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生在金陵也長在金陵,籍貫是徐州。他24歲在金陵登基,38歲被押去汴京(開封),41歲在洛陽被毒殺。可以說他基本上是個南京人。他做了十四年的國主,懦弱、有著絕世的詩詞才華。亡國前他寫綺麗的宮廷生活,亡國後他寫懷念宮廷的綺麗,明月故國隻是一個托夢,夢裏隻有雕梁畫棟,寫來寫去都圍繞著他的皇宮。
那個皇宮在哪裏,他具體住在何處?
他溺宮闈、好浮屠、不恤政事,但人們願意原諒他,說李後主比陳後主強,至少知道亡國之痛。“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當你讀到他的“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他的痛,你無法不共情。“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他天生是溫柔鄉中的公子,你拿他無可奈何。
玉樹瓊枝作煙蘿,不曉得是他寫得好還是真有這仙境般的地方。
他有個老臣徐鉉,吏部尚書。徐鉉兩度為他去見宋太祖趙匡胤乞求全一邦之命,未果,又陪同他赴汴梁。後來,奉太宗趙匡義命替他寫了墓誌銘。徐鉉作過一首六言詩,題為《景陽台懷古》:
後主亡家不悔,江南異代長春。今日景陽台上,閑人何用傷神。
我們不替他傷神,我們知道了景陽台。
當今大陸文人學者言,李後主住在景陽台。好吧。景陽台又在哪裏?在碑亭巷。好吧。碑亭巷是一條市井味十足的擁擠街道,從前那裏有曲園酒家、光華照相館、和南京卷煙廠,現在恐怕都沒了。
南唐宮城已經全毀,和六朝的台城一樣,沒有留下一處地上建築。我們有的是古籍中一些文學特點的敘述。古猶太人記錄耶路撒冷的聖殿是以丈量的方式,圍牆的長度、高度、和厚度,外院、內院、門有幾個、廂房有幾間、屋內有哪些器具,等等,皆有詳細的羅列和尺寸。可惜我們完全不具備那樣的概念。
四庫全書之《江南餘載》卷下:“德明宮本南唐烈祖之舊宅,在後苑之北即景陽台之故址。有太湖石特奇異,非數十人不能運致,即陳後主假山遺址。其下有井石欄,有銘字跡隱隱猶在。”
這便是他的皇宮,最初是他爺爺的舊宅,建在台城後苑的景陽台之遺址。
隋滅陳約四百年後,爺爺在金陵府稱帝立國,改金陵府為江寧府,這是金陵第一次被稱江寧。都城叫府而不是京,多少有點軍閥割據的意思,實際也是這麽回事。六朝的建康城被蕩平之後,人民在建康城的南麵漸漸聚集定居,也就是如今的城南。爺爺築城牆便將秦淮河在聚寶門那裏向南的大彎道圈了進來,對今天意義非凡。
爺爺甚簡樸,稱帝前住的舊宅子改改名字就是皇宮了,正廳改正殿,這個殿那個殿,在裏麵辦公。爺爺弄過兩個都,金陵府是西都,廣陵府揚州東都。隨著來自北方的壓力愈來愈大,李煜的爸爸又在南昌府建南都,自己遷過去,讓李煜留在金陵監國。四十過半的爸爸才去南昌幾個月就駕崩,樂意不樂意社稷都交到了他手裏。
景陽台又是個怎樣的所在?
台大文學院長葉國良撰文《讀史零劄四則》,一則記華林園。院長謂,六朝時華林園凡有三處,在洛陽、在鄴城、在建康。其在建鄴者,院長引《金陵新誌》:“在台城內,本吳舊宮苑也。晉南渡後,仿洛陽園而葺之。宋武帝永初二年四月,聽訟於華林園。少帝於華林園為列肆,親自酤賣。文帝又築景陽山於華林園。齊東昏於華林設市,所謂“至尊屠肉,潘妃沽酒”。梁武帝命華林園總輯釋典......” 帝王們挺會玩。
當年的少女詩人,哈佛教授田曉菲撰文談南朝宮廷詩歌,以現代語言精準陳述,“公元446年,宋文帝(在位424-453)於首都建康的皇家園林中修築了一座小丘--景陽山,景陽山頂,有一座景陽樓峙立其上。”
景陽山,應該就是那個景陽台了。在徐鉉的“景陽台上”有一景陽樓。
民初夏仁溥作《調寄台城路》,“華林壯麗,便半壑半丘,也饒幽致”。田曉菲的丘可能出自這裏,可見此山委實不高。如今那一帶的馬路連起伏都感覺不到。
宋《景定建康誌》謂:”古芳林苑,本齊帝舊宅,在古湘官寺前巷,近青溪中橋,帝即位,修舊宅為青溪宮,一名芳林園,後改芳林苑。
唐代李善注《十洲記》謂:"芳林園在青溪菰首橋東,齊高帝舊宅,齊有天下,為舊宮。宮東築山鑿池,號曰芳林園。”
注意到沒有,這些人談的都是六朝而不是南唐。
李煜寫了首《憶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不能說詩裏的上苑即是芳林苑/華林園,但他寫的是南唐。
民國陳詒紱纂《鍾南淮北區域誌》雲:南唐宮城,前俯內橋,後至小虹橋,東盡升平橋,西上大市橋(今羊市橋)。看一眼《區域誌》附的地圖就可以有個概念,很小的範圍,在台城的南麵。雖然還沒有見到他如何得出的結論,但是近現代人都認可他的權威。至民國時期學者們都還認為南唐宮殿位於城南的正中間,沿洪武路左右分布。今有學者在地圖上畫一四方形,說那就是南唐宮城的範圍。未必會那樣工整吧。
南唐隻存續三十八年,隻有三代君主。皇宮三十八年的積累規模能有多大, 帝國想象該要被時間限製住才對。有簡中圈文章稱皇宮有房屋2400間,直恐怕是曆史狂想主義。
台城湮滅是隋文帝下了詔書,“詔建康城邑宮室,並平蕩耕墾”(資治通鑒卷177)。宋太祖並沒有蕩城,但是南唐宮城一樣也蕩然無存。南唐建宮城在公元十世紀裏,京都禦苑是公元八世紀始建。禦苑還在,南唐的完全湮沒了。
如今雞籠山的雞鳴寺建築群中有個景陽樓。景陽台上的樓怎麽跑到雞籠山上去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