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從頭到尾看過三遍,隨意翻來翻去若幹回。時有所感,但從來沒有想過要寫出來。你想啊,《紅樓夢》是可以隨便評說的嗎?那麽多紅樓專家學者,傾其一生就做一件事,就是讀紅樓想紅樓評紅樓拔高紅樓折磨紅樓,各紅學派別之間的論戰混戰,對紅學研究的研究,批評的批評……那麽多人靠這個吃飯,寫出的文字得有多少萬萬了,咱抄起紅樓隨便看看故事的人,哪裏插得上話,寫出來就更不敢了。
《紅樓夢》被說得神乎其神,簡直就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專家們需要占住這個高度,這樣才可以讓我這樣的白丁們仰視。當紅樓看了數遍,人又到了一定年紀,鬥膽一想,什麽學問什麽權威,我看個小說,讀讀故事,有點感想,扯些“閑言碎語”總可以吧?
一看紅樓:看愛情
第一次看紅樓好像是在七十年代後期。爸爸手裏有一套四卷的豎體版本。青春茂盛的年紀,又還是禁忌無數的年代,抓住了《紅樓夢》,瘋了似的,照直了就奔著寶黛的愛情故事去了。那是看得天昏地暗,肝腸寸斷。黛玉每每的嬌嗔猜忌相思哀怨流淚絕望,都會讓我感覺心疼神傷暗無天日。每每寶玉的小心體貼癡言呆語海誓山盟,我都覺得暖心踏實又翻江倒海,加如履薄冰。這是啥狀態?年少的瘋癲唄!
寶黛間的一塊絹子,一副詩稿,一碗羹湯,幾許凝望,都能讓我感覺身臨其境,痛在其中。每次黛玉誤解失望決絕的眼淚喘息病臥甚至咳血,都能使我血流加快暈頭漲腦如臨末日。每當寶玉為了黛玉瘋癲犯癡,家人慌亂求醫上下亂成一團時,我反而心下舒展替黛玉欣慰。當賈母等背著寶黛訂下寶玉和寶釵的婚事,我悲憤絕望,覺得這等老太太是天下最壞最狠心的人,比黃世仁他媽還壞。當寶玉寶釵結婚禮樂聲傳到奄奄一息的黛玉房裏,黛玉孤苦無助,悲中焚詩,更囑下人期望魂歸故裏,最後氣絕身亡香消玉殞……好家夥,當時感覺像是誰要了我的命似的,撕心裂肺,手腳冰涼。
這種感覺也隻有那個年紀才能滋生,有足夠的荷爾蒙足夠的夢想空間和相當的社會禁錮。很傻很天真,但也彌足珍貴過期不候。
二看紅樓:趕時髦
後來八十年代紅學甚囂塵上,紅學研究文章鋪天蓋地,一個比一個聲大,文學社會政治意義被拔得高到嚇人。又聽那誰誰說《紅樓夢》最少要看三遍,不然就等於沒看過。這下我這小資的外衣就有點穿不住了。算不上文學青年,內心還是很想當個文化人的。既然《紅樓夢》被大家們當政治當曆史當紅寶書當聖經讀,一片誠惶誠恐,我也跟風湊趣,又讀了一遍。這次看的好像是自己買的三卷橫排的版本。說實話,這次讀得很沒有意思,感想也不多,印象也不深。皆因為刻意造作,沒趣找趣。
雖然還是時不時地被寶黛情事勾引著,但還是硬著頭皮去書中找尋封建社會的糟粕,封建大家庭破落的必然性,黛玉一個弱女子敢於蔑視封建科舉官場的智慧和勇氣,寶釵心甘情願地維護腐朽封建禮教的嘴臉,市井百姓對於豪門大戶的醜惡本質的揭露戳穿和鞭撻,曹雪芹沒準也許可能的對於封建社會腐朽的失望和批判的初衷,高鶚可能也許大概的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弄巧成拙企圖讓封建社會苟延殘喘的徒勞之舉……
這架式,哪是看小說享受呐,簡直就是一個沒心沒肺讓主流意識牽著鼻子走的腦殘啊!
再看紅樓:自由散板
第三次看紅樓,是這兩年的事。前些年回國買回了一套上下兩冊的版本,心裏感覺踏實了。我應該屬於那種去荒島隻能帶一本書,那就帶《紅樓夢》的人。可總是沒機會流落荒島……這些年看現代小說比較多,某天瞥見書架上被束之高閣的《紅樓夢》,突然就懷念起了那種沉醉其中享受逍遙的踏實心境。於是就開始了這三讀紅樓。
這次書放在床頭,隻在睡前看一會。沒有目標,沒有期望,沒有束縛,就是讀一本小說而已。很多時候看到某處,感覺人物亂了,就往前翻看,反反複複,不急不忙。所以這次何止讀一遍,兩遍三遍也有了。同以往的狂風暴雨式的死磕和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曲解不同,很多細節和感受往往是在不慌不忙中才能注意到。
聽到電影名字“金陵十三釵”後,就想到《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可怎麽也拎不清到底是哪十二釵。這次看時,前後翻了幾翻,知道這十二釵的出處主要是第五回,寶玉“遊幻境指迷十二釵”。可是腦子裏還亂著。書中的主要年輕女性比十二個要多得多,一個“冊”怎麽放得下。細看,才注意到,書裏說到了寶玉發現了十二釵的“正冊”,應該是主子級別的女子,另外還有十二釵“副冊”,應該是比丫環高比主子低的妾和親戚類的人。還有一個所謂“又副冊”裏的十二人應該就是比較主要的丫環級別的人物了吧。可到底這三冊十二釵都包括了誰,書裏並沒有具體名列。根據書中寶玉夢裏看到的言詞和《紅樓夢》十二支詞曲,正冊的十二釵能猜出個大概。而副冊和又副冊的名單,單單從字麵上,是找不出來的。既然是懶散讀小說,就別那麽認真了。反正想知道什麽,上網隨手既得,應有盡有。
十二釵正冊裏麵有王熙鳳的女兒巧姐,對此有些不解。除了她“主子”的身分外,她對於書中的大部分情節沒有什麽重大影響。也許是因為巧姐的命運對整個家族的結局賦予了些理想的寓意,也或許因為老曹同學要湊夠這三冊十二釵也不是那麽容易吧!
更多胡扯,下回分解。
排序,值得欣賞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