓都羞於開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