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最近英國的語言歧視

(2013-08-20 10:23:19) 下一個

最近英國政壇頭條應該是一個有趣的詞,“Bongo Bongo Land”。有時候你英文夠好,但身在中國大陸,也是難以領會很多英語小詞俗語的背後東西。甚至在英國這麽多年,我也是第一次碰到這個詞,特別是第一次碰到這麽大動靜地討論這樣一個詞。這個詞是英國英語中對第三世界的貶稱,往往指的非洲。

在英國生活,讓我對自己語言格外小心,即使不是說英語的時候。在講漢語時候,我盡量不講“阿差”、“鬼子”、“棒子”,但是我喜歡“老外”這個詞匯。對於詞匯的選擇,有時候並不代表我對種族主義有多麽警惕。相反,那些肆無忌憚流露出些許歧視態度的人,常常會讓我們獨自一人時候,感到有點暢快淋漓,懶於指責其內容,因為自己也常想對別人來上這麽一段。

我發現英國右翼的政客,對於語言的貢獻遠遠高過左翼。上次討論Bongo Bongo Land1984年。這個詞第一次進入英國政治辯論,歸功於著名保守黨議員艾倫克拉克,他也是一位文采飛揚的曆史學家和日記作家,傳世有一套《艾倫拉克日記》,寫了四十四年,我也是他的讀者。他的文筆看似輕鬆,絕少感情流露,句子與句子沒什麽連接詞,但是放在一起,極富意味。你常常能夠從中讀出一個上流社會子弟的任性與傲慢。而他最著名事跡大概是同時愛上了一對母女。是他第一次響亮地在英國政治裏,使用這個詞來Bongo Bong Land來形容非洲。麵對公眾批評,他說指的當年的加蓬總統奧馬爾邦哥(Omar Bongo)。

第二位使用這個詞的也是一位作家,一名希臘裔英國人。他在英國老牌保守派雜誌《旁觀者》上已經寫了三十六年的專欄,專門談上流社會社交吃喝的。能夠在這份雜誌做足這麽長時間,足以說明他的江湖地位,對於他的種族主義傾向,大家心知肚明,再怎麽辯護也沒有意思,畢竟今年他已經77歲了。

這次重新把Bongo Bongo Land這個詞給抬出來的,是一位英國獨立黨人的歐洲議員。英國獨立黨是英國右翼政黨,保守程度甚於保守黨,種族主義色彩略淡於臭名昭著的不列顛民族黨。這幾年這個黨經營得當,拿下了幾個歐洲議員席位,同時在今年5的英國地方議會選舉中,已經超過了第三大黨自民黨,成為占據地方議席第三名。上個月,這名獨立黨人批評英國政府的國際援助項目,是把錢投給了“bongo bongo land”,說的就是非洲。

我想給Bongo Bongo Land找一個對應的漢語詞匯,能夠傳遞出那背後的意思。有點難,暫時找不到。但是對於貶義詞或者歧視性話語的反應,我知道一些相關研究。比如,在實驗室裏,我們發現人們對自己語言裏髒話反應要遠遠快於其他詞匯。類似的反應,是對自己的名字或者歧視性詞匯,都可以很快地引起聽者很快的反應。然而,假如一個人,過了二十多歲,才來到一個全新的文化和語言環境中,他對非母語的髒話和貶義詞的反應,是不如母語者那麽反應強烈。所以我對於Bongo Bongo Land的第一感覺是很中性的。

在內心深處,我對種族主義和歧視並不感到委屈,相反好像晨起喝一杯的espresso可以保持對自己人在屋簷下的清醒認識。加上自己對Bongo Bongo Land背後的種族色彩感受不深,本來就過去了。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情。最近,一位英國白人朋友在銀行窗口排隊,有個櫃台是亞裔麵孔的職員,隊伍到了一名白人顧客,他剛好在這位朋友前麵,那名顧客特意等到另一個窗口的服務。這位朋友似乎意識到了什麽,回來聊起來說那個顧客的做法,應該算是一種歧視。

起初他這麽一說,我覺得他有點較真了,至於上升到歧視的高度嗎?然而,最近兩天風向有點不對,連工黨都加入了種族與移民的議題,他們的影子移民事務大臣,這周一就呼籲英國公司應該把更多工作給本地人。對於移民,不管是東歐,還是非洲,左右兩派政客都出來踩一腳。我們要提高警惕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英倫仲夏夜 回複 悄悄話 其實生活中(不論是中國還是英國)到處存在歧視,包括地域歧視,性別歧視,文化歧視,高收入者對低收入者的歧視,牛劍畢業的人對其他大學畢業的人的歧視,等等等等,但是人們對種族歧視似乎總是最敏感,而對其他的歧視往往視而不見。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沒錯,別說髒話了,我用中文連架都不會吵。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相比美國無處不在的政治正確,英國在歧視性語言方麵要尺度寬鬆多了。英國電視主持人,Jeromy Clarkson,也是一個大嘴巴,總是開著無厘頭的玩笑,可俺就是喜歡看他的節目,喜歡讀他的專欄。他曾經開中國人的玩笑,連駐英大使館都急了。可那就是他的風格,見誰開涮誰,nothing persona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