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典”的作用
讓耶穌與眾不同的就是“恩典”。但耶穌從來沒有用這個詞。祂教這個詞,並以自己的生活來表現這個詞。祂以自己釘在十字架上的生命告訴人們:“恩典”的愛是權力永遠也贏得不了的;但是,它是最有力量的。我們可以從祂的言行中看出“恩典”的本質:讓耶穌進入人的生活中,人就有了靈感和活力。人不再緊張不安,不再恐懼害怕,而是有了自信和解放心靈的力量,進而改變人整個發展過程,成為一個新造的人:一個以愛為動力,有能力同情、憐憫和關心他人的人。換句話說,“恩典”讓人產生新的情感發泄的方法、新的價值觀、新的生活方式,它是一個人改變的心理力量,是上帝的“心理學”。
耶穌講了一個父與子的故事。有一個成功的生意人,家產萬貫,他的大兒子對父親言聽計從,忠心耿耿地為父親打理生意。小兒子不思上進,拿了父親的錢在外任意揮霍。當他耗盡了從父親那裏強行索要的產業,走投無路的時候,醒悟過來,選擇回到父親身邊,受到父親的熱烈歡迎。(路加福音15:11-32)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幅恩典的圖畫。耶穌告訴我們,上帝的愛就像那個歡迎浪子回頭的父親。
首先,父親沒有阻止兒子離家出走。父親當然知道小兒子的選擇是錯誤的、是愚蠢的。但是,父親沒有黑著臉對兒子說:“你敢走出這個家門,就別再回來!看我不打斷你的腿!這個家有我在,你別想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父親不僅沒有阻攔兒子的離去,還答應了兒子的要求,將給他預備的財產提前分給了他。父親沒有哭喪著臉威脅兒子說:“我一輩子辛辛苦苦掙下這份產業為誰呀?還不都是為了你們兄弟嗎?現在我一天天衰老,需要你們兄弟幫助打理生意,你怎麽可以離開呢?我和你媽的心都讓你傷透了!你這樣做是在折我們的壽啊!”
父親尊重兒子的選擇。盡管父親知道兒子將為他的選擇付出代價。但父親沒有給兒子壓力,給他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
第二,父親沒有給兒子任何心理壓力,天天帶信給他講一大堆回家的理由和道理,應許兒子你隻要回家,你可以擔任公司的總經理,你會前途無量;也沒有悄悄地派人跟蹤兒子,暗暗地供給他的需要,安排他的生活。父親也沒有用各種手段威脅強迫兒子回家,告訴兒子你再不回來,我就要取消你的繼承權!父親也沒有用情感的紐帶,聲淚俱下地對他說:“兒啊!你是我們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啊!是我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養大的,你母親懷胎十月容易嗎?你還記得你小時候,我是怎樣在雪夜裏背著你去醫院的嗎?你怎麽忍心這樣對待我啊!現在,母親因為你不在身邊生病臥床不起,茶水不進;母親是因為你生病的呀!你這不是要我們的老命嗎?你要是有孝心,你就趕緊回來!否則,你媽若死了,你將抱恨終身!”要不然幹脆來一句:“你要是再不回來,我撞死在牆上給你看!”
兒子返家是他自己的選擇。父親允許兒子自己在錯誤和失敗中學習功課。父親的愛讓兒子感到自由。
第三,兒子回來後,父親對那個兒子不孝和放蕩的行為沒有斥責、沒有大道理的教訓、沒有冷漠的和藹、沒有惡狠狠的威脅;父親沒有說:“喲!這不是一個叫化子嗎?你有本事就別回來呀!你怎麽會混到這步田地? 還是你大哥好,一直忠心耿耿地幫助我打理生意。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別再想回來撈到什麽油水!”相反,父親給兒子的是喜樂的擁抱和親吻、是預備好的肥牛宴席、是上好的袍子和戒指、 是從心發出的歡喜快樂。
父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是沒有改變的。是完全的寬恕和接納。
兒子不必因為自己的過犯無地自容,一蹶不振;不必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絕望;不必假裝自己是個比以前更好的人;不必因為自己在外沒有混出個模樣、不能出人頭地而羞愧難當、不敢見爹娘的麵;不必用各種心理防衛機能為偽裝和掩飾自己。兒子明白他的安全感不是建立在他的成就上。他不怕被拒絕,因為他知道自己被接受、被愛。他對父親的回應沒有任何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是完全處在愛中的自由。
父親愛他犯了罪的兒子,這份愛讓兒子活出了自己。給兒子帶來了希望。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總是麵對生命果和智慧果(分別善惡果)的選擇。在自然律法、在道德和自然的範圍內,每一個行動都有著正反兩方麵的結果。父親尊重兒子離家的選擇,但是,兒子在外還是要忍受饑餓,吃豬食的難堪。這是他違背父親旨意的後果。《聖經》用耶穌講的這個故事來比喻上帝的“恩典”。
