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初戀宋華陽
李商隱家鄉鄰近的濟源縣,有一座玉陽山,唐明皇的妹妹玉真公主曾經在這座山修道。當時許多宮女跟著到玉陽山,出家當女道士,侍候公主。到李商隱的年代,仍有公主和許多宮女不斷到玉陽上學仙修道。
玉陽山有一條山澗流過,叫玉溪;玉溪將玉陽山自然分隔成東西兩座山峰。西山道觀是女冠居住修煉的場所;東山則是男道士學仙修道的地方。李商隱十六歲那年(公元827)同一個叫永道士的人一起上山學道,大約有三年時間就住在玉陽東山。男女道士雖然分居東西兩峰,但平時學仙,開道場、做道事時,也經常往來。道教的許多派別男女道士都可以帶家眷上山修道;加上唐代比較開放,男女道士相親相戀,或“男女雙修”,行氣練功,並不受世俗的責難。李商隱就時常因各種道事,跨過玉溪,到玉陽西山與女道士們一起修習道事。因此與其中的女冠生出戀情,寫下許多戀情詩。為了紀念年輕時的這一段感情經曆,就給自己取了個號叫“玉溪生”。古時“生”,既可以指先生,也可以指年輕後生,常指年輕的書生;“玉溪生”就是“在玉溪地方讀書、學仙、修道的年輕後生”的意思。
李商隱在玉陽山學仙修道,與一位女冠相戀,寫了幾十首戀情詩。由於後來下山參加科舉考試,對這一段感情經曆就有意加以隱諱,而以開頭兩個字做題目,或者幹脆冠以《無題》兩個字。當然,不是說所有這一類沒有題目的詩,寫的都是和女道士的戀情。
《無題》(白道縈回):
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
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
李商隱上玉陽山學道不久,一個春日的黃昏,騎著斑騅馬從山下正向玉陽東山進發,路上遇見一位乘坐七香車的女郎,從西山下來。他騎的斑騅馬迎著七香車猛烈嘶奮。李商隱抬頭一看,白色的山路蜿蜒縈回,似乎一直要延伸,進入西山的暮霞裏去。這時七香車的帷簾忽然掀開,一個年輕女子探出頭來,一張秀臉,團扇半掩,羞澀地對著李商隱嫣然一笑。這女子素不相識,是向著什麽人笑呢?“春風自共和人笑”?李商隱心裏美滋滋的,感受到她那充滿著春意的笑臉,像和煦的春風輕輕的吹拂,吻著自己的麵頰似的,令人銷魂。他陶醉了,心裏想,這麽美豔的女子,陽城十萬人家恐怕都會為她迷惑,為她破家!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曾經說起自己東鄰女子長得非常漂亮,她“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陽城、下蔡兩座城裏的人都被迷惑了),而自己卻不曾動心。宋玉的原話寫得很有趣: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裏;臣裏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之許也。”
自從山路上邂逅七香車上的年輕女冠以後,李商隱的思戀與日俱增。他很快打聽到,這是公主的侍女,來自京師,叫宋華陽。她先是從宮中派到貴主的府第侍候公主,不久前又跟隨公主到玉陽山來學仙修道,就住在西山的玉陽觀。
李商隱對宋華陽的思念,伴隨著他從春日到了夏天。山上的石榴花開了,他想起韓昌黎的《題張十一旅舍三詠》的《榴花》詩:“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機會,替師傅送信給玉陽觀的公主,約定七月十五中元節,東西兩山道士和道姑合起來修習道經、道事,合開道場。
李商隱仍然乘坐了自家的斑騅馬,跨過清澈的玉溪,上了西山。辦完公事以後,他本來想在觀中四處看看,希望能遇上宋華陽。可是,公主製定的清規戒律非常嚴格,不允許男道士在觀內隨處行走。他隻好牽了馬匹,在觀外小河邊的楊樹下,癡癡地坐著。他似乎在等待著什麽?是的,隻有日前山路上邂逅的宋華陽,一直盤繞在他的心間。那團扇半掩,羞澀的對自己嫣然一笑,是那樣的纏緊他的心:
她什麽時候能出來呢?她會不會到小河邊來呢?她白天不能出來,那晚上呢?晚上恐怕也出不來,公主一定交給她許多女紅,像縫製衣裙、帷帳等等事情,就夠她忙的了。她能不能同我一起下山還俗呢?似乎也不可能:神女巫山,嫁人成家,隻是一種幻想;女冠就像清溪的小姑一樣,她的居處本來就不能有郎君。她被閉鎖在道觀裏,簡直比重重簾幕,深深包圍著的莫愁女還不自由……
李商隱一個人在垂楊陰中想念著宋華陽,心緒茫茫,十分惆悵。
忽然詩思湧上了心頭,他隨口吟了一首七律,隻是末了一句頗費斟酌: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已係垂楊岸……
李商隱想起曹子建的詩句:“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啊,“西南得朋”(《易.坤》),西南坤地,她就是“西南風”!對了,末句就是:
“何處西南待好風!”
