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天涯

人生是霧,文字是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銼刀功夫

(2007-11-30 16:36:15) 下一個
銼刀功夫

我端了七年銼刀,小有體會,而今借得閑假,當茶餘飯後談資。
當年是鉗工一出招,憑此可知行家深淺,道行幾何。

說來各行功夫,必須神到意到氣到,使用銼刀也不例外。當然,有氣提氣,無氣提腰,軟腰乏氣的,就拍打老三篇放屁,便可開始。注意,銼刀使用平麵為主,斜麵為輔,球麵時有時無,基本功在平麵,花架子在球麵。

先看虎鉗高度,應在胸膈下與肚肌之間,下焦上逆,上焦下傾,中焦穩定左右,交相呼應,如球隊中鋒,棋盤河界。端銼刀以手肘平行,前進後退自如,斜身側步,掌、肘、肩、為等邊三角狀,推重收輕.

初起銼刀紋路摩擦工件,平行似微風吻湖,漸進若帆船采蓮。勢起如狗啃排骨,虎虎有聲,錯落有序;勢畢若睡獅覆草,安穩自如,蓄勢待發。一把銼刀在手運行,為弓擊琴弦,有高山流水之聲,比首陽山粟之意,強攻弱回,象行軍作戰,開合並放。當年孫武揚戈上陣於外,孔明沉思運籌在內,莫非如此。其隊形排列,皆眼前工件一一,無不聽從號令。最是那銼沙應聲而出,銀光閃閃,如天女撒花,其勢滔滔,屑鐵如泥之利,雖幹將莫邪在世,不可比也。

手持銼刀不可僵硬,柔和如玉女穿梭,也有單邊撩掌。至於猿猴墜枝,白鶴亮翅就不不必啦。當太極論,楊式粘勁,陳式簧勁,吳式綿勁,孫式紮勁,兼收並容;持巧力,揮巧勁,使巧形,借巧勢。力由足起,過腰間,達臂膀,隨肘致腕,達指尖。一動似萬馬奔騰,千軍上陣,那運動的手臂胸肌,一股股起落如山,筋骨暴突,其狀之美,其情之昂,讓秋水紅娘看見,莫不呯呯心跳,不知東西;為閨房小玉所視,久久麵紅耳赤,凝然進退....., 皆如夢令矣!

據說,世界名車勞斯萊斯皆手工做成,但不知那些鉗工可與唐夫切磋一二。
誰知我一但為文,變無足奇,今生今世再無緣銼刀耶!
嗚呼!那失去的銼刀......, 以及我那筋骨暴突的年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