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喜歡一鳴驚人,最近幾天又傳出消息,美國和歐盟達成協議要搞“零關稅貿易”,前不久同日本也搞了類似的協議。有消息還說,美國同加拿大墨西哥也要在近期搞“零關稅協議”。於是有人說“全世界資產階級聯合起來了”一起對付中國,中國危險了,中華民族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這種觀點有部分道理,但是似乎把貿易戰的危險說過頭了。中美貿易戰的危害往往被誇大,有時甚至到了聳人聽聞的地步。
為什麽這樣說?因為中國是大國,小國由於人口和土地資源等等限製,很難建設完整的工業體係。小國要生存,必須依靠進出口貿易。比如以色列,雖然科技發達但沒有完整的工業體係,貿易戰可能是致命的。但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就不同了,中國國土麵積同整個歐洲差不多,人口十四億,這樣就有可能建設完整的工業體係。當然任何一個完整工業體係不會從天而降,比如印度這樣的大國就沒有完整的工業體係。中國比較幸運,在毛時代搞過一段計劃經濟,雖然舊計劃經濟有很多問題,但那時提倡“獨立自主、統籌兼顧”,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中國已經有了配套比較齊全的工業體係。那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基本產業,如食品加工、服裝、家用電器、汽車、水泥,鋼鐵等等,並不完全依賴外國的技術和產品,貿易戰對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產業影響不大。如果說有影響,至少也不是致命的。
中美貿易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川普總統要考慮中期選舉,中國高調宣傳“中國製造2025”給西方國家帶來恐懼等等。但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因,是中國“內需不足”。中國這些年引進西方市場經濟製度,九億農民中的三億進城打工,三億農民工加上兩億城市工人,在資本的驅動下被企業家們捆在了生產線上。這五億“低端人口”拿著微薄的工資,每天幹十幾個小時的苦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汙染了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壞境,消耗了本應留給子孫後代的資源,生產出天文數字的商品,可是這些商品誰來買誰來消費?五億工人不行,六億留在農村的農民更窮也不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這十多億“低端人口”沒錢消費,中國隻好通過出口轉嫁巨大的生產過剩危機,這才是貿易戰最根本的原因。
麵對西方工業國可能聯手同中國打貿易戰的局麵,中國對外貿易量可能大幅度減少。應對這個不利的國際局麵,中國要設法“釜底抽薪”,解決“內需不足”這個主要問題才行。也就是說,將天文數字的出口商品通過“擴大內需”消化,才是可行的方案。要“釜底抽薪”,中國就應該加強政府幹預,從供給側和分配兩方麵進行改革。一方麵要大力削減外貿型企業的過剩產能,對“出口退稅”製度進行改革,鼓勵企業減少對出口的依賴,鼓勵企業生產“內需”產品。對那些主要生產出口商品的外資企業,如富士康等等,應逐步減少優惠待遇,減少國內產能;另一方麵是要設法提高十幾億“低端人口”的收入。比方說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比方說大幅提高個人所得稅門檻,等等。有人擔心,對那些依賴出口的中資企業,如果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會造成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更加困難。那些外資企業也可能會外逃。實際上這種看法比較片麵。對中資來講,如果企業產品賣不出去,工人工資再低,企業也無法生存。對外資來講,外逃也不一定是壞事。外資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是造成中國產業結構畸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的來說,隻有提高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才能逐步調整中國近四十年形成的巨大畸形的產業結構,把一部分依賴出口生存的產業逐步轉變為麵向國內市場的產業,這樣既可以解決外貿出口產業的生存問題,還可以縮小貧富差距。對穩定國內經濟、政治局麵都有好處。
產能過剩, 內需不足, 這個分析很有道理。 貿易戰給各國人民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麵影響, 積極正麵的作用也是有的。 各國在新環境新秩序下都需要做出調整, 消除虛胖泡沫, 希望經濟發展能走上穩定持續的道路。
A textbook example of delusional.
-------------------------------------------------
我是在調侃,但是並沒有自欺。相反,如果以為隻要沒有逆差貿易戰就會結束了的人才是自欺欺人。
如果中國答應美國的條件的話。以後中國人到蘋果店買手機時裏就不能問問題了。因為那可能屬於“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 美國政府就會追究。 隻能要本說明書自己回家去看。
中國人也不能設計新產品。因為美國可能會認為那是偷了美國的技術。美國就會追究。
----------
A textbook example of delusional.
中國人也不能設計新產品。因為美國可能會認為那是偷了美國的技術。美國就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