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的影評書評公眾號: 圓圓其說

我讀我寫,因為我試著了解人心和人生。你哭你笑,因為你感我所感,思我所思,彼此明白,滄海一粟在宇宙荒洪中,並不孤獨。
個人資料
兩者之間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英國作家赫胥黎對'美麗新世界'的預測

(2017-05-22 04:48:53) 下一個

美麗新世界,從英文 Brave New World 直譯過來,應該是勇敢新世界。這一提法,
來自於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米蘭達的對白:"人類有多麽美!啊!美麗的新世界,
有這樣的人在裏頭!"

幾百年後的鐵杆莎粉,英格蘭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引用"美麗新世
界"做為他小說的書名,絕非偶爾。 期盼,尋找一個比現時更為美好的新世界,甚
至為之奉獻出畢生的努力,古今中外,從來不曾停止過。 至少人們都希望下一代比
自己這一代活得更好,也很樂意相信,自己正在邁向那個遙遠而美麗的未來。而赫
胥黎在1931年出版的"美麗新世界"一書中,替那些充滿了幻想和憧憬的人們,直接
按下了快進鍵,帶他們進入了公元二十六世紀的新世界。

嬰兒養育室的地上擺滿了書本和鮮花,長得一模一樣的嬰兒們,本能地對著書和花
爬了過去。突然地板被通上了電流,耳朵邊響起了刺耳的警鈴。 嬰兒們在痛苦的抽
搐中尖叫不已。 "同樣的實驗再重複兩百次,孩子對書本和花朵的憎恨就會成為本
能。。。社會的支柱是木匠,不是哲學家。。。這就是幸福和美德的秘密。所有的
設置的目的都在於,讓人們喜歡上他們無法逃避的社會命運。" 倫敦孵化設置中心
的主任如此說。

在新世界裏,人類被大規模複製生產,一個受精卵可以生成幾百,甚至是上萬個一
模一樣的人。人在出生之前,就已被劃分為阿爾法,貝塔,迦瑪,德爾塔,愛普西
隆,五個等級。在人群中占很小百分比的阿爾法和貝塔最高級,將來會被陪養成為
各階層的領導;伽瑪是普通的平民;最低賤的德爾塔和愛普西隆,處在胚胎階段時,
便被人為地降低大腦供氧,導致他們智力低下,長大隻能從事體力勞動。而各階層
的所有人,從小都會接受睡眠教育法:“是的,現在每個人都很幸福。”這樣的話,
每天晚上重複一百五十次,幾萬次的重複後便創造出人人認同的真理,造就了一個
各安其職,穩定快樂的新世界。

既然嬰兒是由試管培養、在實驗室中生產出來的,"父母","家庭",和"婚姻"這類
喪失了功能的詞匯甚至會讓人為它們的原始和愚昧而感覺到害臊。因為聽見”母親”
一詞而麵紅耳赤的現代人,卻對人人共享的性愛習以為常。當愛情和生育已經過時,
性愛的唯一功能隻為追求感官刺激。這裏的人們沒有悲哀苦悶,因為當情緒低落的
時候,一小粒"唆麻"藥丸就能讓人心情變得愉悅亢奮。

一切的設置都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維護社會的穩定。在這個用感官代替思維,
用藥物代替宗教的時代裏,抹殺了個性的人們,長著一樣的麵孔,穿著一樣的製服,
像機器一樣忙碌而井井有條地工作著。這也正迎合了新世界裏 ”共有、統一、安定”
的箴言。

這個原本可以一直穩定下去的大一統世界,卻因為一個野人的出現,而引發了動蕩。
新世界中的阿爾法成員伯納德去美國印地安人保留區度假時,遇到了在那裏滯留了
二十多年的新人類琳達和他的兒子約翰。在印地安保留區裏出生的約翰,從小聽聞
其母講述新世界裏的故事,對外麵的文明充滿了向往,於是央求伯納德帶他們母子
倆一起去往”新世界”。

野蠻人約翰到達倫敦後,發現新世界並不如他想象得那麽美好。沒了愛情,沒了音
樂,沒了莎士比亞之後,在生命中所留下的空虛,早已被物欲和色情所填滿。失了
靈魂,失了個性,失了自由後的軀殼,依賴著藥物和感官刺激帶來滿足和麻痹。野
蠻人和新人類之間有太多的分歧和鄙視,而雙方的矛盾衝突在約翰的母親因為攝取
了太多的唆麻"藥丸而亡之後達到了頂點。

來醫院為母親奔喪的約翰,看見表情呆滯的人們,正排著隊領取每日定量的唆麻,
突然衝過去把藥箱往樓下扔,大聲叫嚷"扔掉那些對靈魂和身體的雙重毒藥。我是來
給你們自由的。。。我要讓你們做人,不是做奴隸",憤怒的人群一致認為這個野蠻
人已經徹底地瘋了。

野蠻人在新世界的出現,如同1930年代的金剛跑到了紐約摩天大樓的樓頂上一樣魯
莽而可笑。一頭闖入文明社會的約翰,無論躲到哪裏都被人圍觀,被人攻擊。無所
適從的野人怒火中燒,卻左衝右突找不到出口。他被警察用麻醉劑製服後,和新世
界的總統之間一段唇槍舌劍的辯論,無疑是全書中最為精彩的部分,也是整本書的
用意所在。舉兩人答辯中的幾個例子:

