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天涯

人生是霧,文字是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淺說阿裏山

(2007-12-01 01:19:35) 下一個
淺說阿裏山

唐夫

阿裏山為天下名山還不到百年。其來歷,據說兩個世紀前,有個鄒(曹)族酋長叫阿巴裏,他打獵腳板硬,愛翻山越嶺,到那裏總是滿載而歸,鄰居族人也隨之入山,笑起來,就歡喜這麼叫。

其實,阿裏山非一山一峰,而是由大塔山、塔山、鬆山、烏鬆山、鹿堀山、獅子頭山、祝山、萬歲山、兜山、千人洞山、光崙山、大凍山、火炎山、篤鼻山、對高嶽等15座山組成的山脈,隔楠梓仙溪與玉山相望。觀地形,我看那一帶仙氣充盈,是悟空造化座胎之地。

登臨這樣的曲折幽境,當然趣味盎然,氤氳的森林氣息如香檳美酒沁人心肺,各種花草枝葉點染,五顏六色在碧綠的底色上,分外爭豔。阿裏山護林標牌有不許抽煙告示,其空氣之純淨已經“舉世無雙”了,還這麼“憂心忡忡”,真觸目感懷。然而,最有趣的是道路險峻,則無需以手撫膺,溝壑迂回又開胸闊目,山勢連綿延伸,雲煙撩目如幽,飛湍瀑流象白鏈掛弦,更兼青黛如畫迷彩,觀之令人心動神怡。

登上山巔,足踏修葺在道的木板梯形山道,一段兒之字,一段兒半弧,一段兒陡峭,一段兒平坦,寬一米多,護手扶欄堅實可依,老幼皆宜,循級攀援,急緩自便,化險情為舒適,變絕境平安,無叢生雜草蛇蟲襲臨,悠然閒情信步,循級上下自如。

我深信,要周遊世界專看風景,在這裏肯定不僅僅是裝飾別人的夢。說來,見識阿裏山魅力,來了才知道!

穿山越嶺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名聲寰宇的神木,那蒼峻挺拔,歲越千秋,粗壯筆直的巨樹為天下奇觀。神木之所以神,筆直粗壯,高大茁壯,曾被太君當為山神敬拜。它是樟科類樹木,屬紅檜木,珍貴如植物中的熊貓。小時候聽外婆津津樂道,她的兩口紅木箱存放衣物不生蟲,當為鎮家之寶!不知是否屬於此類。據說這地球上除了美國的黃石公園而外,阿裏山脈是唯一生長“天材”的勝地。這些神木中最大一顆樹齡約有三千多年,胸圍二十公尺。在我大清人民政府兩百多年若愚大智的麾下,尚不知有世界珍奇;而易手三年就被太君郎的個鬆下東東瞭若指掌,三十萬顆都數得一清二楚,那開發計畫設施定製是盡善盡美,隨著專門建造的阿裏山鐵路(瘦小車道,至今仍為客運),穿越森林,巨木浩浩蕩蕩運往日本。但那時候的阿裏山依然不減雄風,似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資源。1911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的普來氏(William Robert Price)對臺灣的生態體係有詳盡的探察,他受過精良的植物學訓練,留下真實歷史記錄:“阿裏山樹木平均直徑超過三公尺,平均高度達50公尺,樹齡均過兩千多年。” 想想,那是什麼樣的森林,難怪葡萄牙人喋喋驚叫美麗島。大自然辛苦250萬年才培育出來的“天材”,在二戰之後,國民政府治理乏力,被三下五除二毀得所剩無幾。幸好臺灣今天還不是復活節島。

  但我們站在這直徑幾米之粗,幾十米之高的巨木下,看蒼勁中呈現的楮紅色調,直撐條條紋理,夾雷帶電,呼風喚雨,在千山萬壑中,昂然獨立數千年不倒,妻說那是詩意,我看倒像散文。為此,我們共同聚焦,緊縮渺小的目光,悄悄順著樹杆上延,頭頂與頸項從零倒折為九十度,真是久仰、久仰!直到酸痛。這筆直的樹尖篷散如發,樹頂枝葉茂密,空隙極目雲天,在蒼白清幽裏擁擠粹片,仿佛閃電被巨木長臂劃為殘渣,夾在裂縫,默默流露出不可名狀的豪邁。站在樹下也能感受無聲的巨爪,以神奇的力量,緊緊抓住大陸,一根根筋藤象利刀鋼鑽伸入地殼,劈開山石,筆直的軀幹用勁爆發裂縫,像筋肉暴突的舉重冠軍,挺拔而舉,不知是想扔蒼天,或是砸地球?

那一站,我突然感覺天地變小,人也變小,萬事萬物變小,唯有這茁壯堅挺的巨木龐大,鱗鱗蒼蒼的龐大,默默無聲的龐大,讓我想到範仲淹曾說: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

問妻:這樹倒底還憂什麼?
妻曰:憂你在發神也!

一笑了之。

2007/6/16 7-11 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