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請把自己當外人

(2023-03-03 15:26:35) 下一個

  那天是周一,我想躲過周末人群,去看候鳥雪雁北遷,體驗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雪雁的臨時棲息地藏在深山的湖泊裏,每年隻有春季的時候在那裏停留幾個星期,然後就一刻不停地飛到阿拉斯加了。

  到達的時候運氣好,還沒在觀景河灘站穩,水麵上的雁群就發起了一輪起飛,我趕緊掏出手機,哢哢一陣拍,鏡頭前景是一排人頭,好像在劇場一樣。等雁群落下,人群開始熱鬧,放眼一看,絕大多數是同胞,讓人不禁疑惑,為啥隻有我們老中這樣熱衷看雪雁?  可能都像我一樣,被朋友圈吸引來的吧。

  周圍熟悉的母語此起彼伏,指導攝像的,招呼吃喝的,呼朋喚友的,發現同好加微信的,我明明在野外看鳥,卻好像身處某同鄉會的大party。我這才想起來,這天是長周末。最糟的是,中間夾雜著幾個小孩,互相追逐、搶玩具、尖叫、嬉笑,不亦鬧乎,搞不清是人來瘋還是自來瘋。如果是跟學校組織的春遊出行,應該不會如此瘋癲吧。不知道家長們是不是為自己的孩子如此健康、自信、活潑好動、勇於表達而自豪。從另一麵來說,明年湖邊會不會新豎起一個有中文標識的牌子,“請勿大聲喧嘩!”

  我曾經去周末中文學校幫朋友代課。那裏的孩子課間在樓道推搡打鬧不說,甚至把教室裏的轉椅“騎”到走廊,像脫韁的野馬,橫衝直撞,人見人躲。還有小孩因為課間打鬧起了衝突,老師找到欺負同學的孩子家長,家長一臉不屑,“我家孩子在美國學校都是上榮譽班啊,乖得很,同學都說他思馬特,老師心算都不如他快,怎麽在你們中文學校就搞出這麽多事情來”,然後順便翻個白眼。

  不得不說,她也算是個聰明人,一下就指出人在不同環境下會呈現出多麵性。在某個環境中表現得內斂、守規矩,換到另一個環境,就變成了外向,甚至,說好聽的是強勢,難聽就是蠻橫。我推斷,如果是西人老師找這樣的家長溝通,她一定低眉順眼,唯唯諾諾,騷瑞不斷,連眼皮都不敢高抬,生怕讓老師看到自己的三白眼,引起誤會。

  前幾天進城了一趟,去看一個來自國內文藝團體的演出。很多年前,像這樣的演出,不是贈票就是極便宜的集體票,觀眾都是成群結伴的,而且被拉去捧場的意思多於去欣賞節目本身,搞得劇場就像單位禮堂,聊天的,吃零食的,台上開講之前,總有維持一下台下秩序的必要。這次可不一樣, 正兒八經商演。如今票也高科技,即時動態條形碼,想留作紀念都不行。

  我提前半小時入場,過了開演時間二十多分鍾,還在陸陸續續進人,沒有熄燈的意思。早知道其他人這樣閑庭信步,我剛才在中國城大排檔大可不必那樣狼吞虎咽趕時間啊。觀察一下周圍,觀眾多數是小留模樣,零星幾個有花白頭發的中年人。

  我坐在舞台左前方的位置,前麵兩排有一個單身男生,坐了一會兒就挪到中間去了;與我同排的一對情侶,進出幾次,拿了飲料往前挪了幾排。看樣子他們也是聰明人,從售票軟件上直接查看哪些座位沒有賣出,一般剩下的都是最高價位的。

  等到終於開演,觀眾席裏時不常出現黑乎乎一團團的小騷動,都是領座員帶著遲到的座位正主,請不對號入座者離開,包括我正前方的三個姑娘。還好台上的演員演出經驗豐富,定力強,不僅沒有被幹擾,反而拿第一排占座不讓的幾個人來了個現掛。

  有人說,“中國人圈子有毒”,我覺得恰恰相反,不是有毒,而是有蜜,要不然大家都喜歡嗡嗡地紮堆往裏鑽呢。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共同的目標,可能是中文學校,看戲,買菜,或者就是看個鳥。走到一起,就像回了家,不僅放鬆,乃至放肆起來。

  因為不拿自己當外人,會經常有人在華人超市一層層剝菜心,他們不會在西人超市這樣做。同樣的,我們在中餐廳高談闊論,歡聲笑語,隨性而為;在西餐廳則抿著嘴唇嘬水,小心翼翼擺弄刀叉,生怕碰撞的聲音打擾了餐盤中的食物。

  這是一個不用顧忌太多規矩、麵子和公德的舒適圈。“自己人”,什麽都好說,散漫、遲到、噪音、占點小便宜算個啥。有人心中認定“中國人都是不守規矩的”,所以對同圈人無比鄙視,但不妨礙自己享受這種“舒適”,——在沒規矩地方的守規矩,不是傻嘛。規矩和禮貌是給外國人看的,是給中國人爭光用的;都是中國人,做給誰看?