李商隱吟安這最後一句,不禁有些得意,他又順著思路,再吟一首: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是呀!即使明知相思無益,亦不妨付一片惆悵癡情……用什麽做題目呢……這種詩還是隱去題目為好,就叫
《無題二首》吧!
李商隱在垂楊下等了兩三個時辰,宋華陽終於沒有出現,他怏怏地騎上了斑騅馬,緩步下山,又跨過玉溪,回到玉陽東山,蒙頭就睡……
到了七月十五中元節,李商隱參加了西山玉陽觀的道事。仍然沒有見到宋華陽,他隻好寫一封信托人捎給宋華陽。信中回顧了春天山路上的邂逅,表達了自己的思念。
可是,夏去秋來,一直沒有等到宋華陽的回信。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不覺已是大雪紛飛的冬日了。李商隱的相思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到了茶飯不思的境地。他趁著一個雪月交光的夜晚,一個人偷偷地溜下了東山;由於擔心驚醒別人,馬也不騎,幹脆步行。李商隱再次踏過淺淺的玉溪,上了西山玉陽觀。已經是深夜時光,隻見關門緊鎖,玉陽觀像昆侖山上的十二層樓,靜悄悄地矗立著,一片沉寂。門外相風竿上的風標輕輕的飄動……他知道今天晚上又是空走一趟了。他猛然決定寫一首詩從門縫裏傳給她,即使被她的道中姐妹看見了,估計她們也不會知道是怎麽一回事,更不會知道詩是誰寫的;但是宋華陽應該會猜得著是自己寫的。
“對了,題目可以加上‘重寄’兩個字,再添上‘姐妹’,就沒有人會想到什麽……”
《月夜重寄宋華陽姐妹》:
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
應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晶簾。
吟完,想想,這“偷桃”和“竊藥”的典故還用得真切當:偷桃,暗示戀情;竊藥,暗示嫦娥奔入廣寒月宮,當了道姑,“碧海青天”何時才得了,才能過著人間的夫妻生活呢?借著月光,李商隱將詩抄了一張,就塞到門下的縫隙裏去。
快要離開時,李商隱詩興不減,又寫了一首詩,仍然題作《無題》:
紫府仙人號寶燈,雲漿未飲結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台十二層?
冬天過去了,春天降臨了,萬物複蘇了,也給李商隱帶來了春的消息。
第二年的春天,李商隱的兩封信得到了宋華陽的回應,他們很快就相戀相愛了。
但是,道觀規矩雖然允許男女道士悄悄相愛,但是要結婚成家,就必須下山還俗。而宋華陽原是宮女,是公主帶來當侍女的,她的命運是由公主來掌握的。因此兩人便不能公然談情說愛,隻能借著男女道士一起在道場聚會時,偷偷溜出去找地方會一會,親密一下。
第二年的上元,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女道士都上了玉陽東山參加做道事。李商隱拉了宋華陽一把,找了個間隙,兩人悄悄離開道場,跑到廁所裏偷偷見麵,親密一番。這給李商隱很大的滿足,第二天他寫了一首詩,用第一句的開頭兩個字做題目,實際上也是無題:
《昨日》: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
未容言語還分散,少得團圓足怨嗟。
二八月輪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鍾後更何事?笑倚牆邊梅樹花。
五、六兩句說:今天已經是十六(“二八”十六)了,月亮的影子已經不圓了;昨天你離開以後,我像一隻孤雁,隻好斜著單飛了(“十三”不能成雙)。而題目是“昨日”,可見相會在十五上元節。
但是,為什麽又知道是在“正月”的十五?他們又是在廁所裏悄悄相會呢?就在於第一句的“紫姑”。
根據《異苑》、《顯異錄》、《荊楚歲時記》等幾種書的記載:紫姑亦叫子姑,因為是天帝任命管理廁所的廁神,所以人們也稱她叫“坑三姑”。據說紫姑原名叫何媚,是壽陽(今屬山西省)李景的小妾。李景大老婆嫉恨她,每天讓她打掃廁所,做一些汙穢的事。一年正月十五元宵晚上,將她殺害在廁所裏。何媚陰魂不散,經常在廁所裏顯靈。天帝可憐她,就封她為廁神。“昨日紫姑神去也”,這句借“紫姑神”,暗示相會時間為正月十五,也透露了他們會麵的地點就在廁所裏。
李商隱與宋華陽的相會時間非常短促,沒能說上幾句話就得分開,但是稍微團圓一下也足慰相思。
最後李商隱說:
“現在已經是十六的早晨了,道觀裏的鍾聲也已經敲過了,不知你現在做什麽事?我猜想,你一定因為昨日的相會,留給你美好的回味,現在正倚靠在玉陽觀牆邊的梅花樹下麵悄悄地笑呢……
李商隱與宋華陽的雲情雨意發展得非常迅速。宋是公主侍女,每年都必須陪公主到長安朝見,長則半年,短也要兩三個月。這年臨行前,兩個人在一處鬆竹掩映的道觀裏隱秘相會。李商隱將宋華陽奉為“聖女”,稱她為聖潔的女神,又暗示她的女冠身份。宋既是“聖女”,道觀自然就是“聖女祠”了。他寫了一首《聖女祠》。
