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10)
人性是好逸惡勞的,尤其喜歡習慣了的舒適圈,不願打破現狀。然而真實的人間,不會給人不變的現狀。現實的殘酷,在不斷衝擊每個人的心理慣性,讓人覺得活得很累。為了排除這種心理焦慮,信仰就有了空子可鑽。譬如宗教、邪教和正能量的理想,應運而生。
宗教的感染力,讓人性中的貪婪和不滿足變得越來越少。在接觸和沉浸於宗教的過程中,因為欲望的寡淡,幸福感和滿意度慢慢水漲船高,好像處處受到神明的眷顧,愈發相信上帝、菩薩和安拉。在曆史上,很多殖民者,通過上帝安身立命的教堂,讓被殖民者不再反抗,基督教的傳播,功不可沒!
邪教,讓信眾腎上腺素飆升。通過特異功能的展示,讓每個人偏執且瘋狂,相信這樣的神功也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不但可以享盡肉體凡胎的種種福祿壽,更能把自己變成肉體神仙。邪教不同於傳統宗教之處在於,前者讓人更加貪婪,更不容易滿足。
至於崇高的理想,是為仁人誌士準備的,是有使命感的勇敢的心靈才能承載的。他們正視真實的人間,認同現實的不完美,並有改變不足,完善現實的誌向。他們即使是天神轉世到紅塵,也不是生下來就知道按照天道成長和壯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他們在成為教徒、變為狂徒、作為芸芸眾生之前,一定有良師益友、一定有正直的家教門風、一定有聰慧的善於學習的頭腦,一旦他們的三觀正確,經曆一段時期的磨練,期間搭檔也是好的,誌同道合的,理想的崇高性才能慢慢發芽、紮根和變得堅不可摧。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他都會功敗垂成,最終成為一個芸芸眾生,而無法成長為能夠且願意實現偉大理想的戰士。
堅定不移的偉大理想,是違背人性中最牢不可破的成分——自私,所以一個普通人可以讓這種偉大,像煙花一樣在心靈的天空,璀璨一下,但是很難像日月星辰一樣,一年四季熠熠發光,照耀人間無處不在的黑暗。具有崇高的理想,並讓理想在實踐中一點一點實現的人,才是仁人誌士,才是偉大的戰士。
仁人誌士在整個人類社會都是很少的,因為偉大的理想太沉重,人心和人性的脆弱,很難長久地負荷這樣艱巨的重任。然而他們又是人類曆史進步的最大推動力,芸芸眾生因為有這些先驅和戰士,才有幸目睹阻礙社會發展的敵人,一個個不斷被消滅,人類文明才發達到今天的高妙水準。
心懷這樣簡單直接的邏輯和理解,在我的小說裏,主人公都是預設的大公無私,處處碰壁,遭人暗算,屢屢受騙上當,然而總能起死回生,因為正能量的磁場,是天地間永恒的戰無不勝的法寶——人欺天不欺。人性是懦弱的,卻又是可以被感化、感動和改變的。人心之間的共鳴和互動,讓慘淡的人間、蕭索的紅塵,變得多元和豐富多彩。
在這樣交織而動態可變的社會裏,保持一顆堅持真理的心,雖然一時一地備受打擊,但是經曆完風雨,一定能見到彩虹。所以我的小說,很少以悲劇收場,總是讓主人公最終排除萬難,迎接生命中最亮眼的高光時刻——因為真的偉大,總是站在成功的彼岸,把一切苦難和不幸,留給過去,自己成為一個人生的贏家。
除了堅貞不屈的理想,是我小說裏一道亮麗的風景外,我還相信神鬼之說,雖然並不想努力成為佛道和其他傳統宗教中的一員。
折磨人類的苦難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疾病。雖然當今醫療水平非常了不起,但是涉及精神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療手段,效果乏善可陳。尤其是憂鬱症和精神分裂症,一旦一個人神情憂鬱不解,瘋狂不能安靜下來,讓親朋好友感到非常棘手。
我堅信,精神和心理疾病,很多都是無藥可救的,隻有通過那些通靈的大仙,佛教的正念,把他們失落的精神,尋找回來,讓患者身心合一,才能徹底擺脫這類疾病的困擾。憂鬱症一旦一發不可收拾,很多重病患者都以自殺結束生命告終。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精神錯亂疾病,也是心理壓抑精神緊張,而導致精神失落引起的,結果隻能讓肉體成為擺設,生命失去90%的光澤。
我的堅信是有事實根據的,因為我的親朋好友,就有通過求助仙家靈媒,治好憂鬱症的、精神錯亂病的。不過精神失落的太久,即使神仙也無能為力。所以一旦覺出身邊的人有了精神上的症狀,依靠神靈的救助,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治療選項。
這樣的理念和經曆,讓我在小說裏,總喜歡安排佛道的場景,讓人間紅塵顯得熱鬧一些,而不是茫茫宇宙裏,最孤獨的一顆行星。
雖然人性惡、貪婪權利和美色都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但是這些因素可以極大地增加小說的張力,讓讀者的思緒繃得很久,讓小說具有高漲的可讀性,因為芸芸眾生最關心的就是利益。當然,權力可以生財,有錢可以縱欲。一個人欲壑難填,讓權力失去了正當性。這是不變的千古難題,在小說裏很難不出現這樣常識性的畫麵。
其中一個千古無法擺脫的話題就是——性的魅力。雖然大家耳熟能詳,但是又不能袒胸露乳地直言不諱,所以寫得含蓄而美麗,用優美的句子和詞語,天馬行空地勾勒。誰要大家相信,性欲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呢!
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宗教,其中有幾分道理。科學技術的目標就是能量,任何科學的進步,都是不斷高效地獲得能量和利用能量。對於人類來說,精神就是最大的能源。一個具有強大精神的人,就是一顆太陽,在不斷燃燒自己的同時,溫暖所有身邊的人。如何擺脫精神的羈絆,讓她不斷做有用功,就是一個人不斷掙脫俗世的桎梏,走向生命的終極目標——精神解放、靈魂自由。這樣的狀態,要麽具有偉大的理想、崇高的使命,要麽就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
作者也是自私的,總希望自己的國家實現偉大複興,所以在小說裏,喜歡為這個崇高的目標,多多少少地添磚加瓦,在自己的小說天地,自嗨一下。
其實滾滾紅塵中,每一個生命,都有一顆孤獨的心,都有無法實現的夢想。自己也是如此,隻好穿越到小說裏,借助主人公的光環,漂漂亮亮地實現一次未曾涉獵的崇高境界,夾帶一些說不出口、無法成真的夢想。
寫完《退休》,還有兩個萬年坑,一個叫《李汗青》,另一個叫《牡丹花下》,不知道何時跳進去,再爬出來,寫寫自序,聊聊跋文,讓平凡的人生,掀起一些充滿夢想的波瀾,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