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不能進球的翻譯不是好留學生

(2013-08-19 04:04:37) 下一個

又一次見到蔡鏡源的名字。這次他是在廣州日之源足球隊裏,身份是翻譯。817日居然臨時替補上場,打破該隊的球荒,結束三連敗。

其實蔡鏡源是個真正踢球的,還是海歸。我們大概有四年沒有見過麵了。最近一次我見他在2009年,我正在找工作,同時幫一個朋友做英語廣播節目,談的是布裏斯托華社的故事。我就找了蔡鏡源來做嘉賓,當時他還在布裏斯托流浪者隊訓練,但是要拿到一份合同,有點難。我想做個英文節目,也許可以幫他在當地呼籲一下。

那次去電台的火車上,他比我四年前見到他時候,略為顯得發福,但是健壯依舊。他說咱們能不能換個位置?因為他逆向坐著,窗外快速閃過的風景,會讓他頭暈。於是就調個座。他聊起來自己職業打算,他在布裏斯托流浪者已經訓練和比賽了五年,教練對他很器重,但是由於簽證原因,他可能不能上場正式比賽,成為職業球員。

訪談做得很順利。蔡鏡源是踢球的,英語也很棒,愛聽英文流行音樂。可能他和踢球的年輕人混在一起,口語很不錯,詞匯也常常超過了我這個校園論文英語的範圍。

他說自己業餘還在學一門健身教練資格課程,也為自己將來就業多鋪條路。這讓我很有同感。當時的我,也是做完第一份博士後,在找第二份工作時候,校園的路,越走越窄,也能夠體會他的不易,他的努力也令人欽佩。

後來我把蔡鏡源故事給了BBC中文部朋友,朋友又做了一次他的訪談,至今還可以在網絡上搜到。那個訪談做得很有趣,也是我第一次比較深入地了解他的故事。裏麵提到蔡鏡源在英國踢球受製於以身份,不能夠辦勞工簽證。他一個隊友開玩笑說,自己的父母已經離婚,鏡源要不要不同他的母親結婚,免去沒有工作簽證不能踢球的窘境。

其實之前,我是先通過足球知道蔡鏡源。他比我晚一年來英國,都是秋天到的。2004年他還隻有17歲,到了布裏斯托菲兒頓學院讀書,我剛好在做學聯。當時的布裏斯托中國學生不多,學聯常常有一些聯誼比賽,足籃球等項目常常被大學聯給壓製著。蔡鏡源是學生,雖然不是在大學裏,我們也就把他當作自己的學聯成員。他,還有他另一位中國隊友的加入,立馬把我們足球隊局麵給扭轉了。我帶著他們去參加過校級聯誼賽,按照愛看球的老學聯的說法,我的天,他一跑起來,就知道不是一般人。那時候比賽,他一個人灌對方三四個球是很容易的。據說,他的打法,在布裏斯托流浪者隊也很受歡迎,因為他速度快,靈活,很克英國人那種長傳衝吊、靠身板踢球的路子。

可惜我不是個愛踢球的人,不能有幸與他同場比賽。不過我記得和他去酒吧喝過一次酒,當時他隻要了一點軟飲,說話不多,有廣東腔。我有個英國同學,入選過英國國家遊泳隊,也是滴酒不沾,令我印象很深。我是個“煙酒生”,對於很多職業運動員的絕決很是佩服的。不知道這麽多年的輾轉,是否也讓蔡鏡源喜歡上了杯中之物沒有,如果沒有,那很厲害的,而我也慢慢地想從煙酒的桎梏中解脫出來。這枚817日的進球,不知道中甲賽場上有多少的觀眾在看,但是我知道這枚進球背後一個人的故事和毅力,對於自己在英國生活,激勵很大,這算是中國足球的正能量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eRandom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題目也很有趣。
謝謝分享,受到了激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