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伴隨成功而來
無庸置疑,我在掙脫了地理環境的限製和束縛,表麵上似乎贏得了更廣闊的空間時,心理上變得不自由、不平衡甚至失落、沮喪。回想在大學的小天地裏,看到許多人對書本知識的追求不如我那樣熱衷,於是就在潛意識裏滋生出自詡的優越感和孤芳自賞的清高。可如今,在地處北京的研究生院裏,在百裏挑一的“舉人”堆裏,個個意氣風發,人人胸懷大誌。相比之下,我忽然間看不到自己的存在,頓感自慚形穢。原來的自大、自傲忽然轉變成了自卑、自憐。這對一個曾經竭盡全力要改變卑微身份和窘迫處境,不滿足於現狀的人來說無疑是不能接受的現實。事實上,從莊稼漢到碩士研究生的一連三級跳已將“惟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信念融入我的骨髓。
如同滿園春色一樣,生命的特征之一就是綻放,追求者的本性是探究。語言交流方麵的缺乏讓我有更多堅持己見的機會和冥思苦想的時間去尋找新的出路,注定了又要開始新一輪的求索,在不甘忍受平庸的路上越滑越遠。
我首先耿耿於懷的是英語。幾年來費盡心機、苦心經營的東西居然派不上用場,尤其是在“重大場合”無用武之地,使我不得不全麵檢討自己所學的東西。諸如政治課,無須實踐證明,明擺著的是虛學。最令人揪心的要算是自己的專業,那些用漢字寫成的教科書,老師不用講解也能讀懂。但若不親自動手做實驗,就不能真正掌握。可是做實驗就是幹實事,與讀書不一樣。我在大學畢業的生產實習中,根本沒有機會和條件在實驗室裏認認真真地做過科研工作。這不是我的懶惰,而是當時教學製度和體製的不健全以及教師的責任不到位。讀了研究生,看到其它教研組同年級的人相繼進入了實驗室一試身手,我卻遲遲得不到登堂入室的機會,不免有些著急、心慌。但又苦於見不到導師的麵,不能反映自身的情況和表達躍躍欲試的雄心。在一段時間的自抱自怨之後,不免反省當初選擇導師的時候,難說不是帶著投機的目的和功利的動機慕名而來。導師固然在他的研究領域中卓有建樹,但更主要的是擔當校長一職。在“官本位”的中國,對讀書人來講,行政職位加上專業職稱,就成為一個象征,一個集特權、利益、學術甚至文化於一身的象征。對每日送往迎來把客陪的導師來說,實在無暇顧及研究生們的課題。因此,盡管實驗室和導師就在眼前,但研究和學問卻是那樣的遙遠。
我從等待、觀望到放棄,最終選擇閱讀來瀟灑度時光。當時能夠坐下來如饑似渴地閱讀,除了以上原因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應該與我的經曆有關。一般人都接受了正規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的十幾年裏,一直在督促之中學習,有的甚至是在強迫與催逼中苦讀。由於急功近利的教育使他們讀得太早、讀得太多、讀得太狠,因而讀書變成了一種負擔和累贅,招致不少人對讀書失去興趣,甚至厭煩。而我的一筆“財富”就是小學和初中基本沒有讀書,也無書可讀。真正讀書應該是從十五歲開始,那還是經過冒險和奮鬥得來的賞賜。由於研究生可以領取一定的工資,這樣一來,讀書需要的內在因素──興趣和心誌,與外部條件──時間和物力我都同時具備了。於是,我開始博覽群書、廣泛涉獵。記得當時流行的《悲劇的誕生》、《第三次浪潮》、《寂靜的春天》、《君主論》、《夢的解析》以及《走向未來》叢書等都在閱讀範圍內。其中一些給了我非常深遠的影響,比如說:
《藝術哲學》(Philosophie De L'art),由法國的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所著。這顯然不是一本可以利用如廁的時間就能看懂的書。讀罷頭一遍,仿佛是在霧裏觀花。反複閱讀此書後發現,我們絕大多數人在各自的領域裏,都隻不過是臨摹家或工匠而已,而真正的藝術家就是各行各業的大師,比如屠戶行業中的庖丁。他們的天賦在於能夠深入事物內部,把握其本質,辨別和抓住種種細微的層次和關係。從那以後,我開始對不少藝術品,諸如小說、電影、戲劇等的鑒賞,逐漸從看熱鬧轉為看門道。
《懺悔錄》(Les Confessions),由瑞士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所著,是一部直逼靈魂深處的力作。作者像“瘋子”一樣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剝去,與其說是將自己,不如說是把所有人的隱私暴露無餘。這本書在昭告世人:一個人如果能夠自願坦白、承認、繼而悔改自己的醜陋、過犯,就可以求得容忍寬恕,名垂青史。而那些窮其一生隱藏敗壞、掩蓋罪惡的人,一旦東窗事發,就會被永遠地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了。這主動的懺悔與被動的揭露所帶來的差別是何等的大!
《領導者》(Leaders),由美國的尼克鬆(Richard Milhous Nixon)所著。我驚訝於作者在描寫和自己的意識形態截然相反的中國領導人時,依然鋒利尖銳但卻不失偏頗,其才華和襟懷都讓人覺得卓越不凡。至今還記得的書中引用管理大師沃倫·本尼斯(Warren G. Bennis)的名言:“做正確事情的是領袖,把事情做正確的是經理。”(Leaders are people who do the right thing;managers are people who do things right.)