鬆篁台殿蕙香幃,龍護瑤窗鳳掩扉。
無質易迷三裏霧,不寒長著五銖衣。
人間定有崔羅什,天上應無劉武威。
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
他們躺在散發著幽微香氣的帷帳裏,繾綣多時,雲情雨意,不可遏止。兩人就起身將門窗關好。李商隱想,應該寫得隱晦一些,那就用比喻吧,龍,雄性,可以比自己;鳳雌性,正可以拿來比宋華陽,於是第二句就成了“龍護瑤窗鳳掩扉”了。為什麽要關窗閉戶,是擔心不慎被旁人窺見。
李商隱盯著宋華陽,都看得呆了:
那宋華陽身穿薄薄的衣裙,就像上清宮的仙女,披著輕紗霧縠般的五銖衣(穀神子《博物誌》)那樣剔透明豔,似乎身子的形質都與衣裙完全融為一體了。
李商隱並不滿足於這種背著道友悄悄的約會,他希望宋華陽同他私自下山還俗,結為長期的夫妻。
他輕輕地,溫存地說:
“我們還是下山還俗成婚吧。我剛剛讀過當今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你知道他在《冥跡》篇裏,記載崔羅什的事嗎?說是清河崔羅什一次夜裏走路,經過一座‘夫人墓’。忽然一個年輕女子邀請他。崔羅什明知道這女子不是世上的人,卻還是進去,和她親密相偎,臨走,還留下玳瑁簪給那女孩子,並且替她插在鬢發上;女孩子也把指上的玉環戒子贈送給崔羅什……”
“你是說,你會像崔羅什那樣善解風情?”宋華陽笑著問。
“那是自然了!如果一直留在玉陽道觀,你知道這裏是沒有崔羅什、劉武威那樣善解風情的人……”
宋華陽輕輕地念起吳融《上巳日》的兩句詩:
“本學多情劉武威,尋花傍水看春暉。”
兩人繾綣多時,李商隱看著宋華陽鬢發上插著的兩支成雙的白燕釵,問:
“你每次到長安朝見,要多少時候才能回山呢?”
但是,宋華陽終究不能還俗下山,所以李、宋的戀情從一開始便隱伏著悲劇的結局。
三年後,李商隱因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誠聘,獨下玉陽山,到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令狐楚幕府,這一段戀情遂告結束。
在李商隱下山的前夜,他同宋華陽有一種生離死別的預感。他們一起度過了幾個傷心的時日。
這是一個暮春三月的日子,春風軟綿綿,百花凋零。分離的日子來了,他們好不容易尋覓了一個間隙。李商隱得到宋華陽道中姐妹的巨大同情,姐妹們幫他兩個看著門窗,讓他們兩個人在華陽的臥室裏相會。
李商隱同宋華陽相擁在一起,互相傾訴著相識以後的愛情,設想著未來的各種可能。李商隱說自己像春蠶吐絲一樣,隻有到死,對華陽的思念才會停止;自己像一支燃燒著的蠟燭,隻有蠟炬燒成灰了,眼淚才會流盡。他表示,到鄆州天平入幕,其實離玉陽山也並不是很遠,他會經常托人捎信來探望她;他還表示自己會等著宋華陽,隻要宋下山還俗,就一生和她廝守在一起,絕不分開。那一天從下午到晚上,是他們的最後一次繾綣之情。李商隱寫了一首七律,宋華陽說,還叫《無題》吧: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宋華陽說:“蓬山仙境,畢竟是虛無縹緲,難以企及的地方……”
“不,我說的‘蓬山’就是你居住的玉陽觀,同鄆州是沒有多少路程的。”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宋華陽終於沒有辦法下山同李商隱在一起,他們就這樣不得不分離了。
為了紀念這最後分別的日子,李商隱後來寫了三首七律,他借道教上清宮元始天尊所居的碧霞城,指代玉陽觀,所以就以《碧城三首》為題。第一首這樣寫:
碧城十二曲闌幹,犀辟塵埃玉辟寒。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
愛情已經完全沒有希望了,李商隱還是希望自己一生能夠永遠對著這位水晶盤一樣的月裏嫦娥。
宋華陽未能跟他下山,對李商隱來說,是一塊終生的心病。
下山以後,李商隱寫了一首《月夕》,抒發自己的傷感,卻從對麵落筆,想象心中的姮娥(嫦娥)一樣美麗的宋華陽,當在月夜想念自己而斷腸: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
又寫了一首《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約十年後的一個春天,在茫茫細雨中,李商隱再一次過訪玉陽山,而“人麵不知何處去”?玉陽觀的石門已經長滿了綠色的苔蘚,往昔的戀情早已不知隨風吹到哪裏去了。看看門前相風竿上的小旗,還在風中飄拂,似乎女冠們離開還不是很久;他懊悔自己來得太遲了。那一天,他寫了《重過聖女祠》,抒發心中的無限悵惘:
白石岩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謝謝分享!
多謝大師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