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曆史軌跡 上期文章說過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都發源於基輔羅斯,後來被金帳汗國統治。在蒙古金帳汗國統治的200年期間,基輔羅斯逐漸分化為東北羅斯(後來的俄羅斯)、西北羅斯(部分成為今天的白俄羅斯)和西南羅斯三支,西南羅斯後來就成為烏克蘭的發源地, “烏克蘭”在古俄語中是“邊區”、“邊陲”的意思,西南羅斯一開始就與西方有更密切的聯係。在金帳汗國統治末期莫斯科公國逐漸崛起,到16世紀後改稱沙皇俄國,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到19世紀成為地跨歐亞大陸幅員遼闊的大帝國。而烏克蘭卻沒有那麽幸運,一直在歐洲列強爭霸的裂縫中掙紮圖存,先後歸屬於立陶宛、波蘭以及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1654年是俄、烏曆史的一個轉折點,烏克蘭哥薩克為反抗波蘭而與俄羅斯簽訂了一個“別列拉斯夫協定”,宣布接受俄羅斯保護,俄羅斯借此發起與波蘭的戰爭,並終於在1667年奪取了第聶伯河左岸的東烏克蘭。1654的協定後來被俄國以及後來的蘇聯史學家反複宣傳為俄烏一家親的“俄烏合並協議”.而第聶伯河右岸的西烏克蘭一直屬於波蘭,幾百年來一直受歐州影響更深,有些人甚至改宗羅馬天主教。上期文章說過,烏克蘭語的從詞匯角度看,但與波蘭語卻有77%的共同詞匯,高於與俄語的62%的共同詞匯。這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幾百萬烏克蘭人逃往它國避難,而波蘭一國就接受了200萬烏克蘭難民(到3月21日為止),而這些人絕大部分不是被安置在簡陋的難民中心,而是被波蘭人接回家中居住,由此可見波蘭人對烏克蘭人的情誼,這種情誼來源於曆史的淵源和文化的紐帶.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西烏克蘭才最後歸入俄羅斯版圖。俄羅斯兼並整個烏克蘭後,稱烏克蘭為“小俄羅斯”,竭力壓製烏克蘭的民族主義勢力的發展。
1917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烏克蘭中央拉大(議會)於1917年11月20日宣布烏克蘭獨立,脫離俄國,成立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這是曆史上烏克蘭首次獨立建國,在此之前烏克蘭基本上就是一個地理概念,沒有國家認同。十月革命後,列寧和俄共先是發表聲明承認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蘇俄站穩腳跟後派紅軍進軍烏克蘭,並控製了烏克蘭全境(十月革命後,列寧也曾發表對華聲明,宣示要放棄曆史上的不平等條約,歸還奪占的中國土地,但蘇聯政權一旦穩固,就再也不提此事了)。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烏克蘭成為首批4個加盟共和國之一(另外三個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
普京聲稱烏克蘭“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烏克蘭是俄羅斯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烏克蘭作為一個民族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不能因為曆史上曾經屬於俄國以後也必須屬於俄國。今天世界上近200個國家,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才獨立建國的,舊的帝國分崩離析,土崩瓦解,新的國家在帝國的廢墟和瓦礫中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應了那句老話: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自決,人民要自由是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
蘇聯時期的烏克蘭 烏克蘭地處歐洲腹地,土地肥沃,全國麵積三分之二都是黑土地,盛產小麥和玉米,是歐洲的糧倉,但30年代斯大林推行的“全盤集體化”導致大饑荒,連麵包籃子的烏克蘭也餓死400萬-600萬人口。這筆帳當然不能簡單的算到今天的俄羅斯頭上,但卻是導致後來烏克蘭與俄羅斯分道揚鑣的深層原因之一。在共產黨國家,蘇聯、中國和朝鮮,都發生過強製集體化導致數百萬、上千萬人在和平時期餓死的慘劇,紅色高棉統治時期的柬埔寨被殺、被害的人數更是高達200萬,占當時全國人口的30%。二戰期間和二戰結束後,很多烏克蘭人因所謂的“依附”納粹德國而被清洗。
克裏米亞歸屬問題:這次普京入侵烏克蘭,其中一個訴求是要求烏克蘭法律上承認2014年俄羅斯軍隊奪取克裏米亞,並把克裏米亞並入俄國這一既定事實。克裏米亞歸屬按說很簡單,但可能成為日後俄烏關係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克裏米亞在曆史上和人文上與烏克蘭並沒有什麽關係,其土著是穆斯林韃靼人,原是奧斯曼帝國的藩屬國,18世紀被俄國征服,後來大量俄羅斯人移入,是俄羅斯黑海艦隊所在地,也是蘇聯和俄羅斯重要的度假聖地,二戰後期決定戰後世界安排的雅爾塔會議就是在克裏米亞舉行的。1954年在紀念“俄烏合並300年”時,時任蘇共總書記的赫魯曉夫把克裏米亞從俄羅斯割出來,送給了“兄弟的烏克蘭”。在社會主義大家庭時代的蘇聯這不算什麽,但卻埋下來後來俄烏紛爭的隱患。有人說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實際上赫氏是俄羅斯人,隻不過當過烏克蘭的第一把手,後來成為蘇共總書記,真正是烏克蘭人後來又成為蘇共總書記的是勃列日涅夫,他通過秘密政變搞掉了赫魯曉夫,自己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普京聲稱克裏米亞自古就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但問題是近70年前蘇聯自願把它給了烏克蘭,1991年蘇聯瓦解各加盟分家產時,俄羅斯也沒有對烏克蘭繼續保留克裏米亞提出異議,後來在說服烏克蘭放棄核武時,俄羅斯也信誓旦旦的保證烏的主權和領主完整。(2022年3月29日範琦勇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