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車開入這座陌生的城市
那是從來就沒有見過得霓虹
。。。。。。
有沒有人曾告訴你我很在意
在意這座城市的距離。。。。。。
相信很多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麵對陌生的人群和陌生的一切,心情不免孤單和淒涼起來。尤其是來到一個遠離家鄉、萬裏之外的異國城市,自己的身心頓失依靠、倍感失落彷徨的內心無處安放。
陳楚生這首《有沒有人告訴你》,描寫一座沒有了心愛之人的城市,它立刻變得遙遠和陌生,立刻產生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你可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當你風塵仆仆奔赴一個從未去過的城市,去見你心愛之人。此時此刻,這座城市是一個親切無比的目的地,它跟你的距離,等同於你跟愛人之間的距離,那就是沒有距離。那座原本與你無關的城市有你的愛人,它就不再陌生,就不再有距離。
有些人初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容易墮入一場快速的戀愛,多半是因為內心的孤單和那種沒有著落的漂浮感覺。而讓自己不再孤單、安心下來的最簡單辦法,似乎就是給自己找一個伴侶。究其根由,為了拉近自己與城市的距離,讓自己融入新的生活環境,安定漂浮的心,才是這一切的緣由。
忽然記起以前讀過一本書,書名不記得了。書上這樣說,黑格爾曾批評孔子學說,認為老孔那一套思想不成體係,更不是哲學,指其缺乏西方哲學具備的係統和邏輯方式。我曾以為然。但這本書的作者卻指出,如果按西方標準來判斷“哲學”,孔子學說不是“哲學”;但假設哲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讓人獲得一個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即所謂的“心安”,並以此來衡量孔子學說的話,那它就實實在在、從頭到腳是一種哲學。此哲學,非彼“哲學”,但還是哲學。
讀這樣的書,我有茅塞頓開之感。這樣的書,讓我如遇知己、如遇良師、如回故鄉。
於是我找到了自己安定漂浮之心的方法和處所,找到了拉近一座城市距離的妙計,找到了自己與這個世界彼此貼近的根本之策,那就是逛書店。
小愛、丫蛋和我,我們仨都愛逛書店、愛看書。丫蛋從小受我倆影響,跟一幫小朋友在外麵瘋完回家,也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在那裏閱讀、學習。這成了她的習慣。
上周末,我們去了QVB對麵那家Kinokuniya Book Store(紀伊國屋書店)。書店營業麵積不小,占了這座大樓整整一層樓。裏麵既有英文書、日文書,又有大量中文書報雜誌。既能讓小愛和我看中文書籍,又能讓中文文盲的丫蛋讀英文書。
說到紀伊國屋,想起我們去日本時,去過那裏的紀伊國屋新宿店。一共10層樓的新宿店,給我第一印象就是日本人愛書,日本是愛書人的天堂。這麽大的書店,人來人往,買書付款要排長隊。除了日本書籍,各種英文書很多,中文書也有。而這樣的大書店,日本有無數。單單紀伊國屋,國內就有64家。國外有30多家,包括澳洲悉尼這一家。美國最多。後來我們還在日本不同城市,逛過好幾家不同的大書店。對於日本書店的處處為愛書人著想的服務、五花八門的書籍品種和無處不在的書攤、書市欣羨不已,口水直往肚子裏吞。
在悉尼,除了QVB邊上這家紀伊國屋,我們還喜歡300米開外的那家Dymock’s書店。它是悉尼最大的英文書店了。以前後麵那條Pit街上還有一家好大的Borders,後來關門了。我們全家心痛了好一陣子。
不過現在我要介紹一下悉尼的中文書店。悉尼的中文書店就像我家後院裏的竹筍。春去冬來,舊的去了,新的又長出來。現在最新一批,其中有3家以賣書為主的,全部頂著“新華書店”的牌子。也是我的最愛。
那天我去了Hurstville的那一家新華書店。跟老板老黃寒暄幾句後,征求老黃的同意,拍了幾張照片。我告訴他我要把他的書店推薦到網上去,讓大家多多地來買書。好書店需要大家一起捧場阿。老黃雖然心中大喜,但表現出來的,還是讀書人比較含蓄和沉著的態度。
老黃和幾個誌同道合的愛書人一起投資,在悉尼辦了這3家中文書店(他說另外在墨爾本還有2家、布裏斯本1家)。以前那些各自為戰的書店,不能長久生存的主要原因是同行間不必要的競爭消耗了書店自身的必要盈利。現在整合成功,書店的前途顯得比較光明。我這個愛書人也跟著一起高興。老黃和書店這幾張照片,因為都是手機拍的,不太清晰。
現在網上購書雖然方便,在悉尼買國內出版的新書還是主要靠老黃他們開的書店。卓越網購,郵費較貴。小愛上次回國,帶了不少書回來。那也隻能偶爾為之,遠水解不得近渴的。有時朋友回去,老老臉皮求人帶書。那更是不能一再重複的。書多重阿,每人托運量才20公斤。
如今網上電子書滿天飛,我卻還非常老套地喜歡捧著一本書來看。以前Borders裏麵還可以拿著一摞書,坐下來。叫上一杯Latte,邊喝邊翻書。可要指望老黃也賣咖啡,再弄幾張桌子擺上,顯然不現實。地方不夠,再說老黃會讀書,未必懂做咖啡。好在我每次在店裏翻書,總能聽到老黃放一些雅俗共賞的音樂、電視劇什麽的,在那裏娛己娛人。
三店聯合,加上跟國內新華書店合作,老黃店裏的東西常常更新。新書、新DVD吸引各種愛好和品味層次的顧客。看看,最新的鄧紫棋album
說實話,並不是每次去書店就會買書。可我就是喜歡逛書店。來悉尼那麽多年,那些曾經存在的,或者仍然存在的書店,陪伴我度過了很多精彩的春夏秋冬。因為這個原因,我對這些開中文書店的老板們有一份特別好感。心中時時感謝他們,為愛書人增添了一處親切的場所和一片心安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