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歲月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個人資料
如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博文
(2025-07-12 08:44:54)
讀經讀到次經裏去有點像練功之人走火入魔,多少有一點。我既沒逆練秘籍也非自創神功,當年是拜領我入門的聖經老師指教。 那個時候我抱怨四部福音裏耶穌的教誨甚少,尤其在他複活後與門徒相處有四十天之久,最後叮囑了些什麽語焉不詳。我大膽說出《約翰福音》給我的感覺,好似耶穌就是在不斷地強調,我是神的兒子,我是神的兒子。大概老師覺察出我有點異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5-06-28 08:43:39)
若拿魯迅的《一件小事》做鏡子,我分明亦該慚愧。隻是我覺得心中鬱悶不吐不快,說出來讓大家批判好了。 昨天我去剪發,在家門口的GreatClips。如今它家有網上的Check-in,我加進去排隊,看見等候時間是20分鍾,就開車過去了。 搬來二十年,我大多在它家剪發,圖個近便。剛來時我去山下的理發店,一家是個日本女子開的,另一家是個香港男人開的,都是很私人很小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2025-06-25 17:09:48)
在家裏度暑天,洗一盤黃櫻桃,讀兩段《舊約》。櫻桃來自Chelan湖邊的果園,舊約走向遠古。 挪亞生閃,閃生以攔和亞法撒。亞伯蘭聽從神的呼召帶著妻子和侄兒遷往迦南地,他是亞法撒的第八代後人。亞伯蘭和侄兒在在約旦河邊分手,避免各自手下的牧人相爭。他們都還是氏族部落,而以攔的後代這時已經形成城邦國家,在波斯地的西南邊緣。以攔王的人將羅得和他的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5-06-21 09:25:36)
六月,山上高高低低的禾草都在抽穗。不知名,知道它們在繁衍子孫。萬物有序,六月是它們的時辰。小麥、大麥、粗麥,wheat、barley、splet,種在以賽亞書裏我認得,長在自然裏卻不識了。 蔓生的黑莓在開淡粉的花,望去也像輕雲。有些黑莓花謝掉了,剛剛結出青色的莓果。我在村子裏徒步,傍晚。走過在風中輕輕搖擺的禾草,走過林子邊的黑莓叢。六月是雅歌的月份,&ld[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2025-06-14 08:29:46)
台劇《一把青》第一集,長大了的墨婷畫外音:“抗戰勝利那年,我們住在南京大方巷的仁愛東村”。她家住台北的仁愛東村。 找出白先勇的《一把青》原文,念第一句:“抗日勝利,還都南京那一年,我們住在大方巷的仁愛東村,一個中下級的空軍眷屬區裏。” 如同念《蝴蝶夢》第一句,“昨天夜裏在夢中,我又回到了曼德利。” 大方巷是一條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村子裏遇見全副武裝的鄰居馬克,墨鏡布帽雙肩背包,在遛一隻淡黃白色的短毛狗。狗兒廋身廋臉長尖耳朵,中型犬、是he,體形很漂亮。馬克先前有另一隻狗,從animalshelter認領的。領來時幾乎又瞎又聾,攻擊人、還攻擊所有相遇的同類,可說是惡狗一隻。馬克講它無差別攻擊是因為受過虐待,慈藹地為它解釋,警告鄰居躲開。馬克日複一日領它在村道上慢慢走,幾年下來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25-06-01 08:55:19)
山下有家半價書店,新書舊書都半價。二十年來我在它家買了不在少數的書。它家也收購舊書,我去賣過,僅一回。收購的櫃台在書店的盡頭,一間連著店堂尾的小屋,一扇小門,進去要下兩階台階。背了一大包書穿過夾道的書架走進小屋,櫃台後麵坐著一個戴眼鏡的男人,身旁身後都是書。我把書從包裏掏出來放在櫃台上,他一本一本地看,看見有幾本是美軍駐比利時基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最後一個夜晚,我們再一次來到Waikiki的海灘,向它告別。看到人拿著釣魚竿往回走。上一次晚上來海灘也看到釣魚人,好生奇怪這裏喜歡黑燈瞎火地釣魚。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心裏說,一起回家吧。 同事告訴我,瓦胡島的政府規定所有海灘都對當地居民開放,而茂宜島允許Resort圈私人海灘,所以Waikiki海灘遊客和居民混在一起,有些人不喜歡。我的牙醫說,瓦胡是中產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我們取到車時亮亮媽媽的夏威夷遊記發布到《環島遊》上篇。豬君一看見亮亮媽媽貼出的Google路線圖即說,我們照著它開一圈。我表示我們的時間不夠。怎麽不夠?她老公一天就開下來了,你老公開不下來豈不是掉份?這都哪跟哪呀,我和女兒同聲反對。我們隻想要環半個島。 來之前女兒計劃去島南端的恐龍灣浮潛,不巧她不方便下水,轉而要求去帽子島,並到達最北的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我居鄉間,難得在城裏住一個禮拜。Waikiki的大街對於從紐約、芝加哥、或者倫敦來的人真算不了什麽,但對於我就不一樣了。它們是城裏的、熱鬧的、大街,商家鱗接、人來人往。我在街上拍勞力士表的櫥窗,女兒見說,哎呀媽媽,你這也拍。紐約客若見了沒準會在心裏說,鄉下人。 我不管別人怎麽看,自小我被訓練了不在乎別人怎麽看。在我成長的文革年代,這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