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30日至7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與息縣政府聯合舉辦顧準誕辰9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當年下放人員重返幹校故地,筆者也應邀參加。
在那次活動中,很高興見到了不少當年一同下放的經濟所叔叔阿姨,如:吳敬璉、趙人偉、陳瑞銘、經君健、陳長源、王淑文等。最令人高興的,莫過於見到顧準伯伯的胞弟--陳敏之伯伯,那年他已85歲,行動有些吃力,需要人攙扶。參加活動的還有顧準次子高粱、《顧準全傳》作者高建國、文革史學家徐友漁、學者朱學勤等。
我與經濟所一行人先搭乘火車到信陽。出站一看,信陽變化真大。跟中國大多數中等城市一樣,到處都是新蓋的房子,也建了不少高樓大廈,個別高檔酒店甚至可以與北京、上海的相媲美。
息縣政府派車把我們接過去,安排住在縣招待所。第二天上午召開顧準誕辰九十周年紀念座談會。會上人們談論顧準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所作的艱苦卓絕的探索,以及他的思想對我國學界的貢獻。我則談了顧準伯伯在幹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對我的影響。
傍晚,縣政府安排我們參觀新建的縣城。這個縣城經過仔細規劃,街道橫平豎直,兩側的房子統一建成帶有西洋拱門風格的二層小樓。縣領導介紹說,這是他們的傑作,房子一層是店鋪,二層作為商品房出售。晚上,在縣城的街道上漫步,一些商店為了招徠顧客,把音響的音量調到最大,震耳欲聾。很難想象,住在二層的居民如何在這樣嘈雜的環境中生活。
縣政府與東嶽鎮政府為了舉辦這次活動下了很大工夫,除了召開座談會,還安排我們參觀幹校遺址。
我迫切希望看到當年生活過的地方。三十六年過去了,那地方長出許多高大的楊樹,東嶽公社變成了東嶽鎮,而且已經通了電。鎮政府蓋的磚瓦房都挺不錯,裏麵還裝了空調。
我所見到的那些幹校遺址建築和實物,幾乎都是些臨時拚湊的應景之物。如:“錢鍾書住過的小屋”、“文學所專家用過的水缸”、“幹校宿舍”、“幹校用過的石滾、紡車、織布機”等。當年錢鍾書先生與夫人楊絳雖一同下放,卻因屬於不同連隊(研究所),隻能住在各自的集體宿舍裏,兩位花甲老人才不得不“菜園幽會”。①他不可能有自己的“小屋”。我們在那裏生活了一年多,從未用過石滾,更沒紡過線、織過布。我問鎮政府賈書記織布機是怎麽回事?他示意我小點兒聲,然後說:“是從老鄉家借來的,擺擺樣子而已。”據說當地政府甚至考慮將“幹校遺址”辦成紅色旅遊景點,發展經濟。
實際情況是:學部幹校於71年4月4日從東嶽遷往明港。當地老鄉事先得到消息,我們走後不久,就把幹校建的所有房子拆得一幹二淨,隻是為了哄搶那些蓋房用木料和磚瓦。幹校學員辛辛苦苦幹了近一年半的“基建”,成果蕩然無存。
而我們剛下去時借住的的公社棉花倉庫、糧管所、衛生院等建築,過了三十多年也已不複存在。以至於鎮政府為搞這次活動製作的幹校沙盤再現,上麵標出的那些建築連位置都不對。
當年幹校有八千多畝地,搞基建時無論是搭席棚,還是蓋土坯房,都直接在大平原上的莊稼地裏選址。基建是以連(研究所)為單位展開的,每個連由若幹建築組成,叫幹校點兒,散落在東嶽不同地方。連與連之間的距離比較遠。就拿七連(經濟所)來說,駐地離開東嶽公社,也就是我們原來借住的棉花倉庫、糧管所等建築,有五裏路之遙。學部機關駐地叫中心點兒,外文所、曆史所、哲學所的房子也建在那裏。而這次鎮政府製做的沙盤,把所有研究所的房子都集中擺在一起,排列得整整齊齊,看上去像個軍營。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這也難怪,新一代領導當年剛出生,他們想象不出幹校是什麽樣的。
我知道那些“幹校遺址”都是假文物,興趣不大。代表駱耕漠伯伯參加活動的兩個女兒倒是看得仔細,還問:“咪咪,這是你們當年住過的房子嗎?”我搖頭,她們默然……
我有意到“遺址”旁的一戶農民家看了看。遺憾的是,他們依舊貧窮,幾乎家徒四壁。窗戶上隻釘了幾條木板用來擋風,門上還是沒有門板,比三十六年前強不了多少。我給那家人以及他們住的房子拍了照,立此為證。他們私下裏告訴我,那些“遺址”其實都是農民的房子,為了搞活動臨時騰出來的。
一路走下來,感覺信陽市變化最大,其次是息縣縣城,再次是東嶽鎮政府。而變化最小的,就數底層農民的生活了。
在息縣開完顧準紀念會後,東嶽鎮政府的賈書記很熱情,問我有沒有想見的當地人。我說希望找一找東嶽中學的黃繼斌老師和崔明蘭同學。到底時代進步了,賈書記用手機幾通電話打過去,就說兩個人都找到了。黃老師已退休,還住在東嶽;崔明蘭嫁到十幾裏外的一個村子,目前在鄭州打工。又過了一會兒,居然跟明蘭通上了話,大家都激動得不行。問她還記得我嗎?她說當然記得,講了許多當年交往的細節,我也提到離開東嶽時她送的那四個雞蛋。明蘭說她在鄭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做清潔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很知足。
