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想起鐵娘子,不忘毛夫人

(2013-06-05 09:39:53) 下一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彭麗媛的“第一夫人”形象引起國人的關注。近年對中國跟風甚緊的《每日電訊報》更是大言不慚地套用了起“凱特王妃效應”,實在是動用英文話語霸權,硬著頭皮往上靠。但是,《每日郵報》不改促狹本色,在配圖上,可以凸現了習近平和彭麗媛的某些中國形象,詳情請瀏覽它的網站。


 


 


王妃效應,與彭麗媛的第一夫人形象,不可同日而語。凱特王妃是精致的媒體乖乖女,一副為英國中產階級訂身量作的品牌。最可憐的是,中國媒體也是一擁而上,接著英譯中的慣性,把時尚品牌和廣告詞往習夫人身上貼,媒體注視點就在彭麗媛和凱特穿什麽衣服,可以帶到這個牌子的銷量。這簡直是山寨太久以致入髓的惡趣味,連媒體也不能幸免。對比人生經曆,中國第一夫人是上過老山前線,見過流血殺戮,僅此一條,要比也是撒切爾夫人鐵娘子的標準。


 


 


其實“第一夫人”是個舶來概念,中共內部喜歡稱呼"愛人",外加同誌。目前,第一愛人同誌是山東人,曾經有一位愛人同誌也是山東人,李雲鶴,又名江青,論其影響力在西方,是一代革命偶像,尊稱毛夫人。


 


 


回顧江青的曆史,就是一部豐富的中國當代女性革命史,從鄉村進入城市,自我教育,投身演藝,是名角,也為感情為人驅趕,也有權力如日中天。今天以屌絲黑木耳自況的都市愛情裏,那裏有承擔得起同過居,坐過牢,不遠千裏投身革命的奇情,人生後期,麵對千夫所指,儼然是一顆響當當銅豌豆。當一切風流雲散,自殺遺言,尤為感人:“主席我愛你,您的學生和戰士來看您來了。”從1938年與毛澤東結婚,到1992年自殺身亡,這場婚姻延續了54年。


 


 


當今一個分不清表演和政治的世界裏,連用鮮血凝成的友誼,都要彼此拆牆,誰還會彼此互相訴說,"請相信我的忠貞,愛人同誌"。過往的中國女性如此豐富的曆史,即使彭麗媛的第一夫人形象,沒有喚起其那些人物的回憶和討論,卻被在線支付賣提包大衣給消費了。實在是中國政治失去品味和審美感的標誌,這也提示人們,這樣冷熱無常的政治消費者市場裏,一場美麗的開場,能有十年的保鮮期嗎?


 


 


英國政治的精髓在於把很虛偽的政治,演繹的很真實。中國特色的政治,擅長把很殘酷的事情,表現得很和諧。未來十年中國政治所麵臨的難點,並不會被華麗的開場所掩蓋。目前來看,從提倡作風改進,到對毛主義的回歸,對經濟問題的重視,可以看出新一代權力核心,對於前途所麵臨的問題,做出來一攬子的妥協,左右兩手都要用,卻還沒有整合出一個內在和諧的體係。


 


 


“第一夫人”這個尚未被中國政治吸納的提法和現象,檢測這個內在和諧度的指標。它有西化的風情,迎合新型政治的訴求,卻未必讓一些政治老人喜歡,甚至是諷刺過去一些黨的夫人不夠漂亮,或者喚起對於文革十年不愉快的回憶。;另外,它可以擁有愛人同誌的保守意味,但是一定不同於毛主席-毛夫人的模式。


 


 


所以筆者現在很感興趣的是,三四個星期之後,就看中宣部對“第一夫人”在新聞報道中有什麽建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ublexical2013 回複 悄悄話 是優美的政治抒情詩歌,有過婚姻的人,多少能體會這個時間的分量:“從1938年與毛澤東結婚,到1992年自殺身亡,這場婚姻延續了54年。”即時有人說,他們之間沒有感情。


美式國際獨裁民主製 回複 悄悄話 寫得不錯。作者能從當今中國媒體對第一夫人稱謂和著裝的西化式炒作中,嗅出西化跟風的銅臭味和其政治消費的淺薄,難能可貴。另外,對江青追求理想的執著和真誠的肯定,也反映出作者有著獨立的思考,不人雲亦雲,不落俗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