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夫曼基金會(Kauffeman Foundation)發布了一份“美國新移民企業的曆史和現狀”的報告。 該報告指出了印度移民在美國高科技行業裏突出表現, 其創業精神可圈可點。
上溯到20世紀50和60年代,尚處於搖籃時期的矽穀地區,隻有人數極少的印度工程師,他們從事的工作也主要處於美國初期高科技的低端領域。時光如梭,轉眼到了2012年,所有的圖景的改變已經超出人們的預期。如今印度高科技移民是矽穀地區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聰明才智和企業推動力都具有傳奇色彩。
這篇報告發現,印度移民公司不僅僅是在矽穀地區,甚至是在美國全國範圍內的發展都呈現出了統領潮流趨勢。以下是一些數據統計, 印度移民在加州地區新創立的公司多於任何其他移民團體比率為26%,馬薩諸塞為28%,德克薩斯為17%,佛羅裏達為17%,紐約為27%,新澤西則高達57%。在這些州,印度人口僅僅占據總人口的0.7%到3.4%左右,而他們卻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可謂是歎為觀止。
印度移民所建立的新興公司的這種壓倒性趨勢無疑令世人感到驚訝。研究指出:全美範圍內,印度移民建立的新興企業占據了所有新興科技和工程企業總數的8%,而印度人口僅僅占據美國人口的不到1%。和其他七個移民團體建立企業總數相比,印度移民的成績卓然,占據總數的33.2%。矽穀地區移民建立企業的總體比率呈下降趨勢,但是印度的情況恰恰相反。事實上,從2007年開始,矽穀地區印度移民建立的公司從13.4%增長到了14%。
是什麽導致了如今的變化呢?該報告總結了一些重要原因:
首先,在上個世紀70和80年代,很多IIT畢業生離開了印度。因為他們對於印度的政治製度感到窒息。漸漸的,矽穀聚集了相當數量的印度工程師和企業家,他們用他們的技術革新引領了像SunMicrosystems這樣的大型高科技公司的發展。
其次,印度移民很具有內部凝聚力,他們開始自發幫助其他印度移民,從而形成了自己內部的企業關係網絡。
印度移民創建的這些高科技新興企業也給美國的移民簽證領域帶來極大的衝擊,尤其是在H1B的名額使用方麵。 2013年H1B名額,有超過一半(三萬多名額)被在美國的幾家印度軟件公司(Infosy, wipro,Tata等)占用。 其中,光Infosys 一家印度公司2013年一年就遞交了15,810份H1BLCA申請。 Infosy一家公司使用的H1名額比美國本土好幾家高科技企業巨擘Google, IBM, Intel,Microsoft,Facebook, Apple 加起來所使用的名額都多。 印度科技公司繁忙的業務表現由此可見一斑。
針對印度IT公司過度占用H1B名額的狀況,美國移民局出台了一些應對措施, 例如,對IT Consulting 公司的H-1B申請從嚴審查, 對嚴重依賴H1B的中大型公司(員工人數超過50人, H1B人數超過50%)所遞交的每一個H1B申請額外征收2000美元附加費等。盡管有這些措施的存在, 印度公司和印度人大量使用H1B的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 隨著美國經濟進一步回暖,H1B一年的名額,在一周或一個月內就會用完的情況很可能會再度發生。 4月1日, 新一年的H1B送件日期馬上就到了, 如果你還沒有開始著手H1B申請, 更要加快步伐了。
印度高科技移民正當使用H1B名額,哪怕比例再高,這本身是無可非議的。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不是限製H1B的使用,而是增加H1B名額的上限。 我們希望美國國會多聽取美國高科技雇主的呼聲, 順應市場供求需要,取消不合理的H1B以及勞工綠卡數量和國別等限製。值此綜合移民改革呼聲再度高漲的年頭, 我們期待美國國會能出台更多有利於吸引外國人才的移民政策。這些人才中不僅有來自印度的,更有來自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這些政策實際上在最開始便是一種雙贏的局麵:美國企業由於注入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高端人才而變得更有創造力和活力。美國經濟的其他領域也因此受惠,進而得以全麵複興。
本文版權和最終解釋權屬於張大欽移民律師事務所(www.visatopia.com),如要引用請注明出處。
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