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who

為那無處安放的心情
正文

直航台灣(1) – 寶島初印象

(2018-06-29 09:41:53) 下一個

直航台灣(1) – 寶島初印象

 早就想去台灣。拖來拖去,今年才成行。老公因工作關係曾多次去台,對那裏比較熟悉。記得老公去台灣時,兩岸還沒有直航,來往大陸,一般要轉道香港。這次先回北京,然後乘國航直飛台北,很是便捷。想起那些年兩岸就包機直航的各種磋商談判,囉嗦了好久。現在直航了,竟想不起當時兩邊都囉嗦些什麽了。曾經的“曆史性”突破, 如今看來不過是稀鬆平常的事。人與人,黨與黨,派與派,曾經的恩恩怨怨烽煙連天,事過境遷,回過頭想想,常給人這個感覺。

 (一) 平和的台灣人

台灣人大多心平氣和,友善,守規矩,敬業。和他們聊天感覺輕鬆,不用繞彎子,沒有莫名的禁忌。在美多年,接觸過很多台灣人,對台灣腔(台灣人講國語)已經很熟悉了。特別是近期一直在聽蔣勳的 細說紅樓夢,幾乎開始喜歡他那極富文人氣質、儒雅溫潤的台灣腔了。此次實地體會,發現當地的台灣人說話也都透著某種韻味和教養。他們大多語氣平和,講話節奏比較慢,用詞文雅。

一個城市的的哥永遠是這個城市形象的第一製造人。我們接觸的每一個台灣的哥都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禮貌職業,有問有答,沒事則不多言。所住酒店的員工更是敬業,有求必應。每次進門他們都起立問好,出門都幫忙開門。剛剛在老家北京呆了幾天,麵對這巨大反差,我一下子都有些受寵若驚了。一次在高雄的街頭,手上有個空飲料瓶子,剛好一個拾荒婦人在邊上,就隨手把瓶子放到了她的袋子裏。她禮貌又文雅的一聲“謝謝”讓我心頭一動,馬上回了一句“謝謝你”。這就是以禮相待的結果。 

心平氣和,言語文明,是社會大環境的折射。牢騷滿腹,髒話連篇,同樣反映一個社會的心態。 

事後琢磨了一下,發現以台灣人這樣的語氣和語速,很難插進去我們習以為常的國罵和其他不雅的語氣詞。不信試試看。再試一試用我家鄉的地道的北京腔說話,好像不加進去相當數量的國罵和抖機靈的助詞,還真有點不倫不類呢。 

和大陸同胞比起來,感覺台灣人更關注自己的生活和社會現實,更務實。由於是民主社會,他們很自由地褒貶時政,但不是空談,而是從自身的利益考量。 

在台北想去看看總統府和二.二八公園。一路上看到不少路障,有些道路暫時封閉了。到了二.二八公園,發現整個園子用鐵網路障給圍起來了,幹脆關門了。沒能進去,感覺有些遺憾。總統府周圍當然也是戒備森嚴。後來聽一個的哥講,因為那天有示威遊行,所以當局才有如此舉措。遊行的主題呢,是由年金改革引發出來的。部分軍人及公務人員的退休年金和福利因為當局的一些改革而減少或取消,所以引發不滿。對此,這位的哥是很有些看法的啦:你們什麽事都不做了還拿那麽多錢,現在事情變得合理一些,你們就吵吵鬧鬧,我們每天辛苦工作的都還沒抱怨那麽多哦! 聽到這位的哥的一麵之詞,我心裏因為沒進去公園的遺憾立馬少了些。民眾積怨到一定程度,有合法的表達不滿的方式和渠道,這是一個健康民主社會的標誌。對社會有所不滿,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一個社會如果聽不到任何不同聲音,永遠一片和諧,那這個社會肯定是不健康的。我想.二八”的烈士們所要抗爭的,無非就是這樣的表達不滿的權利和自由吧!

  park228

(二.二八公園)

(二) “去中國化”了? 

前些年總聽到大陸媒體批評台灣當局“去中國化”、“去蔣化”等等。但去看了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士林官邸、忠烈祠等,感覺非要去一去就讓他們去一去吧。有如此恢弘的殿堂戳在那裏,曆史也不是那麽容易抹殺掉的。如果哪天這些殿堂真的改換了門庭,也隻能說是曆史的選擇吧。把“大中至正”改成“自由廣場”,俗是俗了點,但我還真沒多大意見。少些個人崇拜,體現了公民群體的底氣。如今大陸的偉人塑像比以前少了很多,好像沒有聽見大陸媒體對此冠以“去某化”的帽子吧。北京四九城的城門樓子被拆了多少,孔老夫子被捧了批、批了又捧,有人說過“去中國化”嗎? 