回到日本後,我按她說的地址寫了信,附上我和家人的照片、地址及email地址。她很快就回了信,還請人幫她拍了照,通過email傳過來。到底是歲月不饒人,當年那個長著明亮大眼睛的明蘭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灰黃色寫滿滄桑的臉。我給她打電話,交談中她告訴我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其中三個已經結婚。並依次講了幾個孩子、他們的配偶在都哪裏打工,以及他們的孩子……我終於明白她為何變得那麽蒼老。在那個貧困落後的鄉村,一個婦女先後生育四個孩子,把他們撫養成人,還要為兩個兒子娶媳婦。可以想像,這其中得有多少艱辛、多少操勞。
她一口一個大妹子地叫,問離開東嶽這幾十年是怎麽過的。我大致講了自己顛簸曲折的經曆:從幹校回到北京後又去了外地,77年高考,畢業後成家,再後來舉家移居日本,以及現在的工作……我想到了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他與那個兒時夥伴兒分開之後,各自走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再次相聚已經找不到什麽共同語言。我與明蘭之間的故事何等相似!我們除了回憶當年在一起的那段生活,或者她談論自己幾個孩子的情況,幾乎再也找不到別的話題。這樣的友誼恐怕難以為繼。一想到這,不免傷感。
終於見到了東嶽公社中學的黃繼斌老師。當年他才三十多歲,教我們語文,寫得一筆漂亮的板書,還意氣風發地帶領學生勤工儉學——挖半夏。再次相見,他已是滿臉皺紋的老人。我們都很激動,談到那個學校以及當年發生的很多事。我問他退休後的生活,他歎了口氣說:“還能做什麽呢,打打牌、喝喝酒而已。”
黃老師提到71年4月幹校要搬遷到明港。臨走那天,幹校派到東嶽中學教書的劉克祥老師到他家來辭行。他當時真想好好招待一下劉老師,可家裏除了蘿卜,什麽吃的都沒有,隻好以鹽水煮蘿卜待客。三十多年過去了,每當想起這件事,心裏都特別愧疚,覺得對不起人家。我勸他別那麽想,劉老師知道當地人的生活狀況,相信他能理解。
活動結束後,我不得不上車跟隨大家離開。黃老師眼裏含著淚問:“你這一走,是不是再也見不著了?”是啊,東京與東嶽,雖說隻有一字之差,可距離實在太遙遠了。要不是這次活動,我也去不了那裏。不知下次見麵是否還要再等三十六年?我們是否還等得起?
別了,東嶽,我少年時代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這裏雖然貧窮、落後,但我依舊對其充滿感情。希望今後還有機會再次造訪,屆時農民兄弟的生活已得到大幅改善。
①《幹校六記》,作者:楊絳。
注:本文原創,謝絕轉載。
顧準誕辰90周年紀念會現場
左起:趙人偉、王鐵、吳敬璉
東嶽鎮政府製做的幹校沙盤再現,那些房子排列整齊,像軍營。
駛往東嶽的車上,吳敬璉與陳敏之(顧準胞弟)在交談
經濟所“舊址”
“錢鍾書住室”
吳敬璉接受《顧準全傳》作者高建國采訪
“幹校遺址”旁的農民家依舊貧窮
左起:賈書記、徐方(本文作者)、陳瑞銘(狗熊)、王淑文
幹校遷到明港後,就住在這座軍營裏,這些房子都還在。
新建的息縣縣城街道橫平豎直,建築整齊劃一,一看就是政府行為……
注:本文原創,謝絕轉載。
那段曆史是惡夢,希望曆史不再重演,希望最底層的人們能過上好生活。
謝謝芳草!
“一年,現在好像一眨眼就是一年,可對我來說,那一年卻很久很久,我經曆了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它給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憶...”
---------------------
我的感受完全相同。在幹校雖然隻有短短兩年,卻經曆了太多太多,留下了許多終生難忘的記憶,好像時間被無形中拉長了……
http://loonlinda.blog.163.com/blog/static/51253643200801110115681/
http://loonlinda.blog.163.com/blog/static/51253643200801110243899/
http://loonlinda.blog.163.com/blog/static/51253643200801110165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