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無涯的荒野,也是萬古的冰雪,孤旋海外,是世界的盡頭,也是人類最後的寶藏,這就是南極,這個星球上最寒冷也最幹燥,多風多雪,地勢最高也是冰雪最多的大陸,全境除最北端的南極半島外,整個南極洲約98%的地方被平均厚度達1.9公裏的冰層所覆蓋。南極洲位在地球最南端,四周被南冰洋環繞,終年寒冷,氣候無常,一般人隻能在南極的夏季,即11月至來年的2月搭乘飛機或遊輪前往南極,一窺那神秘的南極景色。上個月(2/3-2/17)我有幸前往南極,見到了那無比壯觀的海天景色,那些最早在小學課本裏讀到、後來在好萊塢電影裏看過的長鯨就在船邊擦身而過,那萌態十足的企鵝就在身前搖頭晃腦的走過。在過南極最窄的曆莫海峽時,嵯峨的山峰倒映在如鏡的海麵上,遊輪靜靜地航行在狹窄的海麵上,大大小小的浮冰順流而去,世界空曠而靜謐,仿佛天地都在裏靜止了一般,“逝者如斯,不舍晝夜”。這次為其半個月的旅行,先飛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若斯艾莉斯,在布城參觀了2天,然後飛到地球上最南端的城市烏斯懷亞,再從烏斯懷亞登遊輪奔赴南極。旅途半個月寫了不少小作文,配了大量的照片,發在微信朋友圈(Moment)。現將這些小作文整理發表出來,與大家分享.
2月6日:一月份下旬剛從厄瓜多爾以及戈拉帕戈斯群島(Gelapagos Islands)回來,馬上又踏上了前往南極的旅程。2月3日從新州紐瓦克機場飛亞特蘭大,再轉飛阿根廷首都布宜若斯艾莉斯,4日下午到達布城。阿根廷以牛肉和足球聞名於世,現在的羅馬教皇方濟各也來自阿根廷大主教區,2013年當選為羅馬教皇,統領全世界十幾億天主教徒。2月5日當地導遊帶我們遊覽參觀了被評為全世界最美麗的書店 “雅典人書店”(El Ateneo),現在是布城最有名的遊客打卡地之一.該書店的前身是歌劇院,有令人驚豔的穹頂,兩側以前是華麗的包廂。書店入口最顯著的展台上擺放著阿根廷最著名的球星梅西和教皇方濟各的書和傳記,令人意外的是在C位還擺放著西班牙文版的馬克思的代表作“資本論”,標價139,990阿根廷比索,相當於131美元.馬克思的名言“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馬克思的《資本論》被擺放在阿根廷最著名的書店、最顯眼的位置,似乎在顯示阿根廷有深厚的反資本主義土壤,這一點對了解阿根廷上百年的政治格局和政策傾向很關鍵。下午參觀了布城主教大教堂,方濟各在當選為羅馬教皇前就在該教堂主理教務。參觀完主教大教堂外,又去往市中心的阿根廷獨立之父Saint Martin將軍廣場。阿根廷與其它南美國家一樣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巴西則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都在19世紀開始爭取獨立,而獨立戰爭的領導者就是聖馬丁,他與西蒙玻利瓦爾一道被稱為美洲的“解放者”。南美很多國家都有這兩位的雕像、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廣場、大道等等。隻不過在阿根廷聖馬丁的名氣更大,被譽為“獨立之父”,因為是他最早發起並領導獨立戰爭,後來急流勇退,把領導權轉給西蒙玻利瓦爾,自己去往法國隱居。
在西方殖民時期,亞非拉地區包括北美洲很多都成為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的殖民地,19世紀乃至20世紀,這些國家都紛紛獲得獨立,但獨立後的境遇和現狀卻是天差地別。比如拉美最早獨立的國家海地,1804年就掙脫了法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到今天卻是拉美乃至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幾乎沒有之一,而英國的殖民地美國卻在二戰後成為世界霸主,似乎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後都過得不錯(如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當然印度是個例外,而法國的殖民地就差很多,如拉美的海地,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地獨立後都身陷軍人政變和獨裁統治的泥潭,難以建立正常的民主政體,在經濟上常常實行極左的政策,導致民不聊生,國家破產,如當今的委瑞內拉,20世紀下半葉的阿根廷。
走在布城的大街上,放眼望去,也是高樓大廈林立,建築風格滿滿的歐洲風,很多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大樓,有些則盡顯巴洛克藝術的奢華,這些建築大都建於100年前,那時是阿根廷曆史的黃金時代,阿根廷富得流油,被稱為“世界八強之一”,布城則被譽為“小巴黎”,是當時歐洲人移民海外除了紐約之外的第二首選地。 (範琦勇原創,2025年3月5日)
阿根廷首都總統府玫瑰宮
被評為世界最美書店的布城“漁人書店”,卻是美輪美奐
馬克思的“資本論”擺放在書店顯要位置
馬克思《資本論》西文版
“資本論”西文版
布城主教大教堂(剛過世的方濟各教皇曾是這裏的主教)
阿根廷開國之父聖馬丁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