早聽到一個說法,中華文化在台灣保留得比大陸好。雖然沒有細究“文化”的定義,但去看中正紀念堂時,著實被兩旁的“國家音樂廳”和“國家戲劇院”震撼到了。兩個如同故宮太和殿一般恢弘的紅柱金頂的中式大殿,分列於自由廣場兩側,坐落在藍頂白身的中正紀念堂和廣場牌坊之間。建築大氣而精致,金瓦大頂的強大氣勢,昭顯出一種華夏風采的雋永和堅定。感覺它們所傳遞出的中華人文氣息比“國家大劇院”要真誠,更能接近人心。 

drama house

(國家戲劇院) 

因為之前從未曾留意過這兩個建築的信息,直到身臨其境,建築的龐大和輝煌的色彩鋪天蓋地砸過來,感覺有些懵掉了。這應該是兩個大大的意外驚喜。這個建築園區,除了中式大牌樓,仿效北京天壇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八角藍色琉璃瓦大頂的中正紀念堂,兩側對稱的中式金瓦大建築,還包括園區外圍回廊和中式庭院,很有天圓地方的韻味,很有“文化”的感覺。 

 zhongzheng

(中正紀念堂)

  squre pailou

(
廣場牌樓)

後來看到的國父紀念館、台北故宮博物院、忠烈祠等等,都是典型的傳統中式建築。這些建築都維護修繕得非常好。想到這樣的建築在台灣將來會不會也越來越少呢?早年從大陸來台的那幫人已經退出曆史舞台了,今後誰還會費時費力地搞這樣的東西呢?北京的老建築更是早就拆的差不多了,新建築……不提也罷。 

另外,從台北到高雄,看到了太多的裝飾繁雜到眼花繚亂的中式廟宇,內部更是金碧輝煌、極盡榮華之能事。媽祖廟最多,也有觀音玉帝等佛道教廟宇。當然還有奉祭鄭成功的廟宇。見到一處廟堂,一時搞不清主題,老公問:這裏拜的是哪路神仙?答曰:關老爺。這些建築往往夾在狹小擁擠的城市街道裏,香火旺盛,香客如潮。各種儀式,各種聖節,各種佛語招貼花紅柳綠,看似淩亂,卻也佛俗兩不擾,廟裏廟外,日子過得井井有條,亂中有序。不知這眾多廟宇是不是也體現了對中華文化的某些繼承呢?

(三) 統獨在民 

從北京的灰霧彌漫到台灣的山清水秀,很難讓人不感慨點什麽。天氣很熱,但看到不少台灣人在公共場所戴口罩,包括很多年輕人。和北京人聽天由命的氣概比起來,我不由暗自苦笑。不至於吧,你們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當然,台灣人認為壞空氣都是大陸那邊吹過來的。我試圖辯解,但到底心虛,辯解基本無效。怎麽辦,一衣帶水,無可遁藏啊! 

早有耳聞,說大陸收緊對台旅遊,致使一些台灣旅遊業者生存堪虞。到高雄還真聽到當地人確認此事,說一些酒店因大陸遊客銳減而關門了。在高雄旗津島的踩風大道上,我們騎著四輪雙人觀光車,吹著海風,沐浴著陽光,一路暢通無阻,幾乎沒見到什麽遊人。偌大一個海濱公園,陽光沙灘棕櫚樹,絕好的旅遊資源,卻空空蕩蕩,感覺實在有些可惜。 

生意不好做,百姓當然對政府不滿,覺得現在的台灣當局成事不足。說起統獨之事,感覺一般百姓是持現實的不獨不統的態度。一位的哥說得直率:我們這裏是民主社會,大陸不是,怎麽統呐?他也知道,的後果肯定不太好。所以還是維持現吧。 

qijing blvd

(
空曠的旗津島踩風大道)

是啊,台獨的後果誰也擔不起。政客們嘴上當然不饒人,嘴硬是他們的職業。可麵對現實,一個膀大腰圓財大氣粗,一個細胳膊短腿勢單力薄,就是想打架,好像也不是對手。雖然有個老美靠山,可真打起來,真刀真槍,驚天動地,天下必然大亂。就目前兩岸台上政治家的格局,我以為還沒誰有挑起這個事的擔當。所以,麵對現實,不獨不統,先把當下的日子過下去吧。政客們總歸不會閉嘴,不能太當回事。隻要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先這麽著吧。如同在101大樓前看到揮舞五星紅旗反台獨的人群,最好不作過多解讀,就當個熱鬧看。非要提升一下認識,那就是言論自由。不信,把同樣的活動搬到對岸試試看。 

