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致那封“滾回中國”議題公開信的公開信

(2016-10-13 10:00:26) 下一個

致那封“滾回中國”議題公開信的公開信

常樂俠

在朋友家聊天時,我聽說前不久報章發表過一封公開信,不滿一位剛從健身房出來的女士在曼哈頓上東城街頭對著作者一家高喊:“滾回中國!”直覺告訴我:這又是一起種族歧視。

回家後,我將這封公開信搜尋出來,從頭到尾看了兩遍(見鏈接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0/10/5672025.html)。看完之後,不禁有一種連吃了兩隻蒼蠅的感覺:不僅因為那位歧視亞裔的女士,更因為這位寫信的作者。

為什麽我非常不屑這位作者?不是他不滿那位女士的種族歧視言論本身不對。在以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和種族融合為共同價值觀的美國,種族歧視言論應該受到公眾譴責甚至應該受到法律懲處,是我們的社會共識,也是我們的社會強大的原因之一。所以作者將那位出言不遜的女士小心翼翼地擺在受質疑而不是理直氣壯地放在受審判的位置上,我甚覺詫異;進一步地,作者令人不可思議、自以為高貴的那種自我辯解方式更是讓人難以接受。

作者是怎樣表示對那位女士不滿,又是如何撇清受辱、保護自己的呢?

非常遺憾,對於信中涉及赤裸裸的種族歧視言論的那位女士,作者沒有理直氣壯地將她放置在道德和法律的審判台上加以嚴詞駁斥,一句都沒有;隻是在文字之間兜兜轉轉,溫情脈脈地表達了最低程度的不滿。

僅此而已也就罷了。

然而,令人最為不可接受的是作者在種族歧視之下竟然如此自我金蟾脫身:

一是“我生在這個國家”——言外之意是外來的移民可以受到歧視;

二是我父母來自台灣,而且在美國讀到研究生——言外之意是中國大陸的移民可以受到歧視,而台灣的移民不可以受到歧視;

三是我進入過最高學府哈佛——言外之意是沒有受到過高等教育、甚至是沒有進入過像哈佛那樣高大上的學府的移民可以受到歧視;

四是我就職於讓我深感驕傲的《紐約時報》——言外之意是不在被主流社會認可的機構任職的移民可以受到歧視。

就憑上述四點,證明我“算是人們口中的模範少數族裔了”。也憑上述四點,我就不屬於應該受到歧視的人群範圍了。你的,明白?信的結尾可憐巴巴的來了一句“希望你現在理解了”,還不忘加上一句“此致敬禮”!何等的謙卑,何等的諂媚!

這是一條神馬邏輯啊?

我不揣冒昧地就想問問這位自視高貴的作者:是不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合該受到歧視?是不是所有那些“不幸”出生在美國境外國家的少數族裔移民合該受到歧視?是不是沒有受到過高等教育、或者沒有進入過像作者曾經就讀過的那樣高大上學府的少數族裔合該受到歧視?是不是那些不在諸如《紐約時報》那樣在作者眼中是所謂主流社會認可的機構任職的少數族裔合該受到歧視?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是”,請問你在篇幅不多的公開信羅列出上述四點以澄清自己不該受到歧視是什麽意思?請別說你沒有別的意思,明眼人看得出你的內在邏輯是如何演繹的。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我可以非常確定地告訴你,你的皮膚、你的頭發在在顯示你與所有亞裔移民都沒有任何不同,無論他們是否出生於美國,無論他們是否來自於大陸,無論他們是否受過高等教育,也無論他們是否就職於主流社會認可的機構。除非你的額頭上寫著“我出生於美國”的字樣,你的太陽穴貼著“我祖上來自台灣”的標簽,你的臉上掛著你的哈佛畢業證書,你的胸口標示你是《紐約時報》都市版副主編,同時還是種族相關議題的編輯。哦,我差點忘記了你還是“種族相關議題的編輯”!按照常理,你那些高大上的背景應該不會犯下這麽低級的種族議題的錯誤啊!在主流媒體上,這種以出生地、以受教育程度和以職業來劃分應不應該受到歧視的判斷標準,叫做政治不正確。出生於美國,根源於台灣,畢業於哈佛,就職於《紐時》,在那麽多光環的照耀下你居然寫下了這麽一封政治不正確的公開信,你不覺得這是美國、是台灣、是哈佛和是《紐時》的恥辱嗎?

種族歧視在美國仍然普遍存在,有時無意間就滲入到人們的潛意識裏去了。我相信作者自己未必意識到在他受到種族歧視之害的同時,他自己正是用種族歧視的標準來求饒別人、開脫自己的。這是多麽可怕的一件事情!

