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安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墓碑》節選14 官逼民反-雲南的騷亂和暴動

(2025-10-04 06:38:21) 下一個

《墓碑》節選14 官逼民反-雲南的騷亂和暴動


 

雲南少數民族性格驃悍好鬥,都有槍支武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經常出現民族騷亂和暴動。民族騷亂和暴動的原因比較複雜,不全是“大躍進”造成的。但是,不可否認,農業合作化中的過激政策、大躍進中的失誤,群眾生活太苦,至少是民族騷亂和暴動的重要誘因。

 

現將有記錄的騷亂和暴動的曆史資料抄錄如下,供讀者參考。

 

昭通地區昭魯二縣結合部事件

 

《昭通地委關於昭魯二縣結合部暴亂事件的情況報告》說:

 

昭魯結合部4 個區、20 個鄉,46 名土匪暴亂。1958 年11 月25 日晚,46 名土匪殺害鄉營業所幹部1 人、服務員2 人。26 日淩晨,先後殺害幹部10 人,打傷7 人。他們提出“反對三化”、“反對公共食堂、反對托兒所”、“反對日夜苦戰”的口號。我方組織力量即時圍殲,曆時5 天,共捕獲匪180 多人,其中公開出麵暴亂的50 多名。打死12 人。此外,大理與永勝交界處,在國慶節前發生暴亂,口號是:“反對公共食堂”、“反對苦戰”。打死叛匪幾人,還有7 人外逃,大部分被爭取過來。

 

祿勸縣大鬆樹新村煤礦暴亂

 

1958 年10 月26 日,雲南省祿勸縣大鬆樹新村煤礦發生了以李光榮為首的“中國人民起義軍”的反革命暴亂案。次日,暴亂首犯及骨幹均被民兵擒獲。28 日,平叛工作組到達出事地點,共拘捕117 人,大搞逼供信,打死24 人,打傷致殘36 人(致死7 人),判刑50人。平叛有嚴重擴大化問題。

 

金平縣崇崗公社老街管理區鐵匠寨事件

 

1958 年12 月27 日晚8 點30 分,元陽縣毛草坡、金平縣崇崗公社鐵匠寨、芭蕉河、鐵良寨、河頭寨等四個村子43 個人為骨幹及部分群眾共70 多人,持火槍15 支暴亂。他們攻打老街鄉人民委員會,搶走布匹、衣服、膠鞋及零星百貨,還搶走現款1300 多元。打死糧食局幹部1 人、售貨員1 人。攻下老街後就煮飯吃。鬧了五六個小時,43 個人上了山。

 

宣威事件

 

1960 年12 月24 日晚,雲南省宣威縣阿都公社發生了反革命暴亂,波及增平、翠華、兩個公社。這一帶是雲貴兩省結合部,周圍駐有鐵道兵兩個團和3 萬民工。有的叛匪就在軍隊駐紮的村裏活動。暴亂涉及13 個管理區的37 個生產隊,共417 人。其中生產隊長以上的幹部及財貿人員、小學教員138 人,占暴亂地區幹部總數的9%。其中有公社黨委委員2 人、支部書記7 人,黨員47 人,團員45 人。在暴亂中,被殺幹部13 人、群眾1 人,搶走短槍11支。25 日我部隊到達後匪眾即鳥獸散。26 日叛亂基本平息。

 

這次反革命暴亂是今年7 月28 日開始醞釀的。叛匪番號叫作‘中建中央司令部雲南分部’,號稱4 個團。暴亂起來的是一個‘團’。其餘在宣威的寶山、雙河等6 個公社,及鐵道兵五師24 團所屬的民工中建立的三個‘團’,共2000 多名匪徒。在暴亂前夕被我一網打盡。

 

到11 月25 日止,主要匪首除徐汝俊1 人被斃以外,全部捕獲。經過審查,在39 名‘營職’以上的叛匪骨幹中,地富反壞占54%。

 

在這次暴亂中,反革命分子針對三麵紅旗和我們工作中的缺點,提出一些政治口號欺騙群眾。如,‘實行第二次土改,平分土地到戶,不交公糧,不賣餘糧’、‘解散公共食堂,糧食分到戶,隨便吃飯’、‘恢複自由市場,不要糧票、布票、飯票’,暴亂來以後,又提出‘土地回老家,土地各還各’等口號。

 

根據我們的調查,暴亂地區的群眾對我們工作中的某些缺點是有意見的,主要有這樣一些問題:1,糧食統管。群眾說:“口糧三百二,牆上一行字。”群眾的口糧自己看不到,摸不著,隻是掛在牆上的一行字。2,食堂辦得不好。管理不民主,不公布賬目,吃飯不公平。山區居住極分散,有的住家離食堂二三裏,最遠的二十裏,還不準代老人打飯回家去吃。3,共產風,搞“萬頭養豬場”平調了生產隊和社員的豬,收回了社員開的小片荒地。4,生產指揮上要求“規格化”、“一字平”,該鋤草時公社讓搞積肥突擊運動;該收莊稼時公社讓割茅草。5,幹部作風不好,脫離群眾。

 

1960 年12 月2 日謝富治向周恩來總理匯報時說:“關於宣威反革命暴亂,經過雲南省委、昆明軍區和公安部隊工作組協同地、縣委進行了半個多月的工作,案情已基本查清。今年以來,西南三省發生大小暴亂12 起,其中四川5 起,貴州5 起,雲南2 起。”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第十章 《大饑荒中的雲南》第七節《騷亂和暴動》)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