“恩典”讓人感受到愛。假如有人問你:“為什麽愛你的先生(妻子)?”你會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你會不會想到因為她(他)可愛、因為她漂亮、因為他能幹等等,所以,我愛她(他)。你會不會想到因為他是我的丈夫,她是我的妻子,所以,我對他(她)的愛永不改變?有一個做妻子不會做飯,連她的家人也常常取笑她做得飯菜“無法下咽”;甚至說她的先生“好可憐!不得不吃這樣難吃的飯菜。”但是,她的先生倒是每天樂嗬嗬的,每天回到家裏,都要先親吻妻子,說句“我愛你”;並且讚揚妻子“做飯下了功夫。感謝妻子的辛勞。”慢慢地,妻子的廚藝越來越高,得到朋友們一致的讚賞。先生回到家裏不僅等待他的有一桌子撲鼻的飯菜香味,妻子也必在門口迎接,讓先生感到家庭無比的溫暖。沒有人喜歡被人批評、被論斷、被指責、被命令。人人都希望被安慰、被鼓勵、被關愛、被支持。“不應該”,“你必須”之類的話在心理學裏,被看作是認知上的障礙。西雅圖臨床心理學教授萊.帕羅特(Les Parrott)說,這些字眼隻能起到令人產生負疚的傷害作用。若把這些字眼比喻成種子的話,你播種下去,它們就會瘋狂地生長,毀掉好的蔬菜。
大多數接受婚姻輔導的夫妻,都會要求輔導師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配偶。他們習慣用宗教、心理學或者道德作為工具,為自己開脫;同時開列出對方一大堆的不是,批評對方,認為隻要對方改變,他們之間的矛盾和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豈不知,論斷和批評的結果讓對方錯上加錯,甚至更加蠻不講理。這是律法或者教條的精神,是一種可以把婚姻帶到墳墓的精神。夫妻在婚前是“情人眼裏出西施”,樣樣都好;婚後各自的小毛病不斷地暴露出來。“恩典”讓夫妻雙方互相包容、原諒,特別是在困難時期不用“真沒想到,你怎麽變成這樣的人!”之類的話教訓對方;而是不斷地鼓勵和讚揚對方的優點,讓對方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尤其是當人處在低潮的時候,最需要有人聽他的心聲,不嫌棄他。不是“你是怎麽搞的?全都怪你當初你不聽我的話,現在可好!家底全部賠進去了!這個家全被你毀了!”他需要的就是被理解、被接受、被尊重。讓他能夠敞開心胸,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並且得到心靈上的回應。
當這份愛是永遠不變的,是無條件的,那就給人希望。一個人失敗的時候,他仍然被接受、被愛。因此,他不會絕望,也不必假裝自己優秀。他不必設立各種各樣的心理防衛機能來應對壓力。因為他知道,他的安全感不是建立在他所取得的成績上。一個人能夠因為愛的恩膏產生改變的動力。上帝愛的療法,就是恩典的治療。隻要一方首先理解對方,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就會對另一方有影響,他(她)就不會感到被拒絕,也就不會如此防衛自己,這是一個連環反應。詩人弗裏曼(James Dillet Freeman)說:“愛總是改變我們自己。”當然,改變不是一夜之間就能成就的。它有一個過程,就像是從黑暗到光明;從絕望到希望;從牢房到自由;都需要時間。我們既不是聖人,也不是完人;但是,我們知道自己在朝著希望之峰不斷地攀登。
生活在恩典中,我們就能體會到愛的力量,正象耶穌的門徒約翰所言:“愛裏沒有懼怕。”(約翰一書:4:18 )一個沒有懼怕的人自然活出真實的自己,清楚自己是誰。我的恩師埃裏奧特.歐翰納博士(Elliott R. Ohannes)回憶他小時候,父親常常在他遇到難處的時候對他說:“你知道你是我的兒子嗎?你是我的。” 不論他的功課好壞,他都會聽到父親這樣對他說。這句簡單的話語讓他時刻感受到父親的愛,成為他成長的動力。他在解釋愛的力量時,用了這樣一個比喻:一個教練告訴他的學生:“你必須刻苦訓練,你看你父母送你來學習多不容易,你千萬不要辜負他們啊!”另一個教練告訴他的學生:“你盡力就是了。”你說哪一個學生更能夠瀟灑自如地發揮自己?可見,恩典能夠讓第二個學生不帶任何心理負擔和愧疚,在錯誤和失敗中,帶著勇氣和自信成長。
恩典讓人有自由。“恩典”讓人從自我中得到自由、得到和平,去掉沒有必要的負罪感,取出自我產生的羞恥感。不再為迎合他人而偽裝自己、壓抑自己。不再受他人意見和期望的左右。從不同意見、職責、期望中解放出來。從循規蹈矩,唯唯諾諾中解放出來,從討好上帝和其他人的表現中解放出來。從害怕和咒詛中解放出來。從“應該”和“必須”中解放出來。他可以自由地愛、自由地順服、自由自在地活出自己。