這些書籍與教科書的不同在於:第一,在閱讀它們時,你不會處於被動和消極的局麵,而是在輕鬆和參與的氛圍之中,成為積極的知識探究者。因此,許多時候會覺得心潮澎湃,興趣盎然,讓你知道那才是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第二,它們除了提供給人一些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讓人產生創造性的思維。書中那些經過加工、提煉,充滿哲理,富有思想的話語,常常令人拍案稱奇、擊掌叫絕,進而會讓讀者對周圍的人與事有一種“一覽眾山小”之感。這種將人“拔高”的東西或許就是所謂的“思想”。
如果說以上普及西方的新思潮、啟蒙中國讀書人的叢書是在對我曉之以理的話,那麽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則是在對我動之以情。重上紅樓,再逛三國,西遊天竺,夜訪聊齋。當我在這些偉大的作品裏暢遊的時候,不僅摘其花朵、采其果實,同時發現它們成了我的朋友。就如同音樂的音符一樣,融入了情感的文字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比如說,當讀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時候,難道我們能在這直抒胸意的激揚文字麵前,漠然處之、無動於衷嗎?還有那柔情似水的“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不知道令多少天涯過客九曲回腸、魂牽夢繞。這些創作者們,以其與生俱來的天賦和獨具一格的匠心,用巧奪天工的神來之筆,將芸芸眾生長久以來隻能意會,不可言狀的想法和感受,言簡意賅地一語道破、合盤托出。
與此同時,校園裏各式各樣的海報令人應接不暇,一些知名的專家、學者紛紛被邀請來暢談文學、藝術、哲學、音樂、教育等。和食堂裏味同嚼蠟的飯菜相比,那些講座實在是膾炙人口,令人耳目一新。我置身在座無虛席的階梯教室裏,一方麵為有機會在京城的高等學府中大開眼界而暗自幸慶,同時也為在大學裏沒有享受到如此豐盛的精神食糧而遺憾萬千。這環境的巨大變化讓我覺得,自己好比一隻青蛙突然從井底到了大海,雖然豁然開朗了,但同時也有點頭暈目眩。由此,在興奮之中開始思索、琢磨兩個問題。第一,根據“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的說法,有理由認為,進京這件事本身似乎要比讀研還要重要。第二,也是大學裏的同學李奎曾經琢磨過的問題:就我們這個專業來說,究竟在學術上能有多大的前途?如果和文學、哲學或教育這些科目相比,總覺得有點像把自己兜裏揣的地方糧票和全國糧票相比一樣。
就在我開始對現狀和對自己的身份定位產生懷疑時,一首“信天遊”吹來了西北風,讓人站立不住,開始了搖滾。那個其貌不揚,在舞台上聲嘶力竭、放蕩不羈的搖滾樂手──崔健,以摧古拉朽、推陳出新之勢,給了無數人聽覺和心靈的強烈震撼。一些年輕而苦悶的心開始渴望自由、追求激情,並逐漸產生了叛逆的性格和懷疑的精神。比如說,我們曾經篤信自己已經失去了鎖鏈而獲得了整個世界,可是他卻告訴我們竟然還是“一無所有”。這異類的聲音打破了那表麵上的寧靜與和諧,暴露出了內心世界的不安與紊亂。如同五年前潘曉那篇“人生的路嗬,怎麽越走越窄”的文章,將我從理想的夢中喚醒回到了現實裏來一樣,崔健的呐喊令我思緒難安、心浮氣躁,似乎真的感到“腳下的地在抖,心裏的淚在流”。我自然而然地鑒查自己,真正所擁有的究竟是什麽呢?物質的財富和享受顯然沒有,那麽精神上的呢?對一個求知、治學的人來說,最應該具備的是開拓性的思維和獨創性的理念。但搜腸刮肚,絲毫發現不了自己與眾不同的內涵和實質,由此根本就看不到和周圍人的區別在哪裏。
我經過數年不懈的努力和銳意的進取,在體驗了塵世道路的坎坷、承受了物質生活的艱辛後,按理說應該為之歡欣鼓舞才是。但對一顆充滿不安,追求外界的肯定,缺乏沉著和深邃的心來說,失落總是伴隨成功而來。因為在一些更優秀的人麵前,自願放棄了自己的獨特和尊貴。由此而來,發現比原來還要窮蹙,進而感到無形、巨大的壓力和形勢逼人的緊迫,不免變得憂心忡忡起來。這是我們的教育的一大特色,我們在“不吃苦中苦,難做人上人”的傳統觀念驅使下,通過“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取得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成了人上之人。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越是努力、越是出人頭地,越是感到沒有安寧。我們習慣了在急躁與焦慮中追求更高、更遠、更多,卻學不會在平靜與安穩中欣賞自身已具備的天賦、才華和所取得的成就。我們傾注了無限的心血和精力所取得的一個個耀眼的輝煌,沒有成為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反而成了我們的包袱和障礙。
謝謝,謝謝你的總評,如此高度的概括,足見其內功的深厚。
你的ID有意思,讓人覺得非常實在、貼近生活,還中西結合。
整全的教育又頭看到這裏,看到一個異常勤奮,與命運抗爭,追求平等、爭取機會、懂得感恩的年輕學子。曾經的苦難是筆財富,曾經的過往值得珍惜。
多謝閱讀和認同。
說的何其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