  窩裏橫是傳統,對外慫也是;比如一直強調某土完整,其實“自古以來”的多了去了,偏偏隻敢衝著某島發發邪火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渣人太多會量變引起質變。。。破壞整個族裔形象。。。悲哀
WLRC 回複 悄悄話 同胞種種不遵守規則,公共場合開車隨便一停堵上路,喜歡大聲喧嘩,當搶怨別人不尊重自己的時候應該想一想自己的所做所為是不是會得到別人尊重
我不再沉默 回複 悄悄話 今天去見醫生。出來的時候,聽到候醫室裏有中國人在講話。仔細一聽,是有人在看手機上的電影/電視劇。整個大廳裏坐著六七個人,除了那個中國電影,沒有一點其它聲音。我都不好意思去看誰在放電影。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的momo_sharon說的很直白,但句句屬實,確實如此。。。
momo_sharon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多的地方就是這樣,哪怕是在海外。我每次去洛杉磯的華人超市都恍惚覺得置身於廣東某個小鎮:吵雜、淩亂、服務員臉無表情,女的也不好好收拾,蓬頭垢麵的。沒法說,很不習慣。每次隻想快點離開。
小棒棒 回複 悄悄話 照片好美!
beijingconnection 回複 悄悄話 完全讚成作者的觀點。作者很客氣,不知如果是魯迅會如何寫。我覺得華人的新一代還是有希望的,許多在這裏長大的孩子就很好。國內也有很好的年輕人。但社會和文化的進步也許是緩慢和曲折的。經濟基礎也是很重要的,中國畢竟在富裕起來不長時間。但前途是光明的,總有一天讀者所批評的現象會消失。那正是所有如同作者一樣的海外華人所期待的。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安然0203' 的評論 : 謝謬讚!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niu' 的評論 : 高深!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照片很美,文章針砭時弊。。。讚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能有這種條件的是天之驕子啊,羨慕。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謝謝您的指導,我會學著試一試!照相的時間是傍晚五點半。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140' 的評論 : 謝謝認同!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少林商僧' 的評論 : 謝謝認同!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太漂亮啦!好看S了!我老公和孩子去世界各地觀鳥,每次都是私人團隊,就他們倆,因為他怕孩子小,老說話,怕影響別人。私人團隊真的很貴,一個司機一個導遊一輛車,到了便宜地方比如印度,還有拿行李的,在印尼還有導遊的孩子。幾次想帶他去看中國的鳥,他不參加團隊,非要私人定製。想了一下,算了,不去了,人家一個團20/30人,這些費用都得算我們仨頭上。免了:)看鳥的人最怕嘰嘰喳喳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片片拍得太美了,這是朝陽吧,把樹都染成紅色。手機修圖有個功能,可以把把拍照出來有些歪斜的水平線修成平的,你用小筆試一試,準成。喜歡你的文章標題,起得有意思,中華文明講究對夫婿還要舉案齊眉呢,何況本來就是外人。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古代的中國人多半文明講禮貌。。。
入外籍就不是中國人了,本來就是外人! 還當自己不是外人,純屬自做多情,找不自在。。。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有人說,“中國人圈子有毒”,我覺得恰恰相反,不是有毒,而是有蜜,要不然大家都喜歡嗡嗡地紮堆往裏鑽呢" - 不是所有人喜歡往裏鑽,躲之不及。。。最好是講官方語言英文,省心:)甚至不妨裝亞洲窮國人如柬埔寨、泰國等,風景是否美不要緊,清靜就好。。。
ahniu 回複 悄悄話 種族是平等的,文化是優劣的,信仰是真假的。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樓主說的太好了!+1
少林商僧 回複 悄悄話 樓主說的太好了!
我是Bear 回複 悄悄話 我也煩在中國人圈子裏的嘈雜,寧願不去湊那個熱鬧。照片的顏色很震撼!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竹風_如火' 的評論 : 謝謝認同!
竹風_如火 回複 悄悄話 都是中國人,做給誰看。好多人都這麽想,這麽做,乍一聽,似乎有道理,但誰說中國人就不應該有教養,講文明了呢。文明教育禮貌也是一種習慣,從小培養,養成習慣,否則就是一群野蠻人! 說得很對,請把自己當成外人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