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隆夫人 說到20世紀的阿根廷,一定離不開胡安貝隆(Juan Peron, 1895-1974)和他的夫人Evita Peron (1919-1952), 胡安貝隆曾擔任阿根廷總統,與他的第二任夫人伊薇塔創立正義黨並領導了貝隆主義運動,其左派思想和實踐深刻地影響了阿根廷政治和社會數十年,對整個南美都有難以低估的影響力。盡管胡安貝隆曾三次擔任阿根廷總統,但在民間,尤其在中下層工農階級中他的夫人伊薇塔的聲望更是如日中天,甚至被稱為阿根廷的國母,尤其當美國流行天後麥當娜主演《貝隆夫人》後,其演唱的歌曲“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一經推出即成經典,伊薇塔貝隆不僅在阿國甚至在整個世界都被譽為“阿根廷永恒的玫瑰”。貝隆夫人和貝隆主義對20世紀阿根廷的經濟興衰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推崇者認為貝隆夫人是勞苦大眾的代言人,一生都在為下層百姓的福祉和權利而奮鬥,批評者則把20世紀以後阿國經濟由盛轉衰,國家由富得流油走向破產倒閉歸之為貝隆執政時期推行的極左政策,包括驅逐外資、國有化、極端地保護工農利益、國家深度幹預經濟等。幾十年下來一個累積了如山財富的阿根廷變得一貧如洗,通脹飆升,民不聊生,國家陷入破產,直到去年選出新總統米萊才開始改弦更張,與過去分道揚鑣。貝隆主義在南美洲有很大的市場,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委內瑞拉,在左派總統查維茲和馬杜羅的統治下,坐擁世界最大石油蘊藏量的國家居然搞到經濟崩潰,每年的通脹率都在百分之幾十甚至上百,2016年甚至飆升至百分之八百,百姓民不聊生,痛苦不堪。
伊薇塔本人也是極具傳奇,她生於貧賤,是個私生女,長於貧困,從事過許多不堪的職業,但又善於交際,長袖善舞,工於宣傳造勢,助胡安貝隆競選成功。貝隆榮登大位,她也成為總統夫人,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但入門見嫉,為上流社會所排斥,紅顏薄命,33歲就香消玉殞。2月7日我們旅遊團在布城市中心遊覽,近距離地觀看了總統府,這是一座玫瑰色的建築。當年拍《貝隆夫人》的音樂劇時,美國流行天後麥當娜就在總統府的二樓演唱了《阿根廷不要為我哭泣》的經典歌曲,這座玫瑰色的總統府也成為外國遊客來阿根廷的必遊的打卡之地。我們結束南極遊飛回首都布城後,2月17日上午又去遊覽了伊薇塔貝隆的墓地。伊薇塔死於1952年,但其遺體直到1976年才最終安葬於阿國首都布城著名的貴族墓地La Recoleta Cemetery。說來也是好笑,貝隆夫人生前一直為上流社會所鄙視和排斥,但魂歸天國後,其遺體最終還是與這些顯貴們比鄰而居,而且成為整個墓地最為人膜拜和瞻仰的所在,有專門的牌子指示如何去到她的墓碑。這塊墓地也因伊維塔的遺體安葬於此而成為遊覽布城另一個必去的打卡聖地。整個墓地有4780個墓穴,大小不同,造型各異,沒有2個完全一樣的。有的裝飾華美,氣派非凡,有的則是窄小逼仄,破敗不堪,顯示著過世者的尊榮與低微,後人的富貴與衰落。貝隆夫人Evita的墓地很小,墓碑上方的牌子刻的是Duarte家族,兩邊的牆體上則刻有Evita Peron的名字,墓碑下有不少仰慕者獻的花。據導遊介紹,這塊墓地屬於Duarte家族,是他們把這塊墓穴捐出來安葬貝隆夫人的遺骸。
遊覽阿根廷自然少不了觀看阿根廷探戈舞,這種發端於下層勞動人民,是碼頭工人、舞女、站街女郎排解寂寞、撫慰孤獨、男女調情的舞蹈,本來不等大雅之堂,但流入歐洲後居然成為上流社會的心頭好,在阿根廷也一洗以前的汙名而成為阿根廷的國粹。2月7日我們在專門的探戈劇院,該劇院提供飯食。喝著阿根廷葡萄酒,吃著鮮鮮潤多汁的阿根廷牛肉,看著舞台上的阿根廷探戈,真有種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
2月17日下午我們還遊覽了布城另一個打卡景點博卡區(Boca)。博卡早年曾是布城的碼頭區,是著名的阿根廷探戈的發源地,也是阿根廷著名的足球博卡青年隊的所在地,過去和現在都出過許多世界級的明星,如球王馬拉多拉。商店門前高掛足球明星的肖像和雕像,店裏販售者球友,街上遊人如織,熱鬧非凡。可令人噓唏的是博卡區卻是布城的窮人區,治安很差,天黑以後遊客沒人敢去博卡區溜達。不論是過去的馬拉多納還是現在的梅西,都是出身貧寒,靠天賦和努力而成為一代球王,但少數幾個球員的成功並不能改變廣大下層人的命運,博卡是足球的代名詞,博卡也是布城的貧民區。(範琦勇原創,2025年5月7日)
貝隆夫人
貝隆夫人墓碑
在探戈舞劇院欣賞探戈舞
布城博卡區
探戈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