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思考

(2015-02-08 08:55:21) 下一個

作者:李笑春

     認識楊虹女士始於文學城博客,其中許多啟迪性的博文展示了博主悲天憫人的情懷和跨越中西的視野。楊女士的新作 "慈祥與殘酷 - 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讓我們進一步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思考,我們決不能因其來自老祖宗, 而對其中糟泊視而不見。虹女士敏銳地指出中國式父母之愛的許多誤區, 從文化的角度對其進行剖析, 並提出可行性建議對其進行醫治。

    其實我們的前輩魯迅就曾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也對傳統文化的軟刀子殺人做了無情鞭撻。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作家王小波曾疾書指出傳統文化的毒素, 其中的思想真實的讓人心顫: " 我們這個民族總是有許多理由封鎖知識,鉗製思想,因此許多有才智之士喪失學習,交流,建樹的機會"。台灣旅美學者,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的作者 -孫隆基先生,更是從曆史學,心理學的角度剖析中國文化,得出中國文化停留在口欲期的結論。大陸心理學家朱建軍分析中國的國民性的書心靈的年輪——中國文化的心理分析與救贖 也闡明了中國人的口欲期固結,他用意象分析得出結論:中華民族是一條被閹割的龍。

    多位有識之士指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痼疾,那我們現在應當怎麽辦?

    楊女士從教育問題切入, 反思傳統文化,對一些我們視而不見的陋習進行分析,醫治中國式父母之愛,這些對年輕一代的父母大有裨益。

     近年來神經生物學和心理學的研究闡明曾經受過虐待的兒童成人後,出現行為、身體和精神衛生問題的危險性增加,如:精神疾病,抑鬱症,成癮問題; 身心疾病 ; 暴力犯罪或淪為暴力受害者,象近幾年出現的藥家鑫,李磊和韓磊,都可以說是家庭教育的犧牲品。最近兩年的分子生物學更發現兒童受虐不隻會在心理和生理造成傷害,也會造成基因改變。而中國的 "文化過分強調父母的權利,造成許多病態共生的家庭關係,如楊麗娟,楊元元,還有現在頻繁討論的奶嘴男,無論是子(女)戀母(父),還是母(父)戀(女),這種畸形的狀態甚至可以延續到成年的孩子,嚴重地阻礙子女走向獨立。

   教育出現問題有個滯後期,如果作父母的不能完全自己踐行自己的責任,對兒童身體精神發育造成傷害,再來彌補難上加難。 我們應當盡量做有益於兒童成長的父母。

   記得剛來歐洲的時候,驚異於一張張有尊嚴的,鮮活的,自信的麵孔, 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這是在正常的有機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 相比曾經同齡的我,活的是多麽壓抑,自卑,飽含創傷。。。

    中華民族長期的皇權專製,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恐懼已深入民眾的骨髓。我們的民族又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 僅過去的幾十年間就有:日本侵略,內戰,文化大革命。。。外憂內患, 民眾長期掙紮在生存線上,創傷經曆很可能已深入我們民族的潛意識。我們中許多人是帶著創傷成長起來的,如果不療傷,很可能在無意識中把創傷複製到下一代。真是時候救救我們的孩子了, 不能拿字做擋箭牌,做無知因而有毒的父母, 孩子活力的保持在於我們做父母的不斷的反省和學習,才能斬斷悲劇輪回,讓下一代有健康幸福的一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何米婭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的作者分析得非常到位,非常讚同他文中的觀點,我們就是在這種不正常的傳統教育中成長起來的,所以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後遺症,表現在我們的感情生活中工作中,對我們的家庭事業都有一定的影響。楊虹博士的新書“慈祥與殘酷 - 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把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糟泊呈現在我們麵前,讓許多人無法接受,如果我們無法真正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下一代又會重蹈覆轍。為了我們自己為了下一代我們要痛下決心走出誤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