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虎媽並非中國造

(2013-06-05 09:42:17) 下一個

上周四清晨,天還黑著,我被鈴聲吵醒,穿著睡衣開門,來人是一位熱情的送貨司機,我說外麵風大不大,他說還很大。


打開BBC早間新 聞,英國的虎媽Vivian Tang正在演播室訪談。與去年美國虎媽蔡美兒出境相比,主持人這次態度稍微熱情了一些,可能是這位虎媽來自英國的關係。


我 記得去年,主持人與蔡美兒相隔兩個人的座,側著身子,美國虎媽,有著一股子美國人的傻熱情,滔滔不絕地談自己如何嚴格對待孩子。


相對的優與劣


英國虎媽至少是第二代海外華人,英語就是母語,但是在討論孩子教育上,用詞有點硬,learning和working hard出現的頻率很高。作為中國人,我很理解吃苦好學是值得肯定的品質。然而,她應該把話題拓展一下,恭維一下英式教育裏推崇的社交、獨立這些品質,否 則自己孩子上街,都好有壓力,好像真的剛從籠子裏放出來一樣。


虎媽的用詞,就好像她的價值觀一樣,隻要用功,或者得高分,就會受到爸爸媽媽 (或者社會)賞識。


這是乖乖生的世界觀,也是華人混世界的價值觀的天花板。


在海外生活這麽多年,我的價值觀改變很大。第一 個,凡是在國內廣告的遠銷歐美的美食,基本上都在唐人街中國店的貨架上。


第二個,很多中國人的民族劣根性,我發現至少三個以上民族都有,其 實並不孤單,要麽是別人夢寐以求的奢侈品。比如,罰孩子抄書,在一些傳統的英國貴族學校還保留著,首相卡梅倫就受過這項待遇。


還有家庭作業 和附加題。我從小一分錢不花,考進去的重點高中,靠的就是這兩項法寶,給家裏省了很多補課的錢。校服是一套李寧牌運動服,上麵沒有曆史悠久的徽章,但在教 育質量上,毫不誇張地說,就是英國私立高中的標準,至今我還靠著那時候的數學基礎,在英國混吃混喝。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墨西哥學者聊天, 他在英國大學做講師,聊著聊著,談到他的國家裏毒販與政府的戰爭,他突然冒出一句,你們中國真好,自己有著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師。我沒有不識時務地批判一下 中國高教大躍進,很大方地笑納了這個恭維。因為我內心真心地認為,這是一個利大於弊的事實。


中國虎媽是誤導


說實話,Meet Britain’s Chinese Tiger Mums,這是一個很糟糕的題目。對英國人有很強的誤導,以為在英國的中國媽媽們已經是最厲害,讓孩子受到罪是最深的;或者以為中國的媽媽都這樣子。


其 實你想知道什麽叫吃苦,歡迎來中國吧;要想了解對教育改革的熱情,也到中國來吧。相比之下,所謂英國虎媽,隻不過是被糟糕的初中等教育嚇壞了的正常父母而 已,而且並不都是華人。


任何一個有心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的中產階級母親,不管華人,還是白人,其實都是潛在的虎媽。壓迫孩子,這不是文化差 異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中產階級的門卡。


試想一下,一個英國中產階級家庭,家庭收入在7萬英鎊以上,有房貸,送到私立學校的學費至少是1萬 英鎊,加上其他教育開始,做好2萬鎊準備開支,是必須的,一送就要送最少三年。如果還有第二個孩子,那就是壓力山大。這樣的投入,您會認為教育僅僅是為了 孩子,在一個地方,無憂無慮地呆一天回家,回家就為了問一句are you happy today?


在很多國際性的藏拙或者幹壞事上,華 人還是比較幼稚的。對孩子教育重視,華人有種曆史優越感,認為自己是最重視子女教育,進而不惜在外人麵前格外嚴格,留下殘酷的惡名。不像某些老到的中產階 級家長,暗地裏給孩子使勁,嘴上鼓吹自由主義教育的一套。


這樣的人,我在小時候常常碰到,他們都是成績很好的學生,明明晚上學習到十一點, 白天對同學吹噓自己學習如何輕鬆。還特意談昨晚那場轉播的足球賽如何精彩,可是仔細一問,他隻知道球是誰進,前兩腳是誰送的,其他一概不知。原來看的是十 點鍾的新聞報道。


在寫這篇專欄的時候,我想到了那位起早摸黑送貨的司機。據說最近英國風速是七八十公裏一小時。這樣的世道,不要說虎媽,就 是龍種,也要想想,到哪裏找口飯吃。不過,有一天,假如教育真的淪為就業培訓,或者幸福保險金,我也會很悲傷的,不過那是另外一回事,以後再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