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芳草的博客

  分享經曆  抒發見解
個人資料
正文

母親張純音與顧準伯伯的交往(修訂稿二)

(2014-08-11 13:48:34) 下一個
  (續一)                                                                                                           
                                                               
 作者:徐方
       
                               亦師亦友
 
197210月,學部從幹校遷回北京。我家因下去之前退掉了房子,被安排住在學部大院八號樓二是一座U字形兩的筒子樓,去是招待所伯伯有家不能,也住在樓上。本來跟他同住一室的經濟所李學曾。李在北京大概有其他住,多數時間都不在,故那個12平方米的房間實際上是伯伯一個人住。自1966年文革開始他被隔離審查,到從幹回到北京,伯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私人空。他的住室在八號樓二西最南端,離我家非常近,出沿道往北走,經過幾個房一拐就是我家。
 
位於八號樓南的七號樓,是一座一字型兩的筒子樓,也用來安置從幹校回來的無家可錢鍾書先生與夫人楊絳就住在七號樓一。他家的後窗正著我家的前窗,夏天的候他常打開後窗通。我弟弟是智障者,不懂事,有在家裏拉開喉放聲高歌。每當這時先生家的後窗很快就會關上,可他從來不找我家提意。一次我在大院裏碰到錢鍾書先生,他操著有無口音的普通,半開玩笑地令弟的歌喉不啊!聽得我差點兒憋不住笑出來。
 
這時重點是清五一六,人忙著打派仗,不上死老虎準伯伯便利用這難得的安寧,開始著手他那大的探索研究。

                       

                             1972年12月 顧準攝於北京中山公園
 
時間是母伯伯交往最多的段,幾乎每天都與他長談。伯伯白天去北京圖書館收集料、寫讀書,晚上跟母親談他的思想、他的寫作劃、以及他各種問題的看法。他很喜歡這樣天,等於梳理思想。母他的一些精辟讚歎不已,稱他是天才的思想家,每天都能分泌出精彩的思想。他學價:一是博,二是深。有不同意他的某些點,於是兩人爭不休,麵耳赤。甚至某個字的音也要辨清孰是孰非。不些都隻是學之爭,毫不會影響他的友情。
 
伯伯在思想上受基督教某些教的影響,認為這個世界最終還是要實現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他所奉行的座右是:寧可天下人我,勿天下人。正是本著一原,他所有去整他、害他的人,一律恕。母親對不以然,認為《聖》中的那句人打了你的左,伸出右他打是奴隸主哲學,不足取。她我的針鋒,即:以牙牙,以眼眼。伯伯道:社會正是因烈的複之心,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腳,才是爭鬥不已。如果大家都容仁之心,個世界會好得多。於他討論,我感到非常有意思。伯伯隨即從架上抽出一本中英文照的《新》(聖),建是他於1961年在北京王府井安市書攤上掏到的,上麵有他的名。是他寫《從理想主經驗》等著作的重要參考。他去世後,遵照他的囑,作為紀念品留了我,一直珍藏至今。

             
                       顧準遺藏:中英文對照的《新約全書》扉頁、襯紙

     
一次,伯伯在談話中用了飲鴆止渴個成。他把成了chén,親說個字讀錯了,應該讀zhèn果兩人爭起來,互不相這時顧伯伯從架上抽出剛剛在內部行的《漢語詞典》,字果然zhèn。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得,我認輸了。去上學太少,到底不如你的文化底子好。
 
那段時間伯伯完全沉浸在學當中,已達到忘我的地步。他每天大量閱讀,寫讀書。每周能開出一個長長子。不於天才與勤的關係,他跟母點倒驚人地一致。迪生,他盡管迪生把成功歸結為99%的汗水加1%的靈感,可是若沒有那1%,他也就什麽都不是了。有人說顧準恃才傲物,倒不冤枉他。一虛心使人步,傲使人落後語錄時,他半開玩笑地我的看法反其道而行之:傲使人步,虛心使人落後。’”
 
