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進

專欄作者,工作狂,心理學者和大學老師
正文

我的大學,你的榜

(2013-06-20 04:37:26) 下一個

若幹年前,一個朋友拿了帝國理工(Imperial College)的碩士,回國找工作。單位負責招聘的說,你一個大專(college)文憑,是不是有點輕了點?無語之後,朋友就來布裏斯托大學讀了一個博士。我擔心的是,相對於倫敦而言,布裏斯托可能類似於中國的四川某盆地大學,“布裏斯托”,四個不死不活的漢字加在一起,一臉的苦相悲情,遠沒有“帝國+理工”,那麽有年頭,有技術含量,如果你哈日的話,還可以幻想在東京。

就是排行榜,也是救不了布裏斯托大學。

布裏斯托大學的排名,一直存在極大爭議。在偏保守的《泰晤士報》排名中,布裏斯托基本上可以保持前十名位置,而在相對激進的《衛報》眼裏,布裏斯托在招生的種族傾向上有嚴重的歧視,學校太“白”,多元化不夠,因此排名跌破前20名是常有的。2009年,布大的《衛報》排名是第32名。

然而,這個大學,和這座城市一樣,就是有著一股自甘沒落,故作牛逼的勁。以我在英國有限的生活經驗,也許是以下這段來自2001年《衛報》,稱讚這座城市的評語,最會讓在這裏生活過的人會心一笑:“Academic, but not Oxbridge. Vibrant, but not dangerous. Big, but not London”。事實上,布裏斯托大學,常常被認為是白人中產階級子弟在被Oxbridge reject之後的首選。

可惜的是,這座城市,沒有一個類似大型國企“華威”一樣的校名,也沒有一支叫曼聯的球隊,免費在中國推銷曼城這座城市。連一起排華的種族歧視事件都沒有讓《環球時報》來報道。在中國,Bristol,甚至連名字還沒有統一,在英國普遍使用的“布裏斯托”,在大陸留學中介的材料裏,常常叫做“布裏斯托爾”。

扭曲的認同

我隻記得2003年的一個深夜,自己被大巴在深夜兩點,送到了這座城市,直到今天還沒有離開。凡是在英國生活日久,一旦想留下來,多少會對一個自己的城市,產生嚴重乃至扭曲的認同,拚命地說服自己到了一個好地方。我曾經在伯明翰聽到一個小留學生,在街頭大歎,真是舍不得離開這麽舒服的好城市啊。身後是一排連閣樓都住滿了學生的民房。

有時候,當我離開布裏斯托幾天,坐著火車來到英國北部,看著被曆史上的工業大煙囪熏過一座座的著名大城市,城牆和舊民房好像塗上了一層厚薄不均的marmite。我問自己,本山大叔是不是過於低調,其實鐵嶺不僅僅是大,還應該是關外的江南。

每一座“英國著名大城市”從來不羞於宣稱,自己總有一兩座著名的“大學”。每年,海量的中國學生湧入其中,他們繳納了三倍於英國人的學費,才找到一張合成板製的簡易課桌,想看到傳說中的紳士,親耳聆聽最高尚的“倫敦音”,結果見到的,常常是七點鍾之後墓地一樣安靜的街道,周末午夜醉臥街頭的肥男胖女。當無邊的寂寞纏身,才明白所謂的“排行榜”誤人。

英國大學排行榜的狡猾在於,即使排名墊底的學校,也可以找到抬升聲譽的理由,比如自稱為90年代後發展最快的大學(之一),某項全英排名前若幹名的課程,或者剛剛花了大錢裝修的遊泳池等等。

2009年高考前,中國大陸熱議排行榜問題。看著奔五張的胡一虎先生,在鳳凰台,插科打諢般主持一場漫無主題的“中國大學排行榜”辯論,不禁感歎中國人對教育的實誠,對排行的虔誠。我隻期待有一天,會有個崇明島大學,招生辦主任站在倫敦國際教育展的展位上,對著空氣,指著大上海的方向,對一臉茫然的要留中的老外說,要什麽排行榜,從這到中國的金融城,你就差那一張我們大學的本科文憑。老外恍然大悟,脫口而出兩個字:牛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