作為少數族裔的我們,在麵臨種族歧視的時候,我們應該勇敢、堅決而公開地斥責種族歧視的種種言行,而不是縮身以求自保。要知道反對種族歧視是反對一切在種族之間劃分鴻溝及製造貴賤的言行,標準單一明了。除此之外,應該沒有其他任何諸如出生地、受教育程度、職業、年齡、性別、強弱等等的標準。否則,在歧視麵前,你永遠不可能置身事外。另外,我們自己也需懂得潔身自愛,不要給歧視者以歧視的口實,例如作者公開信中提到的一群嘰裏呱啦的亞裔擋了別人的路權(即使這樣,也不能成為種族歧視的理由)。當我們不遠萬裏來到別人的國家生活時,我們就不能像在自己家裏那麽任性自流。起碼我們需要尊重別人國家的文化、傳統和習慣。當我們真正將別人國家的文化、傳統和習慣融入自己的生活,不再感到這些是別人國家的東西時,我們才能夠發自內心地說:這是我們的國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Dataoying34 回複 悄悄話 講得好,頂!美國法律,種族歧視不是芝麻小事。至少在與論上是口誅筆伐,嚴詞譴責的。不必躱躱閃閃,溫情脈脈,繞來繞去的那麼蒼白無力。美國華人來源港,澳,台,陸,各地華僑以及ABC等地,華人要團結別分化。建議貴文譯成英文,略去不利華人團結的語句,投稿主流媒體。
X723 回複 悄悄話 以中國人的心看事物的人,他們可以叫黑人為老黑,白人叫老外。到底誰是老外啊?現在最不要臉怪人歧視!
Skyfall 回複 悄悄話 看了這麽多留言,都覺得被人打了一巴掌就應該立馬還一巴掌。真的是解決的好辦法嗎?作者隻是希望以事件引起更多人的awareness和思考罷了。
lio 回複 悄悄話 樓下你們都有所不知,這就是台灣人的性格,非常扭曲 ,別以為一直那樣軟綿綿,知道南京大屠殺鬼子隊伍裏的什麽兵最賣力嗎?



Scarlett56 回複 悄悄話 支持樓主!我看那篇公開信也是跟吃了蒼蠅一樣惡心!他那獻媚的語氣好像如果罵他"滾回台灣去”他的氣會小些。介紹什麽他家先被趕到台灣,然後輾轉來到美國,好像在憶苦思甜博得白女同情?太惡心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俺在美國二十多年,吵架也吵過,從未遇見過這種事。 真有人這樣的喊你罵回去就是了。歪歪幾幾的幹什麽? 我看這文很可能是中宣部編的。
Laren 回複 悄悄話 那封信的作者就是神經病, 用中文寫給誰看, 歧視他那個女人懂中文嗎?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我前幾天曾在首頁的有關新聞報道中痛斥過這位紐約時報編輯的爛文章。覺著LZ說出了我的心裏話!這個紐時的編輯有認知問題,缺乏急智,更沒有寫作能力。總之,他是乖乖地讓西人罵一遍,再讓華人狠狠地看不起一遍。
bl 回複 悄悄話 還是那句老話,隻要這世上差別存在一天歧視就存在一天,唯一能做的就是當歧視來時加倍反擊回去。
nightrider 回複 悄悄話 I suggest you write an op-ed or a letter in the same spirit and in English to the New York Times, or other newspapers or online publications so that your opinion reaches more people beyo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I understand why Michael uses that kind of tone of sadness and conciliatory. He is trying to appeal to the empathy of the wide American society and not appear confrontational like an angry young man. There is a place for this kind of strategy. The example of Gandhi and Nelson Mandela come to mind. The kind of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they and their fellow countrymen and races have experience are far greater and more dire than what the Chinese community has. Your letter on the other hand would be much needed a head on frontal attack to put those ugly attitudes in their right place.

There is one point of yours I do not agree with though. "種族歧視言論...甚至應該受到法律懲處" All speeches and expressions should be protected by the Second Amend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ith no exception. Otherwise, how would one define one speech that should be prosecuted and another not, by whose standard? Any such rules will not even pass the test of logic (in the mathematical not rhetorical sense). It will only result in arbitrary rules instituted by whomever is the throne of power. It is a slippery slope leading to sure disaster. Think of any socialist and fascist societies, culminating in catastrophes like Cultural Revolution. How do we counter so called "hate speeches"? By righteous ones just like yours! Simple as that.
cutecat123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沒有讀完那篇文章, 覺得作者扭扭咧咧, 不男人。 我也遇到過一次被人說滾回中國, 當時我就回敬她應該滾回她祖宗來的地方。 需要忍氣吞聲, 然後再後麵唧唧歪歪嗎。
留連 回複 悄悄話 大大讚此文。大部分亞人,包括許多華人在白人甚至非洲人麵前表現的如同奴才般。此文深刻揭露他們的心理。初到澳洲,自以為數年之後人變白黃皮。但一位己居十多年老友告戒,你永遠是中國人。十多年以後深刻體會到了。為什麽一定要被所謂的主沆社會認可?不認可就要"滾回去''?現在即主流亢會都在強調文化多元性。
cuteyeve 回複 悄悄話 您所有的”言下之意”都是自己瞎折騰的,洗洗睡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