說起活動,我們在台北火車站看到有意思的一幕。進到站裏麵,發現一樓的大廳裏滿地坐著人。先是奇怪怎麽人都坐地上,車站怎麽沒有椅子啊?然後才注意到裏麵聚集的人大多是身著穆斯林服飾的女人,各種各色的長袍或長裙,頭上包著色彩十分鮮豔的大頭巾,包得很嚴實,但是露出臉的那種。一下子沒有搞明白為什麽這麽多穆斯林婦女聚集在車站,要說是乘火車去哪裏吧,可她們好像隻是閑散地、三五成群地圍坐著,隨意吃著東西,不像要趕火車的樣子。而且還有更多的年輕女子在車站各處,並陸陸續續往大廳聚集。我向一旁小店的台灣女店員打聽是怎麽回事。她告訴我,每個禮拜天,她們都會聚集到台北火車站,每次都很多人。她們大都是在台灣打工的東南亞人。我問她們來這裏幹什麽?她說不幹什麽,她們就是聚一聚,聊一聊,吃吃東西。這位女士倒是見怪不怪的,可不是嗎,每個星期都上演的節目啦。 

我多少明白了些。早聽說在台灣有很多外籍勞工,常聽見有關菲傭之類的話題。他們到這裏聚會多少有些同鄉會的意思吧。加之她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周日聚在一起,也應該有些宗教歸屬的含義。上網看了一眼,信息很多,而且這種大規模外勞聚會由來已久,也給官方帶來些困擾,也試圖限製。社會上還因此有過關於多元化、人權以及外勞對台灣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的討論。所以,現在的局麵是,隻要聚會不過多幹擾車站運轉和其他旅客,這樣的聚會還會進行下去,讓遠離故鄉、收入又低的外籍勞工有這樣省錢省力省時的地點和機會與家人老鄉朋友相聚。 

station gathering

(台北火車站裏的聚會)

最近聽說大陸也要開放外籍保姆的市場。因此帶來的類似、甚至更多的問題一定也會出現。當然,和在台灣不同,這些人在大陸不會是低端人口。但是再高端,再會講洋文,想要搞類似聚會,恐怕就沒有她們的台灣同行那麽自由了吧。對了,沒有車票,她們連火車站都進不去。 

海峽兩岸有太多相似之處,又有太多不同。在不同社會製度下,隔離越久,差異會越大。可是,那誰說的,強扭的瓜那什麽來著? 

希望西子灣燦爛的落日,愛河水麵浪漫的城市波光,金山綺麗的海岸線,淡水老街的盛夏樹蔭,台北街頭步履蹣跚的拾荒人,高雄夜晚路邊煎餅的清秀少女,101大樓的高昂和巷子深處小吃攤的悄然……能吸引所有心懷純真的旅遊者。不論政見。

 trash picker

(台北街頭拾荒人)

 cake girl

(高雄街邊煎餅少女)

 sunset

 (西子灣落日)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下半場共好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深入淺出地將台灣見聞娓娓道來,讓人讀起來很有感覺也有具體的印象,由衷佩服。期待續集!
HCC 回複 悄悄話 Very good.
acer2017 回複 悄悄話 台灣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貨幣和軍隊。在國際上隻是因為不斷被中國打擊和鼓勵,但是這並不影響台灣和主要盟友如美國,日本的關係。

台灣的年輕人每天在自由媒體中,看到都是中國不斷用各種方式打壓台灣,例如不讓台灣加入WHO,強迫各個航空公司把台灣改名中國下麵一個省份,自然會對中國產生仇恨。伊索寓言說,想讓人們脫去衣服,要像太陽一樣不斷給人們溫暖,而不是不斷用刺骨的寒風來打擊他們。

不過,中國也是外強中乾。一旦和美國發生軍事衝突,則就是台灣再次在國際政治中,找回自己位置的最佳時機。我們不妨拭目以待,一切才剛剛開始。
七色花瓣 回複 悄悄話 喜歡台灣,街道舊而整潔,自然環境良好,人情味濃。
Panda44 回複 悄悄話
yuentin 回複 悄悄話 臺灣騙子少一些就好了...。
Etornado 回複 悄悄話 去過台灣,的確是文章說的那樣。台灣已經很接近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狀態。而對岸離文明自由還遠著呢!強行統一猶如硬逼自家讀名牌大學的乖女兒和街頭小流氓混混相親一般。
oplog 回複 悄悄話 台灣接近文明社會,大陸還在蒙昧中-感謝共檔。
憂國憂民一屁民 回複 悄悄話 台灣騙子太多,令人厭惡
覓音 回複 悄悄話 去過台灣。有同感。
JDOP23216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分享,推薦!
JDOP23216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遊去遊來 回複 悄悄話 美麗的寶島,期待著續篇!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看!
十口之家 回複 悄悄話 說到“不少台灣人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我將近40年前回去就看到了,一直很羨慕那裡可以拒絕
吸入汙染的空氣。:o)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