關於藝術
"為什麽要禁止莎士比亞呢?"野蠻人問道。
總統聳了聳肩。"因為莎士比亞古老,而古老的東西在我們這兒是完全沒有用的。"
"即使美也沒有用?"
"特別是美的東西。美有吸引力,而我們卻不願意讓人們受到古老的東西吸引。我們
要他們喜歡新東西。"
"可新東西卻那麽愚蠢而且可怕。那些新戲裏除了飛來飛去的直升機和接吻,什麽都
沒有。"
"因為我們的世界跟《奧塞羅》的世界不同。沒有鋼你就造不出汽車,沒有社會的動
蕩你就造不出悲劇。現在的世界是穩定的;人民過著幸福的生活;要什麽有什麽。
他們富裕,安全。他們不生病,也不怕死;他們快快活活,也沒有妻兒情人叫他們
產生激情。"
野蠻人沉默了一會兒。“可是《奧塞羅》是好的,《奧塞羅》要比感官電影好。”

“當然要好,”總統表示同意,“可那正是我們為安定所付出的代價。你不能不在
幸福和人們所謂的高雅藝術之間進行選擇。我們就用感官享受代替了藝術。”

關於宗教
"犧牲了藝術,科學--你好像為你的幸福付出了相當高的代價,"隻剩下他們倆時,
野蠻人問,"還付出了別的什麽嗎?"
"當然,還有宗教。"總統回答,"以前曾經有過一種叫做上帝的東西。"
"但是上帝是產生一切高貴、善良和英勇的東西的原因。如果你們有上帝的話。"
"親愛的年輕朋友,"總統說,"文明絕對不需要什麽高貴和英雄主義。這類東西都是
沒有政治效率的病症。在我們這樣有合理組織的社會裏,沒有人有機會表現高貴或
英勇。即使由於某種不幸的意外確實出現了不愉快的事情,那好,還有唆麻讓你遠
離現實;永遠有唆麻可以平息你的怒氣,讓你跟敵人和解,讓你忍耐,讓你長期承
受痛苦。在過去,你得做出巨大的努力,經受多年艱苦的道德訓練;現在隻需吞下
兩三個半克的唆麻就行了。現在誰都可以道德高尚,一個瓶子就可以裝下你至少一
半的道德。沒有眼淚的基督教--唆麻就是這種東西。"

從以上的對白不難看出,與其說"美麗新世界"是篇科幻小說,倒不如說它是關於哲
學命題的思辯。而野蠻人對新世界的闖入,也給了現在和未來,野蠻和文明之間進
行一場麵對麵辯論的可能。

此書的作者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屬於英格蘭著名的赫胥黎
家族。1916年從牛津大學畢業後,赫胥黎開始陸續發表小說和詩集。1932出版的”
美麗新世界”被知識界推崇為二十世紀最優秀的小說作品,也讓他從此蜚聲文壇。
1937年,赫胥黎移居美國,以大量的小說散文劇本而聞名於世。除了文學上的造詣,
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赫胥黎通過他的影響力,充當著社會道德的守護人和批評家。
在他晚年的時候,赫胥黎被學術圈公認為現代思想的領導者。

赫胥黎和他的"美麗新世界"之所以偉大,是他能見他人所未見,超越同時代人數百
年的前瞻性。當人們為科技的昌明進步而歡呼時,赫胥黎卻開始他冷靜的反思。 到
底什麽是幸福? 什麽是人性?  物質的進步和文明的退化之間有無必然的關聯? 科技
和人性之間是否會此消彼長? 社會的穩定和個人的自由之間,是否隻能擇其一?

野蠻人約翰看見新人類沒了藥物就活不下去的窩囊模樣,腦子裏浮現起帶著惡意的
回憶,記起莎翁劇中的對白:"啊!美麗的新世界"。雖然美麗新世界,在書裏是個
充滿諷刺的稱謂。但最初,也曾是心中的美好願望。美麗的新世界到底該是什麽模
樣? 一個人的天堂,會不會是另一個人的地獄? 而人們為了它,又必須付出什麽樣
的代價?

"美麗新世界"出版至今,八十五年過去了。我們做為科技發展的受益人的同時,也
見證了文明的衰弱和道德的敗壞。 日益商業化的生活環境,逐漸疏遠的人際關係,
靠著感官刺激取代藝術,靠著藥物麻痹釋放苦悶的預言,正在我們眼前演變成嚴酷
而清晰的現實。

赫胥黎為我們勾畫出的新世界裏雖然沒有饑荒,疾病和衰老,卻也沒有感情,靈魂,
和自由。要做快樂的傀儡,還是痛苦的智者? 是要承受肉體的磨折,還是任由靈魂
的沉淪? 無論挑選哪個答案, 都將會是艱難的選擇。

這讓我聯想到一個寓言: 河邊豎著塊巨石。祖祖輩輩生死輪回,幾代人幾十代人過
去了,巨石卻依然屹立不倒。於是就有人羨慕石頭的無悲無喜,千秋萬代。但又有
人反駁說,正因為我們有悲有喜,生命短促,所以我們才成為有靈性的人,而它永
遠隻能做塊麻木的石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Astrologer07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太精彩,赫胥黎的這本書會更精彩的!

博主有公眾號,能否把二維碼放上來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