活出自己就是不再生活在恐懼和害怕中。活出自己的人不必壓抑自己、偽裝自己,當然不會陷入神經質的狀態。活出從心裏自然流露出的那份灑脫。上帝創造的人都有不同的天賦,本應該幸福快樂。但是,恐懼和害怕卻讓人無法享受到生活的甜蜜和喜悅。比如,前麵提到的吳錦,他每天都要帶著麵罩生活,怕因為他的孩子們跟他聯絡惹身邊的“小三”(注:指插足他人婚姻的第三者 )生氣。劉瀾也是一樣:她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又怕先生離開她。但嘴上又死硬:我不在乎離婚!沒有他的日子好得很!沒有人不希望擁有幸福,可實際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本末倒置的現象:爭吵、冷戰、離婚…人們變得驚慌失措,不敢往前。有些女性明明想在丈夫的肩上靠一靠,卻害怕萬一靠不住怎麽辦?那就趕緊表現自己, 讓丈夫喜歡;或者自己留一手,以便隨時可以自立。有些男人非常想和心愛的人結婚,卻害怕自己的條件不如對方,對方將來是否會拋棄自己。內心的自然願望和恐懼害怕的衝突,使人成了婚姻生活的奴隸,以至於人們以不適當的形式和方法尋求幸福,結果使婚姻沒有走向健康,而是走向紊亂。人們用一種新的詞匯來描繪這種半死不活的婚姻--亞婚姻。
不僅能夠活出自己,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品味,有自己的看法、意見,也要讓別人活出自己。在《聖經》新約路加福音中記載了馬大和馬利亞兩姐妹的故事。(路加福音10:38-42)她們兩個人各有自己的韻律。耶穌在她們村莊講道的時候,姐姐馬大主動在廚房忙活,妹妹馬利亞則喜歡坐下來聽道。姐姐在廚房弄得叮叮當當, 讓妹妹知道她的脾氣。最後,見妹妹還是置之不理,她無法再忍受下去,對耶穌說:“叫我妹妹來幫忙”。保羅.敦那醫生的看法是,她的這句話裏顯然含著對妹妹不滿和批評。姐姐感到在某方麵不如妹妹,所以,在廚房裏找到可以讓自己大顯身手的地方。她大概自己也不喜歡洗刷碗筷,所以,要批評妹妹不去幫忙。耶穌這樣回答姐姐:“你為什麽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憂?…馬利亞(妹妹)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耶穌是在告訴她,你不要以為妹妹沒有洗碗就應該感到內疚、該受到你的指責。是你自己選擇在廚房裏幹活。敦那醫生特別留意到耶穌的回答,提出了一價值觀的問題:你不可以強求別人選擇你要的生活。
有些妻子看不慣丈夫是個球迷,看到丈夫興高采烈地看球賽,就會嘟嘟囔囔,嘮嘮叨叨。也有的女性盡管自己不喜歡這項運動,但迫使自己參與丈夫的活動,以為這是培養雙方的共同愛好和情趣,可以讓丈夫更愛自己。其實,如果妻子拒絕丈夫要求她一起看球賽,或者丈夫不同妻子一起逛街,倆人都不感到感情受傷而心中不快,這才是健康的關係。有一句話叫“恨鐵不成鋼”,用來表達對他人的失望。比如,孩子成績沒有到達父母的期望,考到名牌學校等等。有時人們會覺得別人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就是不尊重我們,是人家“不識好歹”。輕者會令我們生氣,重者會令我們與人斷交。我們應該尊重別人,完全接納與我們不同的人,讓別人活出自己的品質;讓別人有足夠的空間和自由,按照他們的步伐和節奏成長。不要去為別人的事情做決定,為別人的生活做安排,讓別人跟著你的指揮棒轉。不勉強別人、不主宰別人、不控製別人、讓上帝的自由引導他們的生活。就像耶穌所講的浪子回頭的故事,父親等待兒子自己回心轉意;並沒有追著兒子回家來。有一位男士在網上找了一個女朋友,準備跟她結婚。他有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家都覺得這個女孩子對他不太合適,隔了千山萬水,也不了解。但是,這幾位朋友都很成熟,他們把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講給這位男士聽。但他們尊重他的選擇,祝福他與這個女子的婚姻。假如我們的另一半選擇離開我們,另覓新人的話,如果我們懂得“放手”,哪怕是他(她)選擇錯誤,我們也接受現實,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比費盡心機,苦苦挽留的結果好多了。更不要契而不舍地,千萬裏追尋找著曾經失去的愛情,千方百計盼望能與他(她)重新聯結。這雖然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這其實是把自己想要與他(她)聯結的幻想和意願,強行加在他(她)的身上,當然不能與他(她)建立健康的關係。縱然他(她)有這樣的想法和心願,他(她)也沒有能力實行。強行聯結的結果隻能事與願違,使另立家室的前夫(前妻)更加焦慮不安,越發對外敷衍,越發想逃避。也會使得自己和家人在心靈上更受傷害,越來越失望難過。
不論是我們不了解實情,還是缺乏能力;不論是我們有自己的盲點,有偏見,還是我們眼光有限;我們既然不是完美的,就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們沒有資格為別人的生活作結論;即便與別人意見不同,我們也沒有資格扮演上帝的角色來審判別人。讓無私的、完全的、永不改變的愛給他人帶來希望,讓人產生改變的動力。
我們不是愛把婚姻比作圍城嗎?在進入前就要預備好自己。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會離婚了。