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時光流轉,四年前的大選之日,華馨搬到洛城,決心告別過去的傷痛,在新的環境裏開始新的生活。她埋首工作,心無旁顧。每一份完成的法律文檔仿佛白色的紗布,將華馨的舊傷口纏了一道又一道。隻是一不小心,往日的記憶會再次浮現。他溫柔的凝視,她幸福的笑靨, 他沉默的背影,她心碎的哭泣,每當想起,都像淋漓的鮮血,從裹得嚴嚴實實的層層紗布底下一點一點滲出。華馨隻好加倍地用工作包紮止血,希望有一天這傷口能結痂,慢慢愈合。
華馨的老板Jeff算是個通情達理的人,雖然他看起來總是很嚴肅,不苟言笑,棱角分明的臉上刻著幾十年法律執業生涯的風霜,一旦開口講話,職業素養便自然流露,簡潔有力,不由你不信服。
華馨如此賣命地工作,一方麵令他非常欣賞,為有這樣一個得力幹將慶幸,但是同時又不免擔心,畢竟律師這個工作不是短跑,這樣拚盡全力,很可能沒跑多久就崩潰了,而嬌小的華馨看起來似乎弱不禁風。這丫頭能堅持多久?
不知不覺地,Jeff對這個下屬有了隱約的好奇,忍不住想對她多一些了解,也是出於領導的關心。有時候他們會共進午餐,漸漸從工作聊到工作以外的生活,從興趣愛好到家庭成員。一來二去,Jeff知道華馨喜歡旅遊,看過她的攝影作品,也知道她還有個姐姐,生活在另一個城市,父母已退休,仍住在中國。
幾次深入的聊天以後,華馨的單身生活狀態,在Jeff眼裏,就成了一個潛伏的炸彈,至少是個不穩定因素。因為Jeff深信,他之所以能夠努力堅持,日複一日的辛勤工作,正是因為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三個年幼的孩子給了他最大的動力和安慰。人隻有安頓下來,感情有穩定的寄托,才會踏踏實實地做事,切實承擔起自己各方麵的責任。不知怎的,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Jeff居然有著典型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方式,或許他上輩子生活在中國?華馨好幾次想和Jeff開這個玩笑,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不過,Jeff的悉心教誨對華馨還是有所觸動的。身為老板的他甚至不吝分享當年是如何追到他自己的太太,如何走進教堂,如何開始幸福而滿足的生活,安居樂業。美麗的愛情故事就像和煦的陽光,照進華馨冰封已久的心。因為那一絲暖陽,她開始思考,也許是時候放下過去,撕掉紗布,認識新人了。
而認識新人最有效的途徑,在這個車水馬龍,人群擁擠卻又各自為政,各懷心事的大都市,恐怕隻有通過網絡。如今科技發達,網絡征婚交友早就不稀奇,雖然大多數網戀不了了之,但華馨倒也親眼見過成功的例子。關鍵是心態,就好像買獎券,中獎概率是極小,不能有過高的期望值,但如果因此索性不買,不中的概率就是百分之百了。
華馨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在一個婚戀網站上注冊,算是給自己買了一份征友獎券。而這獎券,幾個星期後,就正巧被辛少抽中。
準確地說,華馨這張彩票並不是被辛少抽到的,而是電腦係統自動匹配的結果。華馨和辛少注冊的這個交友網站,號稱能根據會員填寫的資料,對每個單身男女作360度的科學分析,好像X光掃描,找出他們自己都未必意識到的潛在需要,從而提供最完美最和諧的配對。據說,該網站的配對技術還申請了專利保護。
華馨對此是不以為然的。每個人在填寫個人信息時,或多或少都會自我美化,如果輸入的基本數據都不準確,輸出結果又能多麽可靠?很多時候,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本來,以辛少的職業性質和社交能力,或者他經常自詡的風流倜儻,認識美女是分分鍾的事兒,不像華馨終日囿於狹隘的辦公室一角。隻是美女見多了,不免審美疲勞,有時候還要努力識別虛假包裝。加上他的父母年邁,不免催促他的終身大事。作為幾代單傳的獨子,辛少肩負傳宗接代的重任。所以,辛少希望通過這個網站的“媒妁之言”,選擇他的“門當戶對”。再說,他也急需借助一雙客觀的慧眼,找個靠譜的女朋友,讓他挑來挑去挑花了的眼睛可以休息一下。
一開始引起辛少注意的隻是華馨的名字, Xin,和他的姓是一樣的英文拚寫,這讓他感到有些親切。照片上的華馨算不得美女,尤其在他見過的形形色色,或人工或天然的漂亮姑娘裏。這女孩也就是清秀吧。
事實上,華馨從不以美女自居,有時候被男生喚作美女,也知道不過是恭維奉承之語。華馨希望人們欣賞的是她的氣質。這觀點卻屢屢被她的姐姐華敏批判:
“你知道什麽,如今長得略有姿色的姑娘就被稱為美女。如果長得拿不出手,但受過良好教育,有些小聰明,還可以被稱為知性。再不然,平平無奇但是小鳥依人的女生被稱為溫柔。要是什麽都不沾邊,實在找不出可以誇讚的,就隻好說有氣質。什麽是氣質?到底什麽氣質?誰說得清楚?”
華敏在企業作財務管理,注重一分一厘,支出和收入都要對得上帳目。同樣,表揚和批評也必須有據可查,不能隨意混淆。對此,華馨也不辯解,每次隻是笑一笑。
的確,氣質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但她深信,芸芸眾生,美麗的人很多,聰明的人也很多,隻有氣質是每個人獨有的定義,它包含了先天的性格,後天的曆練,是真我內心的反映,個人味道的散發,更是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的氣場。如果一定要類比,個人氣質可能就像紅酒,從地底長出的葡萄藤,到酒窖深藏的橡木桶,經過時間的沉澱,等到開啟的瞬間,盛放於各色的水晶杯,從不同光照的角度,映射出深深淺淺不一樣的紅,不同的人嚐出不同的口感滋味,不同的心境留下不同的醇香餘味。
華馨的氣質部分來自於她本身的自信,更多的是源於她對人生的深刻理解,洞察世情後對世人的悲憫心態,和因此產生的想要傾力以助的心情。華馨從小到大都有很多朋友,大家願意向她傾訴自己的心事苦惱,因為從她真誠的眼睛裏可以看到理解支持,從她準確的剖析裏可以得到寬慰共鳴,而她的話語總是或幽默或犀利,給人以靈感和頓悟,和她對談如沐春風,自然而然,忘卻憂煩。所以,很多時候,華馨就像一個義務的心理谘詢師。事實上,華馨曾想攻讀心理學走專業路線,可是陰差陽錯,大學去念了電子工程,後來又改行成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