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核手記

用一顆清澈純淨的心,去品味多彩的人生
正文

蘋果

(2014-02-20 20:00:33) 下一個
        來美國以後,幾乎每一年秋天我們都要到鄉間的果園摘蘋果。剛摘的蘋果特別新鮮,那份清脆甘甜與爽口,是從超市裏買來的蘋果遠不能比的。手裏拿著新摘的蘋果,輕輕貼近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氣,一股淡淡的清香悠然而來,頃刻間沁人心脾,這是清晨露水的氣息和秋天特有的、成熟的果香。
        我對蘋果產生特殊情懷,是從來到美國之後,特別是在三個孩子降生以後,可能是因為我的三個孩子都喜歡吃蘋果吧。更多關於蘋果的趣事,我是從孩子們身上知道的。。。

九月下旬的一天,我那一對兒雙 - 五歲的叮叮和咚咚,每個人頭上頂著一個紙做的鍋從幼兒園學前班放學回家了。這淺藍色的紙鍋帽子是他們在學校裏做的手工。這天是約翰尼 · 蘋果核(Johnny Appleseed)的生日。十歲的女兒幾天前就告訴我,在他生日那天一定要帶一個蘋果到學校。學前班的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這一天要穿蘋果顏色的衣服 - 紅色、綠色或黃色。而我的女兒呢,從家裏新摘的一籃蘋果裏拿走了一個紅彤彤、光亮亮的蘋果,黃裏透紅宛如小孩子害羞發熱的紅臉蛋

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校長貝勒博士今天裝扮成了約翰尼,在學校的樓門口給學生們發蘋果。在我女兒的五年級班上,老師帶領大家對蘋果進行了一番研究之後,一起興致盎然地吃掉了帶來的蘋果。

這一切聽起來真有趣,誰又是約翰尼· 蘋果核呢? 原來他原名約翰·查普曼 (John Chapman),人們親昵地稱他約翰尼 · 蘋果核。約翰尼出生於1774年美國早期開墾時代,父親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的一名戰士,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我的孩子們驕傲地告訴我,老師說約翰尼就出生在麻薩諸塞州的萊門斯特(Leominster)小鎮,離我們家不遠,應該算是我們兩百年前的街坊呢。

孩子們知道的可比我們這些大人多得多:

Johnny Appleseed 走路不穿鞋子!”

“他拿錫鍋當帽子!”

“他在野地裏用鍋來撒蘋果種子!

約翰尼· 蘋果核真的是了不起!很難想象出生於美國最東部的他,在那蠻荒的時代光著腳,頭頂著鍋,孑然一身在千裏之外種蘋果、種蘋果、還是種蘋果。約翰尼·蘋果核窮盡46年時間在荒野撒播蘋果種子,開墾蘋果園,夢想用蘋果樹將荒原改造成家園!

後來我從美國的兒童讀物和迪斯尼1948年製作的動畫短片裏了解到,在1802年,約翰·查普曼帶著16筐蘋果種子渡過了俄亥俄河,他是把裝種子的筐捆在兩個獨木舟上在水裏運輸的。過河以後,他把種子駝在馬背上或是自己背著到處撒種,建設苗圃。約翰尼在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的大部分地區和包括現今的西弗吉尼亞州北部縣種植了大片蘋果樹。有人估計,一生種植的樹木和果園覆蓋的土地麵積達10萬平方英裏,即26萬平方公裏!

約翰尼是一個善良淳樸的人,素食主義者。他種的蘋果樹隻賣幾分錢,有時幹脆分文不取。 他衣著簡樸,不修邊幅,穿著用蘋果樹換來的衣服,或者幹脆在麻袋的中央剪一個洞當套頭衫穿。據說他大部分時間光腳走路,偶爾也會穿別人不要的鞋子。他是開墾時代少有的、墾荒而不帶刀和獵槍的人。物質生活對這個人來說並不重要。精神方麵,約翰尼是一個基督徒,他有著虔誠的信仰並且到處傳道在他還在世時,就成為了一個傳奇。

1845年約翰尼· 蘋果核去世。人們很懷念這位非同尋常的開拓者,美國於1966年為他發行了紀念郵票;在萊門斯特小鎮他的出生地,矗立著一塊花崗岩紀念石;還有一條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門斯特小鎮上的小學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兩百年來,約翰尼 · 蘋果核播散的蘋果種子在美洲大地生根、開花,碩果累累。美國成為世界上產蘋果最多的國家蘋果已經成為美國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難怪美國人對於蘋果情有獨鍾,從其對公司的命名“蘋果公司”,和大都市的別稱:紐約 -“大蘋果”(The Big Apple)中可見一斑。此外,美國還有遍布全美、有著兩千多家分店的美式連鎖餐館“蘋果蜂 (Applebee’s),以及有著六十幾年曆史的時裝品牌 -“蘋果核”(Appleseed’s)。更不用提每年金秋各地舉辦的各式蘋果節了,讓人重新拾回童年時代記憶中的那一籃蘋果的幽香

中國有一句古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想這正是約翰尼 · 蘋果核與今天盛產蘋果的美國之間最好的寫照吧。

        蘋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樹之酸甜可人的蘋果啊,關於你究竟可以展開多少精彩絕倫的故事呢!

 


1871年哈珀的新月刊雜誌插圖
John Chapman from the Harper's New Monthly Magazine, 1871

(原創,著作權保護,請勿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