伯伯很注意跟上代,站在學最前沿。之所以能做到一點,提及當時經濟圖書館長宗井滔先生。宗先生去在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前身)就搞圖書管理,懂好幾國外文。他是個有心人,文革期,其他圖書館大多陷於癱瘓,他卻敢於用外,一直購進國外最新圖書、期刊,當中隻斷一、兩年。據我所知,伯伯最後兩年當中,史學文獻大部分來自北;而經濟學文獻大部分來自經濟圖書館。宗先生不斷地進書伯伯不斷地讀書種情景在文革期。可以這樣說伯伯當年能了解並吸收六、七十年代西方經濟學,宗井滔功不可沒。
 
準伯伯討論問題的主要象是巫寶三。巫先生是哈佛經濟學博士,從著名教授柏拉克、熊彼德等。他知淵博、學中西。1957年在反右運中挨整,差點兒劃成右派,他的代理所職務也丟了巫先生價非常高,認為他很了解西方經濟學流派,有真學。當時經濟所的人大多認為巫先生從不談經濟思想,可伯伯卻跟吳敬叔叔巫先生實際上一直跟蹤著世界經濟學的演對現經濟的源流十分清楚。隻是由於政治原因得很慎,口不西方經濟學,而隻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史,如管子什麽的。
 
巫先生常向伯伯推薦一些新的經濟學著作和文章。在當恩斯主受到二以來最嚴厲的挑,主流經濟學遇到了第二次危機。以哈耶克代表的新自由主角,伯伯去並不知道羅濱遜夫人(Joan Robinson)在經濟學流派中的地位,跟巫寶三討論了之後,了解到她那篇《經濟學的第二次革命》意之所在,並隨後翻羅濱遜夫人的《經濟論文集》。羅賓遜夫人是左翼恩斯主學者,劍橋學派,她的學與哈耶克的新自由主薩繆爾代表的美國恩斯主義為鼎足而立的一大學派,於那個候的中國學者來,她的思想似乎更容易接受。⑨

                 
                       顧準遺藏:羅賓遜夫人著《非完美競爭經濟學》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準伯伯學水平高,英文又好,所裏一些勤好學的中年人在常向他教。他跟我開玩笑最近收了幾個學生牛鬼蛇神收學生,在文革期可是個稀罕事。就我所知,他的得意生是吳敬,其他人、周叔曙光、林青鬆等,當然也包括我母。他跟些人討論問題,指們讀書、翻西方經濟文,提高他的學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
 
時經濟所的些研究人由於與世界隔了幾十年,西方經濟學幾乎完全不了解。1972年從幹校回到北京後,在準伯伯的帶領下,所裏幾位中年研究人開始如似渴地研究和吸收西方經濟學的最新理念。
 
一次,伯伯從宗井滔先生那裏拿來一本美國經濟學會的高刊物:《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從中出幾篇最新的探索性經濟文分吳敬叔叔、叔叔和我母拿去翻,翻好之後由他來批改。
 
中學代上的是上海中西女中和工部局女中。是兩所教會學校,英教學量非常高,到了高中就開始《傲慢與偏》等原版小。可解放後國家一倒向蘇聯,同政治運不斷,她二十多年不用英,有點兒生疏了。1971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之後中美雙方表了合公告,宣布美國總統尼克鬆將於19725月前訪華是個爆炸性新。當時還在幹校的母上意到中美峙了二十多年,關係於出機。了跟上化,她決定重拾英,找了些開始複。可事很快就引起了上方的注意,連長靳某某在全所大會上不點名批判:尼克鬆要訪華,有人就聞風學起英來,她到底想做什麽?!
 
