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鄧小平總設計師主政後,中國大陸主流媒體針對“文革”宣傳的重點,認為文革給國家經濟建設帶來毀滅性的破壞,文革是中國曆史上最黑暗的時期等等。這樣的宣傳的確對“改革開放”造成了有利的輿論環境。但是這樣的宣傳也有遺憾,就是文革中廣泛存在的一些重要社會現象,被故意忽略了,甚至被故意扭曲了。
經過四十多年的反複宣傳,無論你是經曆過文革的長者、還是沒有經曆過文革的年青人,隻要提到文革就會聯想到打打殺殺、烽火連天等鬥爭的一麵。文革中“打打殺殺”確有其事,例如劉少奇主席被批鬥,彭德懷元帥被批鬥等等。但這僅僅是文革的一個局部,一個方麵,是極少數被稱為“走資派”的老幹部和“反動學術權威”的知識份子所經曆過的,是那些政府機關和大院裏發生的事,是在那些知識分子集中的大學、科研院所裏所發生的事。那個年代,政府機關和大院、大學科研院所也是相對比較少的,普通工人農民是很難接觸很難了解的。
由於作家、編輯、導演和宣傳部門各級領導都是老幹部和知識分子擔任,他們把自己在文革中的親身經曆,通過媒體宣傳出來,這就給人們造成了文革是打打殺殺、整個社會一片混亂、人與人整天鬥爭的印象。
過去由於技術條件的限製,比如媒體宣傳工具隻有報紙雜誌電影電視等等,普通老百姓很難有話語權,隻能聽宣傳部門講的,隻能看作家、編輯、導演編排好的東西。普通老百姓能在報紙上發表豆腐塊大的文章,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非常罕見的了。在這樣的條件下,那些被忽略的被扭曲的社會現象就容易被人遺忘,也就是說一些曆史的真實可能會被遺忘,不能不說這是十分遺憾的事。
而真實的曆史是,文革還有另一方麵,實際上也是最普遍的一麵,是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所經曆的一麵。在互聯網手機電腦大發展的今天,普通人都有了發言權,任何一位用客觀和公正的眼光看待曆史的人,都可以告訴文革中的另一麵,一個十分有意義的一麵。
大家知道雷鋒是文革時期人們學習的榜樣。雷鋒有名言:“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也就是是說文革中的打打殺殺隻是對待“階級敵人”,而對同誌卻是要像春天般溫暖。對普通人來說,文革是文化學習、思想認識大提高的時代,是社會風氣良好的時代,是沒有或少有貪官汙吏的時代。是知識分子向工農學習、也得到老百姓歡迎和尊重的時代。
很多老電影十分真實地反映了那個年代普通工人農民士兵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如今所說“低端人口”之間的關係。從那些電影的很多細節上可以看出在那個年代裏,絕大多數人與人的關係是十分和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