有一次跟叔叔準伯伯她布置的翻。她我的英文水平去是可以直接看懂好萊原版影的,可老顧給我的文卻怎麽也不懂。即便把每個字都典,仍不懂。可不是英水平問題,而是經濟學水平問題,我們對西方當代經濟在太隔膜了。叔叔我也有同感。老從《美國經濟評論》中鮑爾丁的《作道德科學的經濟學》一文,篇文章寫得太好了,你要學英文和經濟學,可以著把它翻譯過來。可我了一兩個禮拜都不下來。勉強譯了幾段拿他看,他看了之後程度是不
 
叔叔,有一天他把翻好的文交給顧伯伯。本來那天伯伯是要去北京圖書館查資料的,可了幫叔叔改翻稿,他放棄了去北批改邊講解,整整花了七個小,用筆在稿的四周改得密密麻麻的。不但修改文的措辭,還詳細釋為什麽用而不用那個,其內涵是什麽,得非常透。如:“mechanism”要翻機製而不是機構,因它指的是機體的運作方式。

 
伯伯那段時間身體已很不好了,可隻要所裏些中青年研究人前來求教,他心相助。
 
八號樓二層東側有一個電視房,裏麵放著一台14寸黑白電視機。每天晚上7點,有人負責打開機櫃大家放電視這時全樓幾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那裏,享受一點點有限的娛樂,整個樓一下子得異常寂靜。母準伯伯從來不去看電視,他正好利用在這難得的寧靜來探各種問題
 
一次他們談冶方,母不無憂慮冶方已被關了麽多年,真擔心他在精神上了。聽有的人被禁,最後變瘋了。伯伯不會的,我了解他,他是個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人是不會發瘋的。還說冶方若放出來,他第一個要的一定是我。
 
據母親講,文革初期,二人都被打成黑幫紅衛勒令樓道和所,他每天故意去得特早,趁樓裏沒有人來,幹活思想,討論對文革的看法。19684月,冶方以裏通外國的罪名被關秦城監獄,達七年之久。伯伯被關押之後,伯伯很想念他,起他。憾的是,伯伯沒有等到伯伯出來就故去了,當中僅僅差了幾個月,不能不是個極大的憾。
          
                           
                               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1976年攝於石林
 
準與冶方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的友,可以追溯到抗1939年,準從江調至文委,與冶方曾在一起工作。五十年代中期,準到經濟所搞研究工作,再一次與冶方共事。他在探論問題時認為:價值規律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五十年代能提出這樣的看法是非常得的。正是受點的啟冶方撰寫了《把劃和統計放在價值規律的基上》一文,表在《經濟研究》1956年第6期上。文中深刻述了價值規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意,並按照主意誌等做法,提出了尖1963年,他在一次關於經濟論問題辯論(實為批判會),不驚人死不休的氣慨衝口而出:在社會主,“,,值規律第一條
 
冶方1975年出後,值規一步作了全麵研究,確立了他在中國經濟學界袖的地位。然而他在臨終前卻多次吳敬等學生明確指出:我於50年代提出價值規律,是受了準的啟。今後再整理出版文集,一定要在後中注明一點。① 冶方講這話時顧準已去世多年,如果他自己不出來人並不知道些事,充分體冶方先生的學道德之高尚。
 
準伯伯時間,從不自己做,而是去食堂打來吃。每到吃飯時間會看到他拿個很大的白色搪瓷缸子,徑直朝食堂走去。學部食堂的大鍋飯營養倒是了,可味道在不敢恭。母時燒了比可口的的菜,如紅燒排骨什麽的,就會分出一些給顧伯伯端去。即便如此,她對顧伯伯的健康心忡忡。一次,她跟老友耕漠身體麽虛弱,卻整天埋頭讀書,缺少活,咱得想點兒法才好。從那以後,老、江明,有我母會拉伯伯去附近的小飯館兒吃,並借機陪他逛逛街,每次他都感到非常高興。(未完待

《關於準的一件重要史》,作者:張勁


         ——
本文表在《老照片》第95轉載注明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完了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中共領導著中國走向摸著石頭過河的混沌道路,就是這麽一點一點背離科學發展模式的。
zhige 回複 悄悄話 老一代人的治學精神,和毫無功利的人與人的關係,